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人员密集重点场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必不可少,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民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
1、概念
新型冠状病毒为最新出现的病情,会造成⼈体肺炎,已在全国多地出现类似病例,传播较快、难以预防、为酒店重点防范病情,为保证运营正常,特制定出应急⽅案。
2、宾客预防应急措施
2.1宾客⼊住接待需严格实⾏每客登记制度,严格杜绝缺漏登记情况;
2.2在宾客⼊住接待、餐饮⽤餐接待时,密切关注三类客⼈:户籍地来⾃xx、近期有xx出游历史,⼊住或点餐时已有疑似发热不退、乏⼒、⼲咳、呼吸沉重等症状的宾客。发现由来⾃xx或近期有xx出游历史的宾客,需⽴即登记客⼈姓名、房号、性别和病情在⼤堂礼宾部设⽴体温检测台。使⽤测温仪或消毒后的体温计为客⼈测量体温。
2.3发现⼊住时已有发热不退、乏⼒、⼲咳、呼吸沉重等症状的宾客除登记客⼈讯息外,必须询问客⼈是否已去过医院确诊症状类型若未去过医院确诊,则建议⽴即去医院就诊,如需要,迅即帮助客⼈与医院联络,协助就诊。
2.4发现宾客有以上三种情况,均需第⼀时间报告值班经理,出现有疑似症状宾客,值班经理需第⼀时间赶赴现场探视病情,确认情况。在征得客⼈同意后,联系医院就诊,并指派员⼯护送,同时避免惊扰其他宾客。客⼈在医院治疗指定专⼈探望和慰问与医院保持联系,了解客⼈最新病况。
2.5若发现确诊的传染病⼈,⽴即与值班经理联系。报告酒店管理层⽴即组织相关区域封闭,避免员⼯靠近,由专⼈在客房门⼝看管客⼈或同住⼈,直到防疫⼈员到达。并跟进此区域或房间的消毒清洁。
2.6在进⾏任何处置的同时,避免惊扰其他客⼈,影响酒店正常经营。
2.7对接触过已确诊传染病⼈的员⼯,必须由医院及防疫部门进⾏专业消毒和隔离观察,发现病情及时与医院联系和诊治。
2.8在管理层未发出宾客确诊情况前,做好内部保密⼯作,不传播散步谣⾔,防⽌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对员⼯思想教育。
3、员⼯预防应急措施
3.1每位员⼯班前准备需进⾏健康⾃查,其中体温为必查项⽬,填写健康⾃查表,部门负责⼈每⽇900、1800分两次汇总报⾄⼈⼒资源部。
3.2近期有xx旅游历史、或有疑似感染症状的员⼯,需⽴刻报告给部门负责⼈,及时戴好⼝罩,做好个⼈防护,注意个⼈卫⽣,并⽴即到医院就诊,待医院出具康复正门后⽅可返岗上班。
3.3注意区域⽇常卫⽣,经常开窗透⽓加强空⽓流通。⽇常注意个⼈卫⽣习惯,勤洗⼿,每⽇⽤⼀定⽐例的消毒药剂进⾏卫⽣消毒。
3.4餐厅禁⽌采购及使⽤野⽣动物、活禽,加⼯⾷物时需⽣熟⾷分开,充分加热,所有餐具严格清洗及消毒,明档操作⼈员需戴专⽤⼝罩。
3.5严格控制外来⼈员⽤员⼯餐。特殊情况需⽤餐时,需经部门负责⼈批准,不提前发放员⼯餐券,需在⽤餐前由专⼈在现场核验,⽆疑似情况后现场同意⽤餐。
3.6春节假期返乡若有返回xx探亲或前往xx旅游的,需如实报备,返岗前需专门确认。
4、配合医疗机构和卫⽣防疫部门
4.1如出现疑似,每⽇与卫⽣防疫机构联络。做好各项记录和调查⽅向。
4.2为隔离观察⼈员准备隔离区域及⽣活⽤品。加派专⼈看护
4.3酒店进⼊危机公关状态,并做好接受媒体采访及相关调查的准备。
民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范文2
为持续做好我营业场所新冠疫情防控⼯作,确保场所员⼯和消费者的⽣命健康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现制定本⼯作⽅案。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习XX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化和旅游部门有关疫情防控⼯作要求,按照“防控为先”原则,进⼀步压实企业安全⽣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确保疫情防控警觉不降低、举措不放松,切实保障员⼯和消费者的'⽣命安全。
⼆、消费者保护
1、落实戴⼝罩、检测登记制度。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值守。消费者进⼊场所必须佩戴⼝罩、测量体温、出⽰健康码,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消费者不戴⼝罩或者体温异常的,场所拒绝其进⼊。
2、实施预约限流措施。采取预约消费、错峰⼊场、间隔就坐等措施,限制上⽹⼈流。接纳消费者⼈数不得超过核定⼈数的50%,每个包间也不得超过核定⼈数的50%,严格执⾏限流限量要求。
3、建⽴值守制度。安排专⼈监督进⼊场所的员⼯和消费者遵守相关防疫要求,及时对消费者进⾏疏导、分流,避免⼈群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三、场所防控管理
1、落实防控主体责任。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执⾏疫情防控规定,制定本场所防控⼯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具体个⼈。
