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最新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确保我们幼儿园在破坏性地震预警发布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尽量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防止人群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了本预案。
二、应急机构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电话: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电话: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组织各组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各班老师、保育员、食堂人员、门卫。
三、组织落实,宣传到位
1、加强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和前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例如,天旱井冒水、无雨水变浑、喷气声响等。动物的变化也是地震前的预兆,例如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等。还有水中鱼儿浮头跃出水、鸭子不下水在岸上闹、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四处搬家等。要通过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有地震的可能,群测群防非常重要。在上课期间,教学楼和办公楼内的楼道通道和大门都不应该加锁,教室的两扇门也不应该加锁,楼道内不应该堆放杂物,以确保通道畅通。
2、在地震发生时,各年级都要听从幼儿园的统一指挥,幼儿园教师要按照幼儿园的部署到指定的位置。
3、幼儿园要建立一支具备强烈紧急意识的抢险队伍,由园长统一指挥。地震发生时,各年级都要听从幼儿园的统一指挥,教师要按照幼儿园的部署到指定的位置。要加强安全预防教育,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幼儿都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学习自救自护的知识,随堂教师都要熟悉组织工作。
4、各班级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确保能够快速、有序地以单列或双列的纵队形式撤离教学区,到达操场指定的集合地点,并迅速清点人数报告给负责人。
5、值班人员发现地震紧急情况,应立即发出紧急情况信号,并向110报警。报警后,根据地震险情的情况和位置,向周围的人员发出险情信号,并通知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接到险情报警后,应迅速按照紧急情况安全疏散预案,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疏散人员。
四、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1、幼儿园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防震、防灾工作制度。
2、幼儿园要制定防震计划,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3、幼儿园要及时检查并消除校内的防震隐患,需要加固的地方要加固,需要拆除的地方要拆除。
4、要合理摆放物品,保持楼道通畅,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确保校园的安全。
五、紧急疏散具体安排
(一)紧急避震
1、听到警报声后,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应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躲避时身体采用俯卧或蹲下的方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免受砸伤,但不要靠近窗户。
3、躲避时可以采用以下姿势: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受伤,另一只手用力抓住桌子腿。在墙角躲避时,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并可以用课本等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面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交叉在额前,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里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躺下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户旁边。
6、疏散后的集结点应该是空旷的地方,并用双手抱头以防被砸到,要远离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应按照预案的分工,迅速到教室检查避震情况,发现采取错误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1、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各班级也要指定专人学生指挥)组织本班学生按照幼儿园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到达操场指定的集合地点。
2、班级撤离的顺序应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快速自然地形成单列或双列的纵队,快速撤离教室(切莫惊慌失措,快速奔跑会造成秩序混乱)。
3、撤离的路线和集合地点:
小班、中班和大班及学前班的幼儿可以直接从教室的前后门跑向活动区。楼上大班的幼儿可以分成两路进行疏散。
集合地点及相关要求:
地点:幼儿园操场
要求:各班级的幼儿务必走指定的楼梯和路线;疏散时不能拥挤,不能排队等候,要自然地形成单列或双列的纵队;不能大声喧哗,要保证有效指挥;幼儿按照要求进入运动场后,按照广播操的队形站立,然后双手抱头下蹲,并由指定的学生清点人数后报告到指挥处。
六、纪律要求
1、进入防震紧急状态后,幼儿园指挥部将通过电话、口头指令等方式传达各种命令和指示,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立即到岗到位,发现有人没有到岗到位的,要追究其责任。
2、在抗震减灾应急行动中,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命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3、本预案一旦启动,全校教职员工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对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损失,将追究个人责任。
4、本预案自20__年__月__日起正式施行。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最新2
一、演练目的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安全应对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原则
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演练时间
为了保证演练的有效性,每学期开展一次“地震应急演练”。
四、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指挥长:XXX
成员:XXX
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组、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
(一)行政秘书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县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二)避险撤离组
组长:XXX
成员:XXX
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
教务处人员、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三)紧急救援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成员:XXX
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五、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
(一)紧急避险
1、教室内人员(重点):
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笛笛笛?”三响短促哨声)。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笛笛,笛——”两急一缓)。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跑到操场,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4、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
5、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
(二)紧急撤离
1、撤离路线:见附件1。
2、各楼层负责人:
一层()、二层()三楼()
