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学校地震安全演练工作方案2023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地震安全演练工作方案2023精选篇1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

2、对象: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3、、时间:2011年5月12日下午随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让教师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对幼儿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即使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信号员:副园长

(2)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教师和保育员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幼儿园操场

3班级老师要自始自终跟对,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

1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2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孩子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一分钟。

3、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4、2分钟后信号员接触铃声

5、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6、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抱头蹲下。

7、各班班主任报告各班人数及受伤人数。

8、信号员对幼儿进行地震宣传教育。

9、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此退场,返回教室。

抢救组在接到火警后,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听从火场总指挥的

统一指挥,本着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实施灭火。

在总指挥未到达的情况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1、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条件。

、实践中采取的基本措施和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是:

(一)隔离法:控制可燃物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走,燃烧就会因失去可燃物而停止。

(二)窒息法:隔绝空气就是阻止空气进燃烧区或用不燃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三)冷却法:消除着火源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其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可燃物上以避免蔓延。

(四)抑制法:阻止火势蔓延就是使灭火剂叁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使燃烧停止。

2、抢险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如发现有人员被火势围困,应先救人,后救火,如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如起火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在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用干粉灭火器、沙土等物品进行扑救,用水将周围的可燃物品淋湿,但严禁用水扑救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如不能确定有无爆炸危险的,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消防部门的指挥人员的调令和火灾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可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距火点5米处,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下使筒内干粉松动,先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即喷射出来。

4、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部门指挥人员的指挥,配合灭火工作。

5、后勤保障组接到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救护车等,迅速赶赴火灾现场,一旦有人受伤紧急实施抢救;如有人受伤或中毒,应根据伤势情况处理,必要时拨打120救护。

六、应急救援物资

1、事故应急救援物资,按照有关规定统一采购、储备和管理,并根据应急消耗情况及时给予补充。

2、单位要相应储备应急救援物资。

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随时调集储备的物资。

3、各类抢险救灾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完好状态。

七、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1、通讯联络

应急救援小组电话:安质部办公室电话:

2、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程序,立即将事故情况、事故种类分别上报。

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③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④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并附示意图;⑤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⑥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3、事故现场保护

事故单位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安全保卫人员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负责做好现场警戒保卫和维护治安秩序。

八、责任追究

1、在事故应急救援中,依照本预案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的部门,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

2、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当首先启动本单位的事故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对未及时启动预案、采取响应措施而造成事故扩大的,应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3、对隐瞒不报、谎报或拖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的应当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4、应急指挥部有权调动各单位抢救队伍、物资和车辆设施等参与事故救援工作。

对以各种借口妨碍预案实施的行为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5、事故处理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违反该原则应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附:外部应急救援相关单位联系电话: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学校地震安全演练工作方案2023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地震安全演练工作方案2023精选篇1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紧急疏散

2、对象: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3、、时间:2011年5月12日下午随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让教师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对幼儿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即使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成员:全体教职工

信号员:副园长

(2)教室室内指导组:各班教师和保育员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幼儿园操场

3班级老师要自始自终跟对,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2)疏散线路沿线工作

1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2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孩子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卷曲身体,降低身体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一分钟。

3、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4、2分钟后信号员接触铃声

5、幼儿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6、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抱头蹲下。

7、各班班主任报告各班人数及受伤人数。

8、信号员对幼儿进行地震宣传教育。

9、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此退场,返回教室。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