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反反复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疫情会彻底消失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

各镇(街道)村镇建设办、城建办,各建设、监理、施工企业,市安质服务站,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省、宁波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坚决守住“四条底线”、实现“一个确保”,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疫情输入反弹防线,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共同编织联防联控的“防疫网”,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慈防办〔2021〕76号)文件要求,现将相关工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各建筑工地建设单位牵头组织做好从业人员每周一次核酸检测工作,施工单位具体负责落实从业人员每周一次核酸检测工作,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从业人员每周一次核酸检测工作。各建筑工地包括属地小微项目,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包括施工作业人员、参建各方管理人员以及保安、保洁、食堂等后勤服务人员。

二、各建筑工地前期向市安质服务站报送的《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排查登记表》,应同时在项目部留存备查。如人员更新应及时将更新信息报送至市安质服务站,并对人员来源情况和核酸检测情况进行重点标注。各镇(街道)村镇建设办、城建办牵头负责属地在建小微项目全面开展人员排查工作,各项目填报《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排查登记表》(附件1),并由参建各方盖章确认后,以镇(街道)为单位于8月17日前将通过浙政钉报送至市住建局建设管理科高迪钦处(PDF扫描件)。

三、各建筑工地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方案,并经建设、监理单位签章确认,方案应包含核酸检测领导小组组织构架和责任人名单、从业人员核酸检测人数和开展核酸检测的时间(可分批开展核酸检测)等,并于8月17日前将方案报送市安质服务站。各建筑工地应派专人与属地(平台)核酸检测工作联络人(附件2)进行对接,妥善安排好本项目核酸检测工作。

四、为切实做好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工作,我局将于8月17日前把各建筑工地清单和《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排查登记表》推送至各镇(街道)村镇建设办、城建办。各镇(街道)村镇建设办、城建办要加强对属地项目督促指导,做好属地建筑工地同属地卫生院所等核酸检测场所的沟通联络,促使各建筑工地平稳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五、根据慈防办〔2021〕76号要求,全国疫情形势平稳后检测频次可调整为每月1次,后续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调整,根据防控办指令另行通知。

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精选2

设置临时核酸检测点。

1.靖煤集团下属企业“愿检尽检”人群由市中心医院负责

混合采样、检测。

2.在响泉高速收费口由宝积镇卫生院负责设立临时检测点,对进入区内未持24小时有效核酸证明的来平返平人员进行单管采样、送检。

3.华能热电、靖电二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属企业员工、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等“愿检尽检”人群,由电力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兴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进驻企业,设立临时检测点进行混合采样、送检。

4.其他厂、矿企业、建设工地从业人员“愿检尽检”人群按属地化的原则,由辖区所在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进驻企业,设立临时检测点开展采样。

5.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为“应检尽检”人群,由林业局负责组织,属地所在的卫生院检测。

6.乡镇街道督促辖区内从3月11日(含)以来来平返平的人群,于3月23、24日到市中心医院检测点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此次检测采用口咽拭子方式进行,检测方式为10:1或20:1混检,市中心医院负责采集的样本由中心医院进行检测,其他医疗机构采集的标本由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检测。

(三)检测时限。各医疗机构要于3月23日完成辖区企业职工、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核酸检测,3月24日完成负责绿化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

(四)收费原则。“愿检尽检”人群单管采样按40元/管收取,混检按13元/人收取,“应检尽检”人群免费检测。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属地化责任。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和行业主管责任,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按期完成本次核酸检测任务。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企业要按照区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全面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配齐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严格落实“1米线”及佩戴口罩、防止人员过度聚集。各企业员工无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出入居民小区或在建筑工地务工。

(三)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各医疗机构要指导各企业合理设置检测点,要强化核酸检测个人防护,规范做好核酸检测各环节及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

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精选3

为了切实做好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项目现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的能力,减轻、消除肺炎疫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现特制定疫情防控及消杀方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疫情。

一、工作原则

1、现场封闭管理原则:施工现场在生产期间关闭所有大门,只开放实名制通道。

2、“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项目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在陕西省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未解除以前杜绝非XXX地区务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场内务工人员无特殊跨生产区流动。

3、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测温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4、规范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落实建筑工地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现场防控工作

1、全员实名制登记及健康排查制度

排查施工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实名制通道建立检查岗,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进行测温,消毒,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劳务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温度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一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2、工地按照防疫要求,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全体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对办公、宿舍、卫生间等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门禁保安室、施工电梯、室内电梯等公共区域每日早、中、晚进行三次75°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1:100比例)喷雾消毒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办公室、卫生间每日进行不少于2次的通风工作,每次通风工作不少于30分钟;卫生间洗手处必须摆放洗手液,宣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办公区、生活区各设置临时隔离房间一个,每日进行消毒,留作应急使用。

