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德育实施方案10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1
为了更好地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们努力培养一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资队伍,坚持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诚信教育、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我们坚持与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课程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1、推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开展德育优质课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所有学科。逐步树立一批德育学科教学骨干,积极推广优秀德育教案和教学改革成果。
2、提高教学工作的德育实效,举办操行评语、课堂用语、作业批语抽查和征集评比活动,鼓励教师以德育人,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逐步建立德育学科的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德育渗透情况要逐步加入各学科教学评估中,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情况专项听课和评课活动。
(二)突出重点主题,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坚持每学期突出一个主题的德育工作做法,学校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应的方案。
2、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3、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开展“做诚信教师”、“当诚信学生”、“共铸诚信”等主题活动,以征文、演讲、对话、辩论、实践等形式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实处。
4、开展读好书活动,鼓励学生每年读1至3本名著,读1至3部名人传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5、利用班团会、夕会、课外活动,开展唱10首好歌、看10部好影片、读10个好故事、背诵10条格言的“四个一”活动。
6、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安全自救、健康卫生、禁烟禁毒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1、坚持开展《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着重加强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改进教育手段,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讨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自觉遵守。
2、开展争做“合格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3、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常规教育要求,建立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序列化方案,强化责任,扎实落实,确保实效,使德育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抓好常规管理,积极进行学生的纪律教育。以《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要求为基本原则,建立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完善纪律检查、值勤值日值周、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无漏洞、无死角,达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三管”要求。学校要达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宿舍无乱放、桌椅无刻划、墙壁无脚印、言行无脏话的“六无”标准。
5、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6、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以及入学、入团、校会、升旗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制度完善、档案齐全。开展学雷锋、学先模等活动,积极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优秀毕业学生的先进典型,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7、广泛开展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德育形式。
(四)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积极建设校内教育阵地和场所,做好黑板报、文化长廊、校内广播站、校报、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等宣传阵地。
2、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确保师生人人熟知并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常规管理要求等制度分别张贴、悬挂于办公室、教室及有关场所。
3、认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及时召开教代会、学代会、班会,及时答复师生建议,构建全校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4、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既重视个别辅导,又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对“特殊家庭子女”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守法公民,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
5、建立健全“留守子女”、“残疾学生”、“贫困学生”、“学困生”等问题学生档案,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施特别跟踪教育。
(五)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认真落实有关师德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2、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引导教师热爱学生,成为表率,教书育人。
3、开展学生“给老师写封信”、“教师给学生回信”活动,设立“师生心语信箱”,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4、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建立适合本校的德育校本培训机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5、建立德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努力激发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六)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
1、健全学校共青团组织,完善组织机构。严格遵守组织发展程序,按规定批准入团申请,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开展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员评选活动,加强对学生会、班级团委的指导,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作用。
3、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宿舍的创建评选活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4、积极开展优秀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评选活动,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向先进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七)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1、学校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2、在全校开展“体会家长”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长,通过心得体会、讨论,使学生受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四、加强领导:
1、积极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内容要求、活动安排。
2、完善学生素质评价机制,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学生素质评价制度。
3、学校深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倡导教师加强对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立项课题,及时研究学校德育工作新要求,解决出现的新情况。
4、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2
一、活动目的
