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内容精选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培训主题:夏季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对象及人数:现场施工人员、班组长
主持人:
培训时间:20xx年x月x日
培训地点:办公室
培训内容:
坚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做好夏季安全施工工作。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培训。
一、夏季防暑降温
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组长崔伟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2:00~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施工工作项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温专项机构”具体人员。
二、夏季机械伤害
1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工程师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工长协助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事故后处理工作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触电事故
1、应急响应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施行人工正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于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持续约2秒中。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个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持续约3秒中。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呼吸规律一致。
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6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无法联系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呼吸很快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抢救,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可以挤压4次后,吹气一次,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抢救效果。
对于儿童触电者,可以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宜挤压100次左右。
四、高空坠落
处置程序:发现事故和事故预兆-→报警-→接报-→发出救援命令-→开始救援-→现场处置-→结束紧急状态
1发现事故和事故预兆
发现事故和事故预兆后,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准确了解事故情况。
2报警
现场负责人将掌握的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
3接报
项目部负责接报工作,必须向报告人问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性质、危害程度、范围等事故基本情况及报警人姓名的职务,并及时向组长和相关部门汇报。
4发出救援命令
指挥部主管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深入了解事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果断安排:事故较小,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抢险自救;事故较大,发出救援命令,迅速启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事故严重项目部无自救能力,发出救援命令的同时,及时向外部各方求救。
5开始救援
事故发生后,各专业救援队接到组长救援命令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开始抢险。
6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的原则:员工安全优先;防止蔓延优先。
现场处理及进入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和发生原因,迅速疏散现场与抢险无关人员和群众。警戒维护组同时封锁事故现场,拉起隔离带。
医疗救护组直接进入现场将伤员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救护,及时界定每位伤员的伤势,决定现场救治、外运转移,还是现场急救后转移等,交通运输组及时提供运送伤员的各类车辆;
专业抢险组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和器材及时进入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险,采用人工、机械清除障碍,救助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清理、拆除危险物品,防止事故再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
交通运输组和后勤保障组及时了解各类物资和消耗量和需求量,视情给各专业队提供充足的物资和设备。
对事故及其抢险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掌握和提供事故评价的第一手资料。
做好情况通报工作,为抢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特点:
1在集体食堂或家中用餐,可因吃同一种有毒食品而暴发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2潜伏期短,大多在摄入有毒食品后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3临床症状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
2、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办法;
2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物为清水为度;
3将食盐8克溶于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4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急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3、食物中毒的预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2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作好食品民事行政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3掌握如下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重要环节:
禁止销、购有毒或变质食品;
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
食品的采购、加工要有计划性,防止变质或污染;
加强食品的制、贮食用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
食堂和家庭应做到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
从事炊事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凡患传染病或未愈之前,不得从事炊事工作;
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
4、食前消灭病原体
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品做到不买、不做、不吃;
饭、菜要煮熟、烧透,剩饭菜一定要回锅,烧煮后方可食用;
吃凉菜时,用开水短时烫炒,用凉开水冲洗,并加醋调味,以消灭病原体。
记录人:xx
时间:20xx年x月x日
培训部门:
参训人数:
或召集人主讲人:
记录整理人:
培训时间:20xx年x月x日
地点:办公室
学时:
培训提纲:
目前,已进入盛夏高温季节,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安全施工,结合往年高温季节施工情况,总结出以下几项重点安全事项:
一、高温天气施工的基本要求:
1、进入本项目部必须执行本项目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出入大门必须按项目实名制要求刷卡出入。
2、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施工现场禁止吸烟。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内禁止嬉戏打闹。
4、高温期间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抓两头放中间,尽量避开11:00~16:00高温段,温度超过37℃,严禁11:00-16:00时进行室外作业,室外温度超过40℃,禁止一切室外露天作业。露天作业的人员根据气温变化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作业点,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工人有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4、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癫痫、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严禁在高温天气下,从事重体力露天室外作业工作。
3、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多喝茶水、绿豆汤和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4、加强个人防护。选穿浅色衣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做好防晒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穿戴面料舒适、透气衣服,严禁赤膊,穿短裤、背心、拖鞋、裙子。
二、中暑的表现及救治
1、中暑症状的表现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季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内容精选4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培训主题:夏季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对象及人数:现场施工人员、班组长
主持人:
培训时间:20xx年x月x日
培训地点:办公室
培训内容:
坚持“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做好夏季安全施工工作。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培训。
一、夏季防暑降温
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组长崔伟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减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2:00~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施工工作项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温专项机构”具体人员。
二、夏季机械伤害
1防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生产负责人及安全员,各专业工长为组员,主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处理,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工程师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工长协助抢救工作,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事故后处理工作
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三、触电事故
1、应急响应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