3、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1、2组从前门,3、4组从后门按座次撤出教室在走廊排队,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 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
4、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按照出操的路线有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迅速到达站操的指定地点整队。如两班学生在楼梯口相遇,按先到先下的原则,后到的班级主动停让,不得强行抢先。
5、学生到达操场后以班级为单位集队,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各班主任应立即点清人数,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向撤离组组长报告,撤离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
6、各年级向行政秘书组组长报告各年级教师撤离情况,行政秘书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
7、 5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两声长哨“笛——,笛——”),结束演练,恢复出操队形。
8、指挥长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列队回教室。
组织演练循序渐进。以后逐步增加难度,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增设其他演练科目,如:
1)被困救援;
2)医疗救护;
3)火灾扑灭;
4)通讯联络。
演练科目的用时长短和难易程度,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行策划。
六、演练行动方案
(一)约定行动指令信号
1、信号使用工具:广播发令。
2、信号各类名称:
(1)“笛笛笛?”急促的三连声,意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
(2)“笛笛,笛——”两急一缓,意为紧急撤离;
(3)“笛——笛——”舒缓的两连声,意为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以上演练行动指令也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二)演练预备
1、演练前一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活动,并为全校参加演练的师生举办一场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为主的地震科普知识讲座。
2、组织师生学习和研究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熟悉内容,掌握避险方法,明确避险场所和撤离路线以及避难场所。
3、演练科目、紧急避险方式、紧急撤离路线及学生分流、临时避难场所及其分配和自救互救方案的设计等事宜,可以让参加演练的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后加以修改完善。演练启动时刻的设定只由指挥长掌握,必须保密,以增强演练的实战性。
(三)演练要求
1、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3、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4、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应急演练程序
1、假定地震发生,指挥部发出启动演练暨紧急避险指令。
2、师生就近紧急避险。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最新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确保我们幼儿园在破坏性地震预警发布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尽量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防止人群拥挤和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了本预案。
二、应急机构的组成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电话:
职责: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副组长:电话:
职责:协助组长实施本方案,对本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迅速了解判断,协助组长确定应急方案,组织各组按预案进行疏散、救护、联络、保卫、宣传教育等工作。
成员:各班老师、保育员、食堂人员、门卫。
三、组织落实,宣传到位
1、加强宣传工作,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理和前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例如,天旱井冒水、无雨水变浑、喷气声响等。动物的变化也是地震前的预兆,例如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等。还有水中鱼儿浮头跃出水、鸭子不下水在岸上闹、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四处搬家等。要通过综合分析来判断是否有地震的可能,群测群防非常重要。在上课期间,教学楼和办公楼内的楼道通道和大门都不应该加锁,教室的两扇门也不应该加锁,楼道内不应该堆放杂物,以确保通道畅通。
2、在地震发生时,各年级都要听从幼儿园的统一指挥,幼儿园教师要按照幼儿园的部署到指定的位置。
3、幼儿园要建立一支具备强烈紧急意识的抢险队伍,由园长统一指挥。地震发生时,各年级都要听从幼儿园的统一指挥,教师要按照幼儿园的部署到指定的位置。要加强安全预防教育,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幼儿都熟悉紧急疏散的路线,学习自救自护的知识,随堂教师都要熟悉组织工作。
4、各班级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确保能够快速、有序地以单列或双列的纵队形式撤离教学区,到达操场指定的集合地点,并迅速清点人数报告给负责人。
5、值班人员发现地震紧急情况,应立即发出紧急情况信号,并向110报警。报警后,根据地震险情的情况和位置,向周围的人员发出险情信号,并通知值班领导和有关部门。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接到险情报警后,应迅速按照紧急情况安全疏散预案,进入各自的工作岗位,疏散人员。
四、制度健全,措施到位
1、幼儿园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防震、防灾工作制度。
2、幼儿园要制定防震计划,根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3、幼儿园要及时检查并消除校内的防震隐患,需要加固的地方要加固,需要拆除的地方要拆除。
4、要合理摆放物品,保持楼道通畅,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确保校园的安全。
五、紧急疏散具体安排
(一)紧急避震
1、听到警报声后,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应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躲避时身体采用俯卧或蹲下的方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免受砸伤,但不要靠近窗户。
3、躲避时可以采用以下姿势: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受伤,另一只手用力抓住桌子腿。在墙角躲避时,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并可以用课本等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面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交叉在额前,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里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躺下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户旁边。
6、疏散后的集结点应该是空旷的地方,并用双手抱头以防被砸到,要远离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应按照预案的分工,迅速到教室检查避震情况,发现采取错误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
1、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各班级也要指定专人学生指挥)组织本班学生按照幼儿园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到达操场指定的集合地点。
2、班级撤离的顺序应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快速自然地形成单列或双列的纵队,快速撤离教室(切莫惊慌失措,快速奔跑会造成秩序混乱)。
3、撤离的路线和集合地点:
小班、中班和大班及学前班的幼儿可以直接从教室的前后门跑向活动区。楼上大班的幼儿可以分成两路进行疏散。
集合地点及相关要求:
地点:幼儿园操场
要求:各班级的幼儿务必走指定的楼梯和路线;疏散时不能拥挤,不能排队等候,要自然地形成单列或双列的纵队;不能大声喧哗,要保证有效指挥;幼儿按照要求进入运动场后,按照广播操的队形站立,然后双手抱头下蹲,并由指定的学生清点人数后报告到指挥处。
六、纪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