2、加强消毒通风。每⽇营业前对场所内外公共部位(门厅、前台、独⽤楼道、独⽤电梯、楼梯、场所内卫⽣间、门把⼿等)进⾏全⾯清洁消毒。营业期间,及时对消费者使⽤过的显⽰器、键盘、⽿机、⿏标等进⾏消杀,做到“⼀客⼀消毒”。场所保证充⾜的新风输⼊,定期对送风⼝、回风⼝进⾏消毒。
3、配备防护物资。配备⼝罩、⼿套、洗⼿液、医⽤酒精、免洗⼿消毒剂、消毒湿⼱等防护物资,在公共休息区、洗⼿间等区域配备洗⼿液、医⽤酒精等消毒物品,便于消费者和员⼯随时消毒清洁。
4、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利⽤官⽅⽹站、微信公众号、提⽰牌、电⼦显⽰屏等多种渠道,及时宣传疫情期间场所运营规则及疫情防控知识,提升员⼯及消费者的疫情防控意识。
民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范文3
根据《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印发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丽防指发[2020]53号)精神,结合我市农家乐(民宿)发展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作⽬标
实现“防输⼊、防扩散、零感染”的⼯作总⽬标,建⽴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发⽣和蔓延。
⼆、⼯作⽅针和原则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以“属地管理、受控有序、责任到点”为指导思想,遵循“⾼度戒备、预防第⼀”的⽅针,贯彻“统⼀领导、分⼯负责、措施得当、反应及时、处置果断”的原则。
三、主要⼯作
农家乐(民宿)疫情防控⼯作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领导、乡镇(街道)⼀级牵头负责、村级组织实施、各经营业主具体落实、农业农村局共同参与的农家乐(民宿)疫情防控应急⼯作机制;农家乐(民宿)疫情防控⼯作纳⼊市域疫情防控⼯作计划,与市、乡镇(街道)、村整体疫情防控⼯作同步部署、同步预警。
(⼀)农家乐(民宿)业主作为疫情防控第⼀责任⼈,必须切实履⾏承诺,做好落实防疫措施。
农家乐(民宿)业主对进⼊⼈员做好“三码联查+测温+戴⼝罩”等管控措施,做好经营场所⽇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设置1⽶线),对⼊住的客⼈要求⼀⼈⼀证,实名登记,守好⼩门。严格控制集聚性活动,不组织⼤规模聚餐,原则上接待量不超过最⼤承载的75%,做好“公勺公筷”配备和使⽤⼯作,参与推⾏“光盘⾏动”“⽂明餐桌”,杜绝餐饮浪费⾏为,倡导绿⾊⽣活,传播⽂明新风尚。
(⼆)加强信息宣传。以多种形式(如横幅、告知书、上门宣传、微信视频等)告知各农家乐(民宿)经营业主疫情防控知识,做好防控措施的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积极作⽤,深化监管引导。同时,强化舆情管控⼯作,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和正⾯引导⼯作,及时解答辖区内群众的相关误解,防⽌过度解读导致群众恐慌,影响疫情防控⼯作。
(三)做好应急处置。⼀旦发现“红码”、“黄码”及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龙⼈员时,及时转移⾄临时隔离点隔离,做好⾝份和相关信息登记并及时报告所在社区(村)或防控办(0578-*******),按指挥部规定处置。农家乐(民宿)要配合做好相关处置⼯作,⼈员转移后,做好相关场所消毒、清洁。对因瞒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民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范文4
(⼀)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执⾏疫情防控规定,按照咸阳市有关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制定本场所防控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提⾼处置能⼒,将⽇常值守、清洁消毒、检测登记、垃圾清理、场地巡查、安全管理等各个防疫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并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及时动态调整。
(⼆)做好⼊场检测登记。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值守。进⼊场所必须佩戴⼝罩,测量体温。拒绝佩戴⼝罩或者体温异常的,应当拒绝其进⼊。
(三)坚持预约限流。严格执⾏⼈员预约限流措施。应当间隔就坐,保持1⽶以上距离。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景区、应当安排⼯作⼈员在现场做好⼈员疏导。
