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个人防疫措施方案精选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个人防疫措施方案1

一、活动背景

秋季气候多变,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如果不注意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多种传染病。

因此,在秋天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活动主题及目的

主题: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走进生活

目的:此次活动向大家介绍秋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使大家对一些传染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提高同学们对疾病的防治意识,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xxxx

五、活动对象:

xxx、xx、xxx

六、主办:

承办:

协办:

策划:

负责:

七、活动流程

录音播放秋季多发病知识(循环播放)(录音提前准备);

嘉宾讲话

1、领导嘉宾就此次活动意义及目的进行简单介绍

2、倡导全院师生关注传染病和流感,增强自身抵抗力;

展板宣传

1、讲解员从医学角度讲解秋季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及其采取措施;

2、通过对展板讲解,倡导全院师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享受健康生活;

健康检查血压测量;

签字仪式

1、有请领导嘉宾带头签字;

2、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们签字。

专刊报纸《健康时讯》编一期传染病知识的`专刊

八、活动前期准备:

(一)前期宣传工作:宣传部

制作三张展板:

1、秋冬季节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2、多发病的流行特别是结核病的介绍及其预防

3、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对比及其防御

横幅:远离疾病,关爱生命,让健康拥抱您

签字横幅:同呼吸共命运,抗疾病齐行动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

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二、居家防护知识

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