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福利方案内容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有劳资关系的所有正式编制员工
二、员工福利内容
本公司员工福利的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员工通勤、通讯津贴;员工婚丧、住院慰问金;员工年节福利金;员工生日祝贺金;员工联谊活动;员工年功休假;工伤假;探亲假;员工年度体检等
三、员工福利管理责任
(一)公司的综合经营部负责员工福利事业的推行与督导;负责制定各项员工福利制度、办法并予以执行;负责员工劳动保险的办理;负责拟定《员工福利年度工作及预算费用计划》、《月度福利工作计划》、《月度福利费用收支报告》;
(二)综合经营部负责员工联谊活动的计划、申报、组织、实施和总结;
(三)财务部负责各项福利资金的筹措、发放和代扣代缴等
四、员工福利资金的来源
(一)公司收入中支出;
(二)员工工资中提取;
(三)公司其他收益提取
五、员工社会统筹保险管理
(一)公司参保种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五个险种;
(二)公司参保范围:在公司工作凡人事档案关系转入者;其办理参保时间从转入日期开始计算未办理养老保险者并不予缴纳“五险一金”
(三)公司办理保险金缴纳时间:“五险一金”按月计提按相关部门的要求缴纳
(四)社会统筹保险办理程序
1.由财务部制定本年度参保计划、编织参保人员名单、保费金额的预算报表、报批;
2.批准后财务部负责保险计划的详尽实施工作
六、员工通讯津贴
通讯津贴计算方式:采取限额报销方式财务部根据标准统一请款交纳;
标准附表如下:
七、员工通勤津贴
(一)总经理、副总经理以下级员工均享受4元/天的上下班通勤津贴;
(二)交通津贴每月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三)员工通勤津贴每月支付时间为月工资发放日同月工资一同发放
八、员工婚丧、住院慰问金
(一)员工婚丧、住院福利类别:
1.本人结婚、直系血亲(质子女)结婚的庆贺;
2.丧奠:员工本人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或养父母)、非直系亲属(公婆、岳父母)的奠仪;
3.因伤、病住院慰问:员工本人
(二)员工婚丧福利分配标准:
1.本人结婚福利标准:1000元/人;
2.丧奠:员工本人抚恤金:1000元/人直系亲属丧奠标准:500元/人次;
3.因伤病住院慰问金标准:员工本人100元/人次
(三)婚丧情况有2人以上合乎条件的仅贺奠其一
(四)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级贺奠、慰问同仁由财务部办理并于喜庆或丧事前一天将礼金送交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
(五)公司同仁致送礼金由员工本部经理召集财务部专人收款并于喜庆或丧事前一天将礼金送交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
九、员工年节福利
(一)员工年节福利类别: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三八妇女节(二)员工年节福利年度费用总额:1000元/人/年;(女员工1100元/人/年)
(三)员工年节福利分配标准:
1.春节:500元/人;
2.中秋节:200元/人;
3.端午节:200元/人;
4.妇女节:100元/人;
(四)员工年节福利发放:员工年节福利发放由综合经营部统一组织实施
(五)员工生日福利发放程序:
1.由综合经营部提供员工生日名单;
2.由综合经营填写员工生日贺金申请单;
3.由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批准;
4.报财务部申请生日贺金;
5.由综合经营负责于当日将生日贺礼送达员工本人
6.生日祝贺金额为:50元/人;
7.生日祝贺形式:实物(鲜花、贺卡、生日蛋糕);
8.程序:综合经营部制表财务部拨款综合经营部执行
十、员工联谊活动人力维护
(一)联谊活动的内容及形式:
1.大型活动:每年开展二次大型活动集中在夏季、冬季;活动形式:旅游、度假、联欢会等;
2.小型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
活动形式:小型聚会、生日会、体育项目活动、游园会等;(二)活动相关标准:
1.大型活动:每次3000元;两次共计:6000元;
2.小型活动:每次800元:四个季度共计:3200元;
3.全年活动经费:9200元
(三)程序
1.由综合经营部编制年度费用预算;
2.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
3.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
4.总经理核准后;综合经营部按计划编制各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5.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方案后;由综合经营部负责方案的落实
十一、员工年休假
(一)按照员工服务年限给假标准如下:
1.工作未满1年者不给假;
2.工作1年以上未满3年者每年给假1周;
3.工作3年以上者每年给假2周
(二)计划休假的员工在休假前需向直属主管提交休假申请单由主管报副总经理审核批准后交综合经营部备案后方可休假;
(三)员工年公休假期满后必须按期到岗否则按旷工处理分外情况(如个人有不可预料事件发生)应于到岗后2日内按有关规定程序补交请假单并视情况按事假或旷工处理;
(四)员工因工作需要而未能获准休假的情况下可根据直属主管的安排在年度内给与补休在未得到补休的情况下将视情况给与计算加班奖金
十二、工伤假
(一)因公负伤、因公致残持医院诊断证明并经综合经营部确认可按工伤假记考勤工伤期间工资照发;
(二)流程:
1.员工家属或所属部门主管填报工伤假申请单;
2.员工部门直属副总经理审批;
3.综合经营部负责核查备案;
4.核实后准假
十三、探亲假
