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核酸采样点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核酸采样点工作总结1
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疫情下的北京迎来新规:“五一”假期后,全市上班上学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岗工作、返校学习;自5月5日起,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均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工作在北京的王*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城市都将“48小时核酸证明”作为市民出入的通行证。
两天后,在王*48小时核酸即将失效的前半天,她拿着身份证去了就近的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不过现场情况令她大吃一惊,这与以往北京出现疫情后的全员免费核酸检测和她之前花钱去医院做核酸的情况都不同。
长长的队伍排到了700米开外,这还是人挨着人的情况,如果按照间距2米的要求,那么做核酸的人很可能要走上十多分钟才能走到队尾去排队。现场只有1名核酸检测医生,扫身份证、消毒、采样。
王*不免泛起了担忧,常态化核酸检测下的扎堆,造成疫情传播怎么办?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采样医生现场消毒和采样会不会受影响?
01
疫情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
4月23日下午,北京的一场疫情新闻发布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略感不安。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初步流调结果显示,目前已隐匿传播了1周。”
此前发布会上就已说明,本轮疫情目前发现三条传播链,这三条传播链不仅流动性大、聚集性强,且来源均不明确。加上得知隐匿性传播一周的消息,这令不少市民感到担忧,北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
毕竟北京和上海一样,拥有着两千多万人口。
当天,不少市民开始抢菜、囤菜,群里也纷纷开始转发居家隔离必备清单。不幸中的万幸是,几轮全员核酸检测后,疫情并没有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发展,从4月22日到5月10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836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这与北京的防疫力度和反应速度息息相关。
4月30日北京全市电影院、娱乐场所全部暂停;
5月1日,全市餐厅禁止堂食;
5月2日,全市暂停健身房等室内体育场所经营活动
……
在此基础上更是有48小时核酸证明作为加持。
5月5日,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不少北京市民健康宝出现了“弹窗4”的字样,官方给出的回答是之前全员核酸检测存在漏检情况。
市民刘艳感到不解,她告诉基层医师公社,“五一这几天她和她老公一起核酸,去哪也是形影不离,怎么他老公就没有弹窗?”
5月5日,“弹窗”事件也为刚开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埋下了一个伏笔。
不少市民觉得只要两天不做核酸,健康宝就会出现弹窗。一社区工作人员则表示,“这个不好说,健康宝直接归北京市管理,核酸几天做一次根本没给各地一个准确时间。”
加上全员核酸检测的结束,导致两天后的5月7日出现了上述王*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所见到的情形,解决弹窗的、担心马上被弹窗的、着急上班的,全都涌到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点。
02
排队、时间问题
市民困惑了
面对700米开外的长队,王*选择了去附近的另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但情况如出一辙。
正值上班的王*也不能在外耽误太久,于是她想下班再来,可周围几乎所有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上下班时间和她的上下班时间差不多:8:00-12:00和13:00-18:00,甚至比她下班都早。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基层医师公社发现,浙江、辽宁、安徽等多地市民也遇到了此类情况。
不少网友在抖音上感慨道:“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天大量聚集,千万不要出现王炸呀。”“一场常态化48小时核酸检测,又是扎堆,又是小区对外开放。”“天天人多排长龙,时间设置不合理,摊位不增反减。”“辽宁朝阳无疫情,自费做核酸,每48小时做一次。”
恰恰正是这些上班族流动性比较大,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现在的疫情常态化核酸安排却完美地与上班族错过。当然,上班族还有另一个选择,去找24小时做核酸的地方。
不过基层医师公社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大约有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点2200余个,大部分的检测时间都为“早八晚五”,只有极少部分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是到晚上8点或24小时开放的。
“两点多就不让排队了,说5点多下班做不完。”一市民在北京晚报官方微博下留言。显然,这并没有发挥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意义。甚至有人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排队2个小时、3个半小时,这和媒体及社区所宣传的快捷便民完全不符。
漫长的等待对非上班族的特殊人群也并不友好,孕妇金灿灿表示,“孕晚期天天排大队真的伤不起。这附近哪个核酸检测点有绿色通道?”社区却表示不清楚,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社区似乎在扮演一个宣传者角色,并不是类似于全员核酸检测中的组织方。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核酸检测,最重要的是拒绝流于形式,更不能存在安全隐患。
扎堆的人群、随意交谈、一刻不停的采样人员,面对这些情形,王*将情况反应给了辖区的疫情防控指挥办。第二天,这个核酸检测点增加了1个采样人员和3个辅警,但现场排队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和前一天比,也仅仅改善了一点点。
03
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观望、徘徊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常态化疫情核酸检测点都是这样的局面,生活在北京另一个区的市民马丹告诉基层医师公社,她那做核酸很快,基本10分钟就搞定。一个人采样,一个人扫身份证,一个人维持秩序。另外,一条街上有4、5个核酸采样点,基本走个200米、500米就有一个。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核酸采样点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核酸采样点工作总结1
五一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疫情下的北京迎来新规:“五一”假期后,全市上班上学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岗工作、返校学习;自5月5日起,进入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均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工作在北京的王*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城市都将“48小时核酸证明”作为市民出入的通行证。
两天后,在王*48小时核酸即将失效的前半天,她拿着身份证去了就近的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不过现场情况令她大吃一惊,这与以往北京出现疫情后的全员免费核酸检测和她之前花钱去医院做核酸的情况都不同。
长长的队伍排到了700米开外,这还是人挨着人的情况,如果按照间距2米的要求,那么做核酸的人很可能要走上十多分钟才能走到队尾去排队。现场只有1名核酸检测医生,扫身份证、消毒、采样。
王*不免泛起了担忧,常态化核酸检测下的扎堆,造成疫情传播怎么办?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采样医生现场消毒和采样会不会受影响?
