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1

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然而,汶川、玉树、日本地震震惊了每个人的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培养好祖国下一代,而安全教育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教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应急逃生教育。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及了解地震中安全自救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本次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中逃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 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2

活动目的:

1、通过四川汶川强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

2、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逃生的技巧。

3、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关爱他人,情系灾区,为灾区献爱心。

4、初步了解地震的特性。

5、大胆说出自己对地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有关四川地震的新闻录象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地图。

2、《红袋鼠自我保护动画之----地震来了怎么办》。

3、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四川地震情况:

1、观看电视新闻:“5月12日下午两点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绵阳、汶川市等周边地区水电气立刻中断,机关、医院、学校、商场、工厂全部停业,道路、水库、桥梁、隧道等严重损坏,房屋垮塌、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绵阳目前因灾遇难5400多人,受伤23000多人,至少还有18000余人被埋在废墟之下。”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幼儿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

2、出示四川地图,让幼儿寻找发生7.8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用红笔做一个标记,以及这次地震波及到的省份。

3、观看地震的影像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提问:“刚才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坏,铁路被毁,汽车、广告牌被砸坏等。房屋倒塌后,家里东西被压坏,有的会造成人畜伤亡。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教师小结,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的但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是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发生破裂而引起的。

(二)地震来了我不慌。

1、幼儿观看《红袋鼠自我保护动画之----地震来了怎么办》了解安全避震的方法。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什么地方比较安全?小朋友会怎样做?小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要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2、演习活动“发生地震时我不慌”

听防空警笛声,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老师检查幼儿是否躲避情况,提醒幼儿不要互相拥挤,躲好之后就不要随便更换地方。

(三)我为灾区人民献爱心

提示幼儿“灾区的房子都被毁了,灾区的小朋友住在爱心帐蓬里,缺少衣物和食物,我们能为灾区做什么呢?”

(1)引导幼儿每人说“一句祝愿的话”,“画一个心愿”,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和祝福。

(2)在《心手相连》的音乐声中组织幼儿进行爱心捐助仪式,幼儿将准备捐助的文具、玩具、心愿卡投放到爱心捐助箱内。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了解异常现象口诀,并向家长介绍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宣传献爱心活动。

附:儿歌:动物界

震前动物有预兆,发生异常要报告

鱼浮水面向上跃,冰天雪地蛇出动;

鸡飞上树猪外窜,老鼠搬家往外逃;

狗在静夜狂奔叫,兔子竖耳蹦又跳;

家鹅展翅高处飞,鸭不下水岸上闹;

鸽子傍晚离巢去,牛羊恐惧四处跑。

小百科: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视频感知地震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初步了解形成的原因以及地震来临之前的前兆。

2、学习地震中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课件:《可怕的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视频《地震的前兆》、《地震中如何逃生》,地震发生时的视频一小段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

(1)教师播放一小段地震的视频

导师:“刚才的视频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发生地震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现象?”

(2)教师出示地震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地震的巨大破坏性

导师:“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里面的人、房子、桥怎么了?”

教师小结

(3)播放课件《可怕的地震》,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

导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2、观看动画视频《地震的前兆》,引导幼儿讨论

导师:刚才动画里面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小_____怎么了?(上树)

小青蛙和小鱼怎么了?(跳上岸)

小鸟怎么了?(不回巢、四处乱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引导幼儿讨论地震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导师幼儿共同讨论

导师: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在教室里怎么办?如果在操场上怎么办?如果在家里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____讨论

(2)幼儿集体观看视频《地震中如何逃生》,引导幼儿了解地震中的逃生技能

(3)教师小结:

4、地震逃生游戏

引导幼儿自己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躲藏,在躲藏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找空的地方躲藏,不要碰撞到别人。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地震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并学习了地震中的逃生和自救方法。同时,通过讨论和游戏,培养了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希望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做好地震防范工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4

【活动主题】

自然灾害是毫不留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在自然灾害中丧生的,其中地震的破坏性是最为强大的。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将了解地震,并希望大家能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准备了视频播放和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呢?"防患于未然"。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和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呢?恶魔常常找不懂事的人。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给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给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了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了解: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可以将耳朵靠近墙壁,听听是否有幸存者的声音。

B、让受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果有窒息的情况,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稳固的倒塌物,然后用砖头、木棍等东西支撑残垣断壁,加固周围环境。

D、先救易于救,后救难以救;先救离自己近的人,后救离自己远的人。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学们:

1)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赠物资。

2)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展示课件上有关震后向灾区捐赠爱心的图片。

【活动小结】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是不可预测的,威力巨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应对"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发生之前降低了很多。同学们,平时多看一些有关自我保护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5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学生、家长和教师一起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关于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2、准备班级的紧急撤离图。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让他们意识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如煤气泄漏、火灾等)。

通过提问:“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你会怎么办?”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让他们明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惊慌,要有秩序地撤离以避免危险的发生。

2、展示班级的撤离图,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在紧急情况下班级撤离的路径和位置。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在撤离时要按照图中标注的路径行动?让学生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通往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通道。