探亲假的有关说明和规定参见《公司管理制度》
(一)流程:
1.员工填写探亲假申请单;
2.报直属主管审核;
3.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4.总经理审批
5.综合经营部备案;
6.核实后准假
十三、员工年度体检
(一)在公司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均可由公司提供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的大部分费用;
(二)公司于每年三月份由人事行政部统计、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人事行政部统一安排员工体检事宜;
(三)员工年度体检费用额定为:300元/人;其超额部分由员工个人负担
一、福利待遇是公司在岗位工资和奖金等劳动报酬之外给予员工的报酬,是公司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个良好的福利待遇体制能够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二、福利主要分现金型福利和非现金型福利:前者指以货币的形式给付的福利;后者指以非货币形式给付的福利。
三、福利待遇的标准:
(一)按照xx市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公司每月为公司员工按每月2082元的基数总额支付“五险”。其中养老保险按基数公司缴纳14%,个人需缴纳8%;基本医疗保险公司缴纳8%,个人缴纳2%;失业保险公司缴纳2%,个人缴纳1%;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全额缴纳由公司全额缴纳。
(二)公司提供的补贴福利包括:
1、节日补贴:元旦公司组织聚餐;劳动节、国庆节、春节、清明节公司给予员工50-100的节日补贴,随当月的工资一同发放;端午节公司给每位员工发放粽子,中秋节公司给每位员工发放月饼和水果;妇女节为全体女职工发放纪念品(护肤品或者生活用品);
2、生日补贴:员工过生日,公司送贺卡表示祝福。
3、员工大事补贴:当员工逢婚、育、大病和丧等个人大事时,公司给予员工礼金或慰问金200元。
(三)公司提供的休假福利包括:
1、在本公司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工龄满一年但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的假期为5天;已满五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10天;国家法定休假日、每周周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以下情况不予安排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5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1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5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2、婚假:员工达到法定年龄结婚,可享受3天婚假;员工达到晚婚年龄结婚的(男员工满25周岁,女员工满23周岁);
3、产假、哺乳假:女员工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时享受产假90天,其中产前假15天;女员工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的,经县(区)级以上医院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员工患病的相关规定处理。产假、哺乳假(按xx最低生活标准发放或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4、工伤假:员工因工负伤,根据有关规定,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后,可请工伤假;
5、丧假:员工直系亲属(双方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给假1-3天;双方外祖父母、祖父母死亡,可给假1天;其他亲属死亡,须请假者,按事假处理;
(四)培训福利:公司根据考核结果,由办公室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以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与不断变动的经济技术、外部环境相适应。培训福利包括:员工在职或短期脱产免费培训、公费进修等。
(五)文娱福利:企业为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丰富员工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而提供的福利,如公司定期组织聚餐或出游。
(六)设施福利:公司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而设立的项目,包括创建文化、娱乐场所,组织旅游,开展文体活动等,具体实施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
四、福利待遇的给付:统筹保险由财务部统一缴纳,个人应缴纳部分在工资中扣除;现金支付的福利待遇随当月工资核发;享受假期福利的员工,其工资待遇按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一、休假日
1、带薪年休假