首先,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巩固学生原有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同时,通过活动,也旨在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在回校后能够迅速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中职学生。
二、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将于__年_月_日至_月_日举行,而活动的总结和展示将于__年_月_日上午进行。
三、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礼仪训练、军事训练、法制安全讲座和德育常规。
四、领导机构
活动的领导机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成。
五、工作安排
1、礼仪训练考核
组长和成员将负责礼仪训练考核的内容设置和组织管理。
2、军事训练考核
组长和成员将负责军事训练考核的内容设置和组织管理。
3、宿舍内务考核
组长和成员将负责宿舍内务考核的内容设置和组织管理。
4、校园卫生、文明礼貌考核
组长和成员将负责校园卫生、文明礼貌考核的内容设置和组织管理。
5、校园音响广播
校园音响广播的考核时间为上午7:40至12:00,下午2:20至5:30,晚上7:00至9:00。
六、工作职责
1、训练小组长负责各训练项目的内容设置、训练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考核组将全权负责对各项训练的组织实施,以及对参训班级的训练效果、学生宿舍卫生和内务整理情况以及校园卫生、学生礼仪礼貌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2、专业部主任和德育干事负责组织本专业部各班级的参训工作,并对班主任的出勤、班级训练的组织情况进行考核。他们还将配合训练老师及时处理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训练质量。同时,在学生回到教学区后,专业部还要加强对学生在教学区的秩序、礼仪礼貌和卫生习惯进行管理和考核。
3、学生处人员根据分工,负责每天早上、下午的集合组织和学生总结,巡查校园卫生和学生的礼仪礼貌情况。他们将每天下午5点收集各考核组的考核结果并进行汇总。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段,他们将进入宿舍督促管理人员的工作,并加强对学生在宿舍内纪律的管理。在晚自习后,他们将进入宿舍加强就寝纪律的管理。
4、设备部负责训练所需音响及其他相关设备的准备、安装和维护,以保证训练的需要。操场处、演播厅内和门厅处需要音响设备。
5、后勤处负责训练的后勤保障相关工作。
6、行政办公室将负责德育周活动的宣传报道,并负责做好汇报展示会场的相关准备工作。朝露文学社负责训练快讯的编辑和信息报送工作。
7、每天晚自习时,行政办公室将向专业部通报当天各项考核结果。专业部将对较差班级或个人进行批评和整改。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爱国、爱家”为主题,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五爱”教育等。努力探索班级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德育目标:
1、认识目标: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版图、自然环境和资源,了解《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初步了解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初步了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2、行为目标:能尊重、爱护国家标志,如国旗、国徽,能用《守则》、《规范》、《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生活自理,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知法、守法,具有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祖国的建设成果。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情、诚实、爱父母、爱同学、爱他人、爱集体。
三、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加强建国60年伟大成就的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献身祖国,为祖国富强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2、思想教育:以本地史志、人文景观、家乡变化为内容的爱家乡教育;爱班级、爱学校,正确看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团结集体成员,有团队精神,言行举止文明,知行统一等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和培养劳动习惯的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文化名人成长经历为主进行学习目的、方法的教育;进行分辨美丑、善恶、是非能力的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诱惑。
3、道德教育: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勤劳俭朴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等社会公德教育。
4、法纪教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纪》教育;《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与学生相关的法律条款的宣传与教育。教育学生知法守法,敬畏法律,增强自身维护权利的意识,学会依法维权。
5、心理教育:中学生健康心理标准的教育;自尊自爱,诚实勇敢,积极上进的教育;与老师、同学正常交往的人际关系教育;公正客观认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6、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恩社会,悦纳自己。
7、环保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不攀折花木,不乱丢纸屑,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爱护生物,与周围的生命和谐相处。
8、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正确使用电器、煤气,不在有安全隐患的位置打闹游戏,遇到紧急情况能正确拨打各种急救电话,野外出行有安全意识,学习急救常识等。
四、工作措施
1、强化师德师风观念,加强师德历练。班主任要增强师表意识,人格魅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亲和力、强烈的感染力、创造力、发展力。以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以情感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学生做出榜样。
2、建立班级交流平台、网页。设立学校文件、法律法则、班级日志、学生留言、学生表现记录、活动安排、比赛结果、获奖名单、外地外校经验、本校经验、论文、案例、法制天地、心灵驿站、师生心语、班主任寄语、班主任工作方法交流平台等栏目。
3、参加各类德育活动,如“庆祝教师节”、校规校纪、《守则》、《规范》教育、读书演讲比赛、综合知识竞赛、优秀主题班会比赛及观摩、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广播操会操比赛、庆“六·一”、庆元旦书法绘画比赛等。利用革命节日、国际性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等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4、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工作艺术。多关心爱护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多方引导和帮助学生,杜绝冷漠、生硬、挖苦学生的情况发生。禁止语言暴力、体罚和变相体罚,禁止随意给学生停课,禁止对学生家长使用训斥的语言。促进班级形成一种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班风。
5、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教育,鼓励先进,帮助后进学生,发掘激活后进生的亮点,增强其自信,使每名学生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6、在班级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通过班会、墙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7、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教育,定期进行法制纪律教育的宣传和案例分析,使学生违纪降低到最低程度。聘请心理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心理疾病,促进学生的学习。
8、利用班会、板报、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家教育。
9、建立班级德育教育网络,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综合网络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通过家访、信访、电访等各种渠道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诉求,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况、道德情况、行为表现。拓展学生的社会活动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公意识。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4
一、指导思想
本次创建“两型”学校的活动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展开,以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为主线。我们将以开展创建“两型”学校为动力,加强教育宣传,倡导节约环保,厉行节约,提高认识水平,促进学生“两型”理念内化,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表率与辐射作用,为创建“两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建主题
