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新冠疫情期间急诊工作流程精选,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新冠疫情期间急诊工作流程1

根据医院空间布局特点,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和动线,加强门诊预检分诊,独立设置阳性患者救治区域,接诊阳性病人,保障各类患者的就医需求,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同时强化互联网医院服务,确保市民的就医问诊需求得到满足。

今天(12月12日)一早,市六医院在门诊入口对进入医院的患者进行测温、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核验或现场抗原检测,并根据相应的结果对患者实行分流。

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或现场抗原阴性的无发热患者可进入门诊大楼就诊;48小时内核酸阳性或现场抗原阳性的无发热患者可根据标识指示,通过专门通道至感染楼一楼发热门诊二区,阳性诊区就诊;对体温监测异常的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

急诊按照要求设置常规急诊、缓冲急诊,分别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医疗救治。

一位就诊市民表示,今天持48小时核酸报告进来的,医院入口阳性和阴性的通道是分离的,而且医院的指示牌比较清晰,规划得挺好,感觉比较安全。

据悉,针对定点收治医院可能存在床位不够,也为了满足部分阳性患者住院需求,市六徐汇院区专门调整感染楼用作阳性患者的收治楼宇,后期根据疫情和防疫政策调整,结合社会面阳性患者住院数量的变化,还将进一步调整设置院内阳性患者收治区域。

同时,对发热门诊也进行了扩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狄建忠介绍,目前市六医院徐汇院区将之前发热门诊开设2个诊室扩容到发热门诊和门诊阳性诊区最多可以开放7个诊室,分为大内科、大外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眼科等诊室,并配备相应的接诊医生,同时根据患者的数量及时调整开诊医生的工作制度,并在该区域配置检验、超声、CT等检查检验项目满足基本医疗需求。

另外考虑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专科优势特点,存在一些阳性患者有专科就医需求,在大内科诊室设置远程会诊,可及时调配院内专科专家通过远程会诊平台满足患者专科就医需求。

此外,市六医院急诊24小时开放,就诊患者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可直接至相关科室就诊。

没有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的就诊者需当场完成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

需要急救而无48小时核酸报告的就诊患者,可直接进入缓冲区就诊,边抢救边完成抗原和核酸检测。

核酸或抗原阳性者至缓冲区就诊,如需要手术等紧急救治,医院有专门设置的负压手术室、专门DSA室、产房等,为阳性患者提供急危重症救治。

目前,市六医院徐汇院区已按照相关要求完成了第二急诊区的改造,在原有急诊室因疫情等因素消杀时承担广大群众急诊救治工作,确保急诊患者得到连续、有效、及时的医疗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急诊工作流程2

为有效防范和积极应对20xx年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防范疫情的发生,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六版)》、《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相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我院应对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及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结构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

成员:

及各科室主任。

职责:组织协调各方面工作,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方案,做好各组的信息沟通,统筹协调各组工作,确保人员、物资到位,联络畅通,反应迅速。

领导组成员分工:

孙**:负责医疗设备的购进、物品的储备。

马**:负责医疗救治及辅检工作、全院医疗力量统筹调配。

张**:负责医疗救治工作及全院护理力量统筹调配。

蒿**:负责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培训、考核及消毒隔离技术指导。

赵**:负责救治药品、消毒用品、防护用品的购进及储备工作。

(二)设立医疗专家组

组长:李**

成员:

职责: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断、治疗、抢救、预防等工作。

(三)设立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

组长:蒿**

由疫情防控专家组、疫情宣传教育组负责对全院职工开展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对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掌握诊疗原则。

培训重点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要求;消毒、隔离、基本防护技能等知识,增进各方面工作的衔接配合能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整体应急防控水平;制作宣传板报、宣传单、加大对群众的宣传。

(三)物资储备

药剂科储备必要的预防及治疗性药物、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后勤保障科需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器械、防护设备;建立物资储备清单,实行物资设备动态储备,物资药品储备量应满足我院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确保储备充足、调配渠道畅通。

(四)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

1、疫情监测

(1)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预检点凡发现发热、乏力、干咳、胸闷、气促的患者,均引领至发热门诊就诊。

(2)急诊、门诊、呼吸内科、儿科以及全院其他相关科室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发热、乏力、干咳、胸闷、气促症状的患者)的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按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置。

2、疫情上报

(1)实行首诊负责制: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的首诊医务人员为第一责任报告人,承担疫情上报责任;

(2)疫情报告程序: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立即报告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领导小组;由医政科组织我院医疗专家组成员会诊,对疑似病例按程序逐级上报,专用救护车护送至定点医院。

(五)医疗救治

1、完善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点。

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点的病例,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疑患者,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诊疗活动,及时组织专家会诊。

初步怀疑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时,要立即进行隔离、报告疾控部门,转运至定点医院。

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以及其他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要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疫情防控

1、做好诊疗环境的空气通风及消毒。

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分泌物、接触过的物品进行严密的消毒和处理。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医务人员

进入或离开诊疗区域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3、做好医疗器械、物体表面、污染物品、地面等清洁与消毒。