01
疫情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
4月23日下午,北京的一场疫情新闻发布会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略感不安。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初步流调结果显示,目前已隐匿传播了1周。”
此前发布会上就已说明,本轮疫情目前发现三条传播链,这三条传播链不仅流动性大、聚集性强,且来源均不明确。加上得知隐匿性传播一周的消息,这令不少市民感到担忧,北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
毕竟北京和上海一样,拥有着两千多万人口。
当天,不少市民开始抢菜、囤菜,群里也纷纷开始转发居家隔离必备清单。不幸中的万幸是,几轮全员核酸检测后,疫情并没有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发展,从4月22日到5月10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836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这与北京的防疫力度和反应速度息息相关。
4月30日北京全市电影院、娱乐场所全部暂停;
5月1日,全市餐厅禁止堂食;
5月2日,全市暂停健身房等室内体育场所经营活动
……
在此基础上更是有48小时核酸证明作为加持。
5月5日,五一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不少北京市民健康宝出现了“弹窗4”的字样,官方给出的回答是之前全员核酸检测存在漏检情况。
市民刘艳感到不解,她告诉基层医师公社,“五一这几天她和她老公一起核酸,去哪也是形影不离,怎么他老公就没有弹窗?”
5月5日,“弹窗”事件也为刚开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埋下了一个伏笔。
不少市民觉得只要两天不做核酸,健康宝就会出现弹窗。一社区工作人员则表示,“这个不好说,健康宝直接归北京市管理,核酸几天做一次根本没给各地一个准确时间。”
加上全员核酸检测的结束,导致两天后的5月7日出现了上述王*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所见到的情形,解决弹窗的、担心马上被弹窗的、着急上班的,全都涌到了常态化核酸检测点。
02
排队、时间问题
市民困惑了
面对700米开外的长队,王*选择了去附近的另一个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但情况如出一辙。
正值上班的王*也不能在外耽误太久,于是她想下班再来,可周围几乎所有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上下班时间和她的上下班时间差不多:8:00-12:00和13:00-18:00,甚至比她下班都早。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基层医师公社发现,浙江、辽宁、安徽等多地市民也遇到了此类情况。
不少网友在抖音上感慨道:“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天大量聚集,千万不要出现王炸呀。”“一场常态化48小时核酸检测,又是扎堆,又是小区对外开放。”“天天人多排长龙,时间设置不合理,摊位不增反减。”“辽宁朝阳无疫情,自费做核酸,每48小时做一次。”
恰恰正是这些上班族流动性比较大,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现在的疫情常态化核酸安排却完美地与上班族错过。当然,上班族还有另一个选择,去找24小时做核酸的地方。
不过基层医师公社梳理发现,目前北京大约有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点2200余个,大部分的检测时间都为“早八晚五”,只有极少部分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是到晚上8点或24小时开放的。
“两点多就不让排队了,说5点多下班做不完。”一市民在北京晚报官方微博下留言。显然,这并没有发挥出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意义。甚至有人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点排队2个小时、3个半小时,这和媒体及社区所宣传的快捷便民完全不符。
漫长的等待对非上班族的特殊人群也并不友好,孕妇金灿灿表示,“孕晚期天天排大队真的伤不起。这附近哪个核酸检测点有绿色通道?”社区却表示不清楚,在常态化核酸检测中,社区似乎在扮演一个宣传者角色,并不是类似于全员核酸检测中的组织方。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核酸检测,最重要的是拒绝流于形式,更不能存在安全隐患。
扎堆的人群、随意交谈、一刻不停的采样人员,面对这些情形,王*将情况反应给了辖区的疫情防控指挥办。第二天,这个核酸检测点增加了1个采样人员和3个辅警,但现场排队人员的数量和情况和前一天比,也仅仅改善了一点点。
03
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观望、徘徊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常态化疫情核酸检测点都是这样的局面,生活在北京另一个区的市民马丹告诉基层医师公社,她那做核酸很快,基本10分钟就搞定。一个人采样,一个人扫身份证,一个人维持秩序。另外,一条街上有4、5个核酸采样点,基本走个200米、500米就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