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中考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备考实施方案,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初中学校中考备考方案 篇1
xx九年制学校 为了保证我校在20xx年的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中考成绩,实现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xx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我校20xx年中考工作,确保实现我校提出“力争中考升学人数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力争使我校20xx年中考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校中考成绩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使得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更加紧迫。优秀率、合格率偏低,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也不平衡,这样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
三 、备考工作措施:
1、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中考备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我校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
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指导和协调使用中考复习资料,统一组织阶段测试及有关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下共识:
A、时间紧,任务重;
B、学科发展、学生培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也要重点突出;
C、实事求是,依据各阶段的复习任务和复习目标确定不同的方法;
D、围绕班主任和教务处两个核心,形成合力。
3、班主任的主要措施:
(1)班主任要加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要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
(3)不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议,向课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表现。
(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
(5)落实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班主任组织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6)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①抓优秀生,“响鼓重锤”。造培育优秀生的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
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
③抓后进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工作,教给学习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
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
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的影响,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
4、教务处的主要措施
(1)教务处要带领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中考说明。
(2)经常与教研室、其他学校保持联系,增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畅通,共同搞好中考备考工作。
(3)抓好全体老师集体备战工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4)抓好分层教学。针对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
(5)加强学法指导,解题技巧的训练、知识归纳能力的训练。
(6)各教师最好设立“问题记录簿”等类似档案,收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科老师共同讨论探索。
5、要求各课任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做到:
①在班主任及教务处的双重领导下,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乐于奉献。
(3)组织中考备考工作培训和考纲学习。
(4)组织月考、模拟考以及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
(5)抓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讲、辅、批、考常规环节定期检查,一月一小结。
(6)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力求“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7)抓备考视导督查。对学科教学加强视导,务求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
(8)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迎考心态;
(9)抓学校部门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
四、教学计划
(一)授课计划
新授课完成时间:20xx年9月——20xx年2月
中考总复习时间;20xx年3月——20xx年6月中考前
(二)复习计划
采用三轮复习法: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
1.第一轮复习(20xx.2-20xx.4上旬):夯实基础,教学时间约8周。
(1)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要求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扎实培养基本技能。
(2)复习方法: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连前指的是上次不过关的知识),层层夯实,步步为营。
2.第二轮复习(20xx—5月下旬):专题训练,教学时间约6周。
(1)复习内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检查堵漏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科目的训练,使他们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
(2)复习方法:可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即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3.第三轮复习(20xx——中考前): 综合检测,提高,教学时间约4周。
(1)复习内容:注重综合、模拟、适应性、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同时,还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点拨,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2)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检测安排
1.检测安排:20xx年2月前,每月均安排阶段考。 20xx年2月起至中考前,精心组织模拟考(分别在每一轮总复习后)并积极参加模拟。
2.精心做好每次检测工作,要求:
(1)深入研究考纲,广泛收集中考资料,精心编制月考试题。
(2)考前周密安排,严格监考,形成良好考风,促进学风。(因为关系到保送生,所有重要测试的试题均系从外校提取)
(3)每次考试后及时有效地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复习提出新的改进意见。
五、工作措施
(一)工作思路
明确目标,优化过程,科学有序,勇创佳绩。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初三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强化过程管理,真抓实干。
2.强化考纲学习研讨,加强中考信息搜集整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考纲和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改革趋势,认真分析和研究中考趋势,题型的变化,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定好各学科毕业班教研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方案。同时多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兄弟学校联系,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中考备考。
3.加强学科研讨。要发挥教务处、教科室、科组及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并在各备课组进行专项研讨,重点研讨中考试题、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制订周密的教学与复习计划,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避免滥发资料,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跟踪听评课,学科组会诊,在整改中提高,使课堂教学更适应考试改革要求,使中考的核心工作“提高学科的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
4.抓学风班风建设。抓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思想的教育工作。年级组分层次召开学生学习促进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和改变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班主任具体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稳定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有稳定、良好的复习迎考心态;
二是优秀生的培养;
三是抓竞争机制的形成;
再过几天就是中考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备考实施方案,希望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初中学校中考备考方案 篇1
xx九年制学校 为了保证我校在20xx年的中考备考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中考成绩,实现中考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我校20xx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校本教研为动力,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中考备考、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为主线,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我校20xx年中考工作,确保实现我校提出“力争中考升学人数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力争使我校20xx年中考成绩有较大幅度提升。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我校中考成绩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使得我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更加紧迫。优秀率、合格率偏低,学生个人自身发展也不平衡,这样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
三 、备考工作措施:
1、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中考备考领导小组负责指导我校的中考复习备考工作,协调复习
进度,收集、传达中考信息,指导和协调使用中考复习资料,统一组织阶段测试及有关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以下共识:
A、时间紧,任务重;
B、学科发展、学生培养做到既要统筹兼顾,也要重点突出;
C、实事求是,依据各阶段的复习任务和复习目标确定不同的方法;
D、围绕班主任和教务处两个核心,形成合力。
3、班主任的主要措施:
(1)班主任要加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确保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2)要营造良好的中考备考氛围。各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浓厚的备考氛围。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备考。
(3)不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议,向课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上课的表现。
(4)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制定好备考计划,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学会阶段性自我总结。不定期召开优、中、后进学生会议,了解学生对科任教师上课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要求,并及时做出调整。
(5)落实好班内的培养对象,班主任组织科任老师对其进行分析,注重学科的均衡发展,扬长(优势科目)不避短,对弱势科目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
(6)抓学生管理,做好以下工作:
①抓优秀生,“响鼓重锤”。造培育优秀生的声势,适当运用心理暗示,让优秀生定位,并做到广种博收。
②抓边缘生,“推拉并举”。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创造条件,实施分层管理。
③抓后进生,“百炼成钢”。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工作,教给学习方法,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认识学习的价值。
④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
⑤重视非智力因素对考生的影响,提高学生抗干扰能力。
4、教务处的主要措施
(1)教务处要带领教师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中考说明。
(2)经常与教研室、其他学校保持联系,增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信息交流,保证信息畅通,共同搞好中考备考工作。
(3)抓好全体老师集体备战工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4)抓好分层教学。针对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
(5)加强学法指导,解题技巧的训练、知识归纳能力的训练。
(6)各教师最好设立“问题记录簿”等类似档案,收集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科老师共同讨论探索。
5、要求各课任教师要把握中考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做到:
①在班主任及教务处的双重领导下,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