(七)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按照“应检尽检”要求,对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

对于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4~6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普通门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置人员防护规范

防护原则

全院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医院医疗救治和消毒隔离等工作时,应遵循以下防护原则:

1、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的特点双向防护,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是:

(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必须戴手套。

(2).如果有可能接触溅出血液或体液,必须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及穿防护衣。

(3).切勿回套已使用的针头。

(4).小心处理针头及利器。

(5).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或伤口,或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清洁/消毒双手。

2、手卫生

(1).接触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

值班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应急机制和流程,保障应急工作通畅开展。

(四)设置隔离病房。

按要求在普通病区设置过渡病房,并在门上醒目位置标示“过渡病房”,尽可能设置在走廊两端。

各科室需备齐个人防护箱,包括:一次性防护服、隔离衣、防护眼镜、N95口罩、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乳胶手套。

(五)准备隔离病房。

由医务科、设备科、后勤科负责隔离床房准备。

感染科一楼和二楼21间病房作为常备的隔离病房,一旦出现疫情,收治疑似、发热病人数超过20人,立即将荔园病区整体腾空,共计74间病房,148张病床,作为新冠肺炎疑似、确诊病例收治病区。

(六)准备应急人员。

由医务科与护理部负责应急人员准备,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人员保证可随时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确保一旦启动全县人员核酸筛查,所有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操作咽拭子采集。

(七)设置核酸采集点。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指令,春节返乡人员需持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为做好返乡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设置愿检人员核酸采集点,24小时值班,由专班专人负责。

(八)转运车辆准备。

不允许将指定救护车挪做他用,必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由负压急救车负责疑似、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转运人员和转院方案由急诊科袁志波主任负责排班和调度。

四、工作内容

1、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和要求

(1)严把入口关。

核心医疗区(门诊楼、住院楼)只留门诊大门一个出入口,其他通道一律关闭。

坚决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新冠肺炎病例的预警“哨点”作用。

(2)对来院就诊的所有病陪人,一律要求佩戴好口罩,在门诊预检分诊处筛查,测量体温,问症状和14日内旅居史,查验健康码入内。

对外省返乡人员,要求查验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外省返乡无核酸阴性证明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医务科、院感科,并做好登记,同时要求其前往发热门诊采集核酸并留观。

(3)增派志愿者,疏导扫码人员,开展预约诊疗和微信诊间支付,尽量减少患者拥挤或人群聚集的情况出现。

(4)预检分诊处配备经验丰富的分诊人员,并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以及是否有流行病学史。

(5)预检分诊发现发热病人(37.3℃或以上)及不能排除的病人,必须指导病人规范戴好口罩,详细记录发热病人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详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流行病学史,由专人经发热病人通道引至发热门诊就诊,不得从普通病人通道进入院区。

(6)分诊工作人员着一级防护(工作服、工作帽、外科口罩),并指导戴口罩,进行咳嗽礼仪宣教。

2、发热门诊工作流程和要求

(1)强化发热门诊“守门人”的责任,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及早隔离病人。

(2)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电话:7663248),不得无故停诊,合理排班,不得排24小时班。

(3)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选派临床经验丰富的内科医师坐诊,健康码为红、黄码或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做好发热病人基本身份信息登记,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4)增强病例“早发现”意识。

发热门诊所有就诊患者均须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必要时做血常规、肺部CT、新冠肺炎抗体检测)。

不能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病例,应在留观病房隔离观察,并立即报告医务科及院感科,不得擅自允许自行转院或离院。

(5)无流行病学史的发热或咳嗽患者,如肺部影像学有可疑病变时,应报告医务科,及时组织院内会诊,再决定去向。

可疑新冠肺炎病例,由医务科及时调动专用车辆转诊至市级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和治疗。

转诊时,司机和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转诊完毕后及时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

3、门急诊工作流程与要求

1.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目标。

院长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承担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督促落实职责。

2.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

执行医院感控督导员制度,认真开展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下的医院感染监测与质量控制工作,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佩戴口罩、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

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应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人员现场聚集,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3.加强重点科室(感染科、呼吸内科、急诊科、血透室和口腔科)、重点部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和医疗废物、废水)和重点环节(核酸标本采集、侵入性操作)的院感管理。

新冠疫情期间急诊工作流程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加强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相结合,提高快速应急能力,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控制措施,切实保障我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的“24字”工作原则。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可造成社会公众的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应急处置工作

包括以下情况:

疑似聚集性病例

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

聚集性病例

指14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个单位、一个社区等)发现2例确诊病例,且病例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史。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快速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流行,作出突发性处置事件的重大决策统一指挥,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流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职责:根据病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我院在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流行期间的工作制度、措施,检查。

督导医院各部门、各科室防控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为使应急处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高效,下设办公室(感染科)及四个小组,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工作。

(一)医疗救治专家组

第一梯队专家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

第二梯队专家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

职责:做好承担各种临床诊断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收治工作;及时、准确报告救治动态;组织医院各级各类医护人员业务和技能培训;

(二)感染预防控制组

组长:xx

成员:xx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