(四)加强清洁消毒。建⽴《清洁消毒记录表》,明确消毒范围和频次,记录消毒时间、责任⼈等信息。应当对场所营业区、通道、出⼊⼝、⾏政办公场地等公共区域进⾏全⾯清洁消毒。
(五)加强通风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然通风。如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在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保持新风⼝清洁;加强对冷却⽔、冷凝⽔的卫⽣管理,定期对送风⼝等设备和部件进⾏清洗、消毒或更换;
(六)配备防护⽤品。配备充⾜的⼝罩(建议配备符合⼀次性使⽤医⽤⼝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罩)、体温检测设备、⼀次性⼿套、洗⼿液、消毒剂等消毒防护⽤品。在公共休息区、洗⼿间等区域配备洗⼿液、速⼲⼿消毒剂等清洁消毒物品,便于消费者和员⼯随时清洁消毒。消毒物品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储存和使⽤,远离⽕源和电源,不得混⽤、混放。应当定期检查防护⽤品,及时补充更换。
(七)规范垃圾处理。设置专⽤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引导将废弃⼝罩、消毒纸⼱等⽤品投⼊专⽤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塑料袋密闭扎紧后投放。垃圾收集容器应当做到⼲净整洁⽆异味,防⽌满冒,⽇产⽇清,并定时定点对垃圾收集容器及周边区域地⾯进⾏消毒。
(⼋)排查⽕灾等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消毒⽤品存放、电源管理等安全隐患,加强⾃查⾃检,不符合安全条件的⽴整⽴改。
(九)做好员⼯健康监测。按照要求做好员⼯健康管理,建⽴《员⼯健康记录表》,每⽇对员⼯进⾏两次体温检测,随时掌握员⼯健康状态、出⾏轨迹等情况。发现员⼯出现发热、咳嗽、乏⼒、⿐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安排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跟踪相关情况。
(⼗)减少员⼯聚集。员⼯上岗应佩戴⼝罩,⿎励实⾏错峰就餐、分散⽤餐。科学管理⼯作会议,减少开会频次和会议时长。提醒员⼯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避开密集⼈群,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加强防疫宣传。演应当在醒⽬位置通过设置提⽰牌、摆放宣传品、电⼦显⽰屏等多种⽅
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提升员⼯及消费者的疫情防控意识。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属地相关部门报告,⽴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在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并暂时关闭场所。
民宿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范文5
⼀、总体要求
坚持“外防输⼊、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强化疫情源头管控、强化⼈员安全有序流动、强化多渠道监测预警、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强化疫情应急处置能⼒、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最⼤限度减少对⼈民群众⽣产⽣活的影响,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
⼆、强化疫情源头管控,防范境外疫情输⼊
(⼀)严格做好境外远端防控。不断完善远端检测⼯作,加强出⼊境管控、边境地区联防联控和邻国防疫合作。对来华航班、船舶船员换班等严格实⾏熔断机制。强化对机组⼈员的防疫管理,细化加强旅客和机组⼈员机上个⼈防护、客座率控制等机上防疫措施。严格落实⼊境航空器消杀相关规定,验收合格后⽅可再使⽤。全⾯落实“客停货通”政策,督促跨境交通企业落实“⼈货分离、分段运输”要求,确需⼊境的货运驾驶员严格闭环管理,不得与境内⼈员接触。
(⼆)严格落实⼊境⼈员和⾼风险岗位⼈员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境⼈员从⼝岸⼊境、检疫、核酸检测、转运分流、隔离观察到居家健康监测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对陆路、航空、⽔运⼝岸接触⼊境⼈员、物品、环境的.⾼风险岗位⼈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等的⾼风险岗位⼈员,严格落实底数清晰、⼈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频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做好岗前培训。各有关省(⾃治区、直辖市)要采取有⼒措施,保证⼝岸城市闭环管理⼒量配备,确保⼯作⼈员⼯作期间有集中住宿场所,把闭环管理落实到位。