我们的创建主题是“创建‘两型’学校,培育高素质人才”。
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四、活动安排
1、成立学校创建工作德育活动领导小组。在德育校长的牵头领导下,政教处、团委各负其责,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确保德育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2、制定学校创建德育活动方案。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结合校园仁爱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积极摸索节约、环保的能力培养与活动实施的特色。我们将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搞好学习宣传动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校园网、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两型理念,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团委将充分抓好团员在“两型”学校创建中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团校、团员活动进行团员“两型”意识教育。
具体措施如下:
1)召开班主任会培训,宣讲班级“两型”创建教育管理要求。
2)利用国旗下演讲广泛动员,号召全校师生积极投入“两型”创建活动。
3)通过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两型”社会建设基本内容。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德育实施方案10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校德育实施方案1
为了更好地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们努力培养一支“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师资队伍,坚持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贯彻学生行为规范、诚信教育、德育常规工作相结合,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我们坚持与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任务:
(一)推进课程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1、推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开展德育优质课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所有学科。逐步树立一批德育学科教学骨干,积极推广优秀德育教案和教学改革成果。
2、提高教学工作的德育实效,举办操行评语、课堂用语、作业批语抽查和征集评比活动,鼓励教师以德育人,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和渗透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逐步建立德育学科的评价体系和监测制度。德育渗透情况要逐步加入各学科教学评估中,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科德育渗透情况专项听课和评课活动。
(二)突出重点主题,广泛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坚持每学期突出一个主题的德育工作做法,学校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应的方案。
2、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3、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开展“做诚信教师”、“当诚信学生”、“共铸诚信”等主题活动,以征文、演讲、对话、辩论、实践等形式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实处。
4、开展读好书活动,鼓励学生每年读1至3本名著,读1至3部名人传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5、利用班团会、夕会、课外活动,开展唱10首好歌、看10部好影片、读10个好故事、背诵10条格言的“四个一”活动。
6、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安全自救、健康卫生、禁烟禁毒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好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养成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
1、坚持开展《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着重加强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改进教育手段,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讨论、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自觉遵守。
2、开展争做“合格公民”主题教育活动。
3、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常规教育要求,建立一周一主题的德育序列化方案,强化责任,扎实落实,确保实效,使德育教育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4、抓好常规管理,积极进行学生的纪律教育。以《学生守则》和各项制度要求为基本原则,建立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完善纪律检查、值勤值日值周、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无漏洞、无死角,达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三管”要求。学校要达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宿舍无乱放、桌椅无刻划、墙壁无脚印、言行无脏话的“六无”标准。
5、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加强对学生艺术素养和运动能力的培养。
6、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以及入学、入团、校会、升旗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时机,集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制度完善、档案齐全。开展学雷锋、学先模等活动,积极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优秀毕业学生的先进典型,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7、广泛开展传统美德和礼仪教育,创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德育形式。
(四)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积极建设校内教育阵地和场所,做好黑板报、文化长廊、校内广播站、校报、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等宣传阵地。
2、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确保师生人人熟知并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常规管理要求等制度分别张贴、悬挂于办公室、教室及有关场所。
3、认真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及时召开教代会、学代会、班会,及时答复师生建议,构建全校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4、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师,既重视个别辅导,又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对“特殊家庭子女”和“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实行“一对一”帮教措施,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守法公民,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
5、建立健全“留守子女”、“残疾学生”、“贫困学生”、“学困生”等问题学生档案,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施特别跟踪教育。
(五)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认真落实有关师德建设的要求,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2、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引导教师热爱学生,成为表率,教书育人。
3、开展学生“给老师写封信”、“教师给学生回信”活动,设立“师生心语信箱”,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4、学校每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建立适合本校的德育校本培训机制,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5、建立德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机制,努力激发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六)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