3、防疫宣贯及个人防护制度

对管理人员、劳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贯、普及,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人员防疫期间的个人行为、作业行为、班前、班后行为,做到人人懂防疫,人人在防疫。佩戴口罩常态化,施工现场、办公场所和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需要佩戴口罩。防疫期间,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二、加强工程项目人员核酸检测

(一)各区迅速组织各建筑工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核酸检测。

(二)对工程项目出现新冠肺炎确诊、密接、次密接等情况的,项目部应主动联系配合属地疾控部门要求进行检测,确保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同时做好过程防护,避免疫情传播风险。

(三)工程项目参建各方要做好疫情防控预案,一旦发现核酸检测异常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向属地疾控部门和监督机构报告,按疾控部门要求对相关项目人员采取隔离措施,对施工现场、办公及生活区域开展防疫消杀,除必须连续施工的特殊工艺及应急抢险工程外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三、加强建设工程日常防疫管理

(一)各建设工程疫情防控工作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同属地社区的联动,主动纳入属地疫情防控体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各建设工程应严格落实现场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现场所有人员出入登记和健康监测,加强建设工程现场防疫消杀管理,做好防疫物资和隔离观察点准备,切实做好全过程疫情防控。

(三)非必要不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工作会议原则上通过线上方式进行。

四、加强监督检查和信息报送

(一)各区建设管理部门应配合属地做好建设工程疫情防控管理,加强值班值守,做好联络协调工作。同时要及时将相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传达至项目一线,将疫情防控作为近期监管重点,督促各参建单位开展疫情防控专项自查,加强区级督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等单位和个人,尤其是执行落实“封闭式”管理等措施不力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二)各建设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应加强值班值守,并于每日16点前将疫情统计情况、核酸检测统计情况等报送各区监督机构。各区监督机构应于每日17点前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安质监总站。

建筑工地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精选6

一、成立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处置施工现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意识。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提高自身防控意识,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建委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强化宣传,做好防控。充分利用项目部微信工作群,宣传展板,提高项目部全体人员对疫情防控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3、全员参与,群防群治。动员项目部全体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建设单位和项目所在地各级管理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群防群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1、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1)严格落实《北京市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实名制登记。

(2)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施工人员通过手机定位查询确认在京时间,填写个人健康信息,实名制登记录入公司人员管理台账。没有健康信息的人员不得进人施工现场。

(3)配备专职卫生员。专职卫生员负责施工现场人员监测体温、通风消毒、按照进场人员人数配备齐全防疫物品(体温表、体温检测仪、医用口罩、鞋套、手套、消毒液等)、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和防疫防护用品,建立人员健康台账,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每天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督促从业人员作业过程中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协助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将相关情况报送属地社区(村)和区住建委。

(4)新进场劳务人员必须实施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由专职卫生员早晚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

(5)进出现场人员必须佩带防护口罩、鞋套、手套,并进行全身酒精喷洒消毒。

(6)各自劳动岗位必须相隔1米以上,人与人接触必须佩带口罩、手套。严格控制工作时间,防止过度疲劳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

(7)统一安排项目部人员及劳务人员上下班专用客车接送。接送专用客车每天专人进行消毒,在集中接送起点和终点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查,接送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用品并坚持封闭式管理。

2、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1)施工现场必须实施封闭式集中管理,严格落实《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施工现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管理规定》(京建发〔2021〕14号)。

(2)施工现场暂时无使用需要的出入口,应及时关闭上锁,采取有效的封闭措施。

(3)施工现场围挡必须严密牢固,出入口使用期间,必须由专职卫生员对进入人员进行测温、登记,核对人员情况。

(4)每日对施工出入口、施工区域、库房、卫生间、建筑垃圾堆放区等重点区域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预防性消毒,消毒方法请参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执行。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

(5)库房和卫生间应设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每天定时消毒2次并做好记录。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6)消毒方法采用配置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比方法:有效氯含量为5%的消毒剂,配置时取一份消毒剂,加入9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内向外。

3、施工现场餐饮管理

(1)选择合法经营的餐饮配送单位订送餐,核实相关证照,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严禁从无照无证餐饮单位和工地周边流动商贩处订餐。严格落实索票索证制度,不得采购违法违规食品和高风险食品。

(2)就餐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现场人员就餐时间,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实行错峰就餐,独自就餐,避免扎堆就餐。餐具餐食由专人统一发放,食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员餐前餐后使用消毒洗手液或消毒肥皂六步洗手法流水冲洗。避免人群聚集,严格限制人员外出就餐和食用流动商贩外卖餐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