在本企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员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1)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员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员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员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注:鉴于实行倒班制及轮休制人员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因此不享受带薪年休假。
2、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元旦一天、春节三天、清明节一天、“五一”国际劳动节一天、端午节一天、中秋节一天、国庆节三天。
3、所有假期均应以处理好自身工作为前提,必须做好工作交接,办理相应手续后开始享受假期。延续假期必须先申请批准,申请未经获准而不到岗者,以旷工论处。
4、集团轮休范围为常年驻外站、办,其他处办、公司不实行轮休。鉴于生产经营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原则上行政职能部门人员双休日不安排休,若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适当安排调休,但部门内必须留有值班人员。
5、所有公司员工都可享有国家规定的每年10天法定带薪假(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3天,国庆节3天)。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二、特别休假
1、婚假
(1)员工本人结婚可请有薪婚假5天。
(2)员工子女结婚可请有薪假3天。
(3)员工兄弟姐妹结婚可请有薪假1天。
2、慰唁假
(1)员工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请5天有薪慰唁假。
(2)员工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岳父母死亡,可请有薪假3天。
3、产假
(1)员工生育持医院证明经集团核准可请产假3个月,怀孕3个月以上小产,可请假4周(按病假规定执行)。
(2)员工配偶生育可请有薪假2天,申办该假期,须附有关出生证明。
三、劳动保障
社保福利:集团为保障劳动者工作生活或按国家法律规定应予以交纳各种保险费用。包括各种社会保险、集团给予的各种福利贺金等。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具体参保情况结合当地政府规定执行。
四、健康保障
1、体检:集团除厨房餐厅人员外的所有在岗在册的正式员工每年组织体检一次,体检结束由人力资源处统一将体检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厨房餐厅人员按《餐饮卫生法》规定每年体检2次,并办理相应的健康证明。
2、职业病免费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福利方案内容精品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有劳资关系的所有正式编制员工
二、员工福利内容
本公司员工福利的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员工通勤、通讯津贴;员工婚丧、住院慰问金;员工年节福利金;员工生日祝贺金;员工联谊活动;员工年功休假;工伤假;探亲假;员工年度体检等
三、员工福利管理责任
(一)公司的综合经营部负责员工福利事业的推行与督导;负责制定各项员工福利制度、办法并予以执行;负责员工劳动保险的办理;负责拟定《员工福利年度工作及预算费用计划》、《月度福利工作计划》、《月度福利费用收支报告》;
(二)综合经营部负责员工联谊活动的计划、申报、组织、实施和总结;
(三)财务部负责各项福利资金的筹措、发放和代扣代缴等
四、员工福利资金的来源
(一)公司收入中支出;
(二)员工工资中提取;
(三)公司其他收益提取
五、员工社会统筹保险管理
(一)公司参保种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五个险种;
(二)公司参保范围:在公司工作凡人事档案关系转入者;其办理参保时间从转入日期开始计算未办理养老保险者并不予缴纳“五险一金”
(三)公司办理保险金缴纳时间:“五险一金”按月计提按相关部门的要求缴纳
(四)社会统筹保险办理程序
1.由财务部制定本年度参保计划、编织参保人员名单、保费金额的预算报表、报批;
2.批准后财务部负责保险计划的详尽实施工作
六、员工通讯津贴
通讯津贴计算方式:采取限额报销方式财务部根据标准统一请款交纳;
标准附表如下:
七、员工通勤津贴
(一)总经理、副总经理以下级员工均享受4元/天的上下班通勤津贴;
(二)交通津贴每月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三)员工通勤津贴每月支付时间为月工资发放日同月工资一同发放
八、员工婚丧、住院慰问金
(一)员工婚丧、住院福利类别:
1.本人结婚、直系血亲(质子女)结婚的庆贺;
2.丧奠:员工本人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或养父母)、非直系亲属(公婆、岳父母)的奠仪;
3.因伤、病住院慰问:员工本人
(二)员工婚丧福利分配标准:
1.本人结婚福利标准:1000元/人;
2.丧奠:员工本人抚恤金:1000元/人直系亲属丧奠标准:500元/人次;
3.因伤病住院慰问金标准:员工本人100元/人次
(三)婚丧情况有2人以上合乎条件的仅贺奠其一
(四)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级贺奠、慰问同仁由财务部办理并于喜庆或丧事前一天将礼金送交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
(五)公司同仁致送礼金由员工本部经理召集财务部专人收款并于喜庆或丧事前一天将礼金送交本人或其配偶或直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