3、让学生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例如楼梯的层数、弯道等),引导他们讨论:如何走才能最快到达安全地带?激发学生分享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可以分成两队,沿着楼梯两侧迅速撤离;要有秩序,不要拥挤;听从老师的指挥等。

4、让学生熟悉警报的声音,并组织他们进行“实战演习”。当听到警报声时,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图中的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如果在撤离过程中出现拥挤、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将带领学生找出原因,并再次进行演习,以确保学生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6

教学内容:应急疏散演练

教学目的:

为构建平安校园,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根据各级政府的指示和教育部门的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保障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确保人身安全,并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防火、防震知识;明确校园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疏散要求、纪律要求和疏散演练。

教学难点: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疏散演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应急疏散的过程,我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发生了火灾或地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现在,请同学们拉响警报,开始疏散演练。(两分钟后返回教室)然后进行下一次逃生演练。

学生:在疏散演练中,我们要用毛巾捂住口鼻,有秩序地快速撤离教室,老师在最后,摄像机记录和拍照。

(二)新授课

引入:我们通过播放刚才拍摄的演练录像来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视频中学习如何快速有效地撤离到安全地方,从细节中感知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自学:学生们观看录像,自由讨论刚才的逃生演练中发生的一些小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和改进。

学生交流:逃生过程中,上下楼梯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浓烟很大,我们应该怎么办?根据照片和视频,学生们分组进行交流。

互助解疑:解决方法:

如果发生火灾,浓烟很大,我们要保持冷静,观察好撤离路线,避开着火区域。在疏散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降低重心、小步快走、右侧通行;不推、不超、不冲,前后保持一定距离。如果条件允许,用湿手绢或布掩住口鼻,尽量减少浓烟的进入。切忌乱冲乱撞和不必要的大声呼叫。

如果发生地震,从开始到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我们要抓住最早的几秒钟,迅速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直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掉下来为止。大家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应立即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户。

在疏散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降低重心、小步快走、右侧通行;不推、不超、不冲,前后保持一定距离。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演练期间听到校园广播警报声,全体师生不必惊慌,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投入演练活动。在办公室的老师立即到所在班级了解教师到岗情况,及时到岗或及时到替代你岗位老师相应的空缺岗位上去。

2、学生撤离一定要做到安全、有序,特别是在下楼梯或转弯时,老师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组织,绝对不可出现拥堵或踩踏的事件。

3、如果班级中有行动不便的学生,应确定老师或其他学生进行帮助,不可让一个人留在教室。

练习: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1

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幼儿生命安全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首位。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然而,汶川、玉树、日本地震震惊了每个人的心,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有义务培养好祖国下一代,而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教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教会他们做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应急逃生教育。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形象地了解地震带来的灾害及了解地震中安全自救的基本方法,我设计了本次大班安全活动《地震中逃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会在地震中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在地震中安全逃生。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录像,如:玉树地震、汶川地震等。

有关地震的图片、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组织幼儿观看录像:玉树地震、汶川地震或日本地震。看完后大家谈话:在录像中看到哪些场景,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有何感想?

教师一边出示有关地震的图片一边向幼儿讲述地震的特点与危害: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建筑物被毁、许多人在地震中受伤或丧失生命等等。

基本环节:地震中如何逃生?

1、请幼儿讨论并说说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2、组织幼儿观看地震中安全逃生的相关视频。

3、教师总结: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

① 当地震发生时,在睡房,小朋友立即抱着头趴到床底下,可用被子、枕头包着头,但不能堵住鼻子,避免呼吸不顺畅;在教室,小朋友可抱住头躲到桌子下面,或抱住头贴墙站好(教师示范);在家中,小朋友可躲到沙发或床底下,茶几或厨房柜子里;在户外,尽量远离建筑物,跑到空旷的地方蹲好,如果没有空旷的场地可以躲到街道的柱子下或无窗的墙下。

②地震停止,小朋友立即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大树等),并抱着头蹲下,不要到处乱跑,避免余震造成再次伤害。

③教育小朋友:灾难中,逃命最重要,不要想着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穿戴方面等等。

结束环节:(安全演练)让幼儿练习在地震中逃生、疏散演练,通过演练熟悉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及疏散路线。老师在演练前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并提醒幼儿在演练游戏中不慌张,不推不挤,要互相关心,帮助同伴。在地震逃生演练过程中,要请班上老师配合,避免幼儿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

延伸环节:让幼儿收集有关地震知识的资料,开设“地震知识展览”角。

防震减灾知识课教案范本2

活动目的:

1、通过四川汶川强地震,让幼儿知道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严重灾害。

2、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逃生的技巧。

3、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关爱他人,情系灾区,为灾区献爱心。

4、初步了解地震的特性。

5、大胆说出自己对地震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有关四川地震的新闻录象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地图。

2、《红袋鼠自我保护动画之----地震来了怎么办》。

3、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四川地震情况:

1、观看电视新闻:“5月12日下午两点四川省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绵阳、汶川市等周边地区水电气立刻中断,机关、医院、学校、商场、工厂全部停业,道路、水库、桥梁、隧道等严重损坏,房屋垮塌、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绵阳目前因灾遇难5400多人,受伤23000多人,至少还有18000余人被埋在废墟之下。”组织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幼儿小朋友都说了些什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