(三)严格⼊境⾼风险物品和⼝岸环境检测消毒。进⼝冷链⾷品⼊境量较⼤的⼝岸城市要加快建设集中监管仓,对进⼝冷链⾷品⼊库统⼀消杀、统⼀检测。海关、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疾控等部门要按职责督促相关企业落实进⼝冷链⾷品各环节疫情防控要求,强化对进⼝⾼风险⾮冷链集装箱货物新冠病毒监测检测和预防性消毒⼯作。对候机楼、候车室、港⼝客运站环境、机场廊桥和⼊境旅客使⽤的设施等定期开展预防性消毒,对旅客和⾏李⾼频接触物体表⾯加⼤消毒频次,对⼊境交通⼯具严格消毒,对运输感染者的⼝岸交通⼯具严格终末消毒,及时开展消毒评价,对⼊境交通⼯具产⽣的固液体废弃物严格规范处置。
(四)加⼤⼝岸境外疫情输⼊防控⼒度。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加强⼝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的'通知》要求,从各省(⾃治区、直辖市)确定⼝岸城市范围并公告之⽇起⾄2022年3⽉15⽇,离开陆地边境⼝岸城市(与⾹港、澳门有⼝岸相连的除外)⼈员需持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定期对有关⼈员开展核酸筛查。加强⼝岸防控的组织领导,实施“⼀⼝岸⼀专班,⼀⼝岸⼀策”,各⼝岸城市20xx年12⽉上旬要成⽴⼝岸防控专班,专班每周⾄少召开1次调度会;20xx年12⽉中旬前开展⼀次模拟应急演练,全⾯检验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流程运⾏情况。⼝岸城市联防联控机制要派出由分管领导、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作组,进驻⼝岸监督指导,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扎牢防范⼝岸疫情输⼊的防线。
(五)加强⼊境⼈员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卫⽣机构感染防控。各有关地⽅特别是⼝岸城市要对⼊境⼈员集中隔离场所⼈员封闭、物品和环境消毒、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进⼀步严格管理,堵住漏洞,坚决防范交叉感染。对出现可疑交叉感染的集中隔离场所,⽴即回溯流调,全⾯排查评估风险,对所有风险⼈员重新计算和延长隔离时间。严格隔离⼈员解除标准,满⾜⼈、物、环境三样本阴性⽅可解除隔离。督促解除隔离⼈员严格做好个⼈防护,点对点闭环管理返回居住地,做好7天居家健康监测。医疗卫⽣机构严格做好⼈流、物流管控,落实全员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防护和健康监测,加强陪护、探视管理,在接诊新冠肺炎可疑患者后⽴即实施环境和设备消杀,防⽌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在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派驻感染防控监督员,加强驻点指导。
(六)从严防范奥密克戎等新变异株输⼊。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疫情趋势研判,针
对病毒变异及传播特点,评估各类从业⼈员防护措施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完善本地区本⾏业防控措施。各相关⼝岸城市要密切关注我周边国家和地区变异株检出情况,增强病毒基因测序能⼒,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及时评估现有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疫苗、药物的有效性,做好相应研发⼯作。
三、强化⼈员安全有序流动
(⼀)严格⼈员出⾏要求。
1.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员严格限制出⾏。
2.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员⾮必要不出⾏,确需出⾏的须持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严格限制前往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必要不前往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4.⾼风险岗位⼈员应尽量避免出⾏,确需出⾏的须满⾜脱离⼯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