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线下复课工作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线下复课工作方案1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一系列要求,12月10日,xx教育厅印发《关于有序恢复中小学线下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中小学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返校复课工作。
通知要求,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和要求,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本着“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的原则,科学研判,统筹做好辖区内中小学校实施线上线下教学转换。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恢复线下教学的工作方案,报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后,按照“分批有序、学生自愿、安全稳妥”的原则,错时、错峰、错层次,优先安排毕业年级学生恢复线下教学。
幼儿园返园时间和校外培训机构恢复线下教学时间由各旗县(市、区)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研判决定。
在学校复课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政法、公安、卫健、市场监管、社区等有关部门单位,组成核验工作组,对学校逐一进行条件核验和督查。
各学校要了解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的健康状况。
返校师生员工须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健康码绿码进入校园。
各地各校要严格按照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优化措施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本地区及本学校应急处置预案。
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提前做好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保障开足开齐课程。
学校要备足备齐口罩、洗手液、体温枪(计)、消毒剂等必备防控物资,根据属地政策有组织地开展面向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的核酸检测。
寄宿制学校原则上实行闭环管理。
师生员工要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家长接送孩子时在校门口不聚集,规范佩戴口罩,严防疫情传播风险。
通知还要求,各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加强人文关怀,并强调以上措施和要求视国家防控政策动态调整。
线下复课工作方案2
一、防教结合,安全第一
1、安全第一。
线下返校后要分清主次,相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返校后的疫情管理,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首先满足学校防疫防控工作,安全第一,其次才是教学。
2、防教结合。
要科学、有序、扎实做好返校前后的防控工作,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学生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考虑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到线上和线下教学安全、顺利过渡。
二、摸查底细,关注差距因材施教
1、摸底探虚实。
线上学习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差距很大,返校后需要开展学习检测,通过检测,学生的字词、背诵、默写、听写等基础知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组成“一对一”或“一对三”学习小组,让优秀的学生帮助知识薄弱的学生。
通过学校的检测,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
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活动晒成果。
返校后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的作业,树立班级学习榜样,让其他学生向优秀学生学习,树立在帮扶工作中的“小老师”形象。
三、关注教学内容的衔接
1、关注知识内容的承接。
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将线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线下复习巩固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线学习质量进行诊断性评估,进行一次线上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回顾,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重新制订学科学期教学计划。
2、关注实践训练的顺承。
线上教学因时空限制,学生“听”较多,“说"“读”“写”较线下学习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衔接中要注重“说”“读”“写”的实践训练。
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像口语交际、习作等板块的内容可以整合在习作分享课中进行。
3、辅导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要因人而异,鼓励成立互助学习小组。
考虑到学生线上学习差异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学生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微课等教学资源,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复习、反复练习。
学校有专人汇总,逐日向上级报告。
2.做好校园疫情突发处置工作
科学应对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认真按照应急预案做好疫情突发处置工作,决不能出现瞒报、谎报等不实事求是的现象。
3.加强学生课堂防护措施,确保师生上课安全
课堂是师生聚集的场所,确保师生课堂安全,健康学习尤为重要。
要加强课堂防疫有关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护意识。
教室上课期间,教师要佩戴口罩,学生也要佩戴口罩,避免教师讲课、学生读书、回答问题过程中飞沫传染。
教室内课桌凳应尽量拉开,尽量让学生保持距离。
课间活动不聚集、校园集会要减少甚至取消。
每班应配置洗手液等消毒物品,让学生每天入教室前,按防控要求进行消毒,每节课活动之后要洗手。
(四)切实做好复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1.增强时间观念,科学把握教学进度
由于受疫情影响,学校根据上级部署,不得不推迟返校时间,让学生在家里“停课不停学”期间,接受教师网上统一辅导学习。
这种师生不见面的隔空教学方式,虽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还不能完全替代常规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些学生受设备制约,或者其他因素,包括在家学习的自觉性各不一样,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
返校后,各校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情况与效果的详细摸排,并根据教学内容,对网络教学效果进行测试。
县教育局将统一组织小学和初中网络教学效果的调研性测试,进行详细的摸底,因地制宜的查漏补缺,确保学生都能跟上。
要按照教材,根据学生网上学习情况,有计划地重新开始,认真讲授,使学生弄懂弄会,学有所得。
由于返校时间延迟,教学时间相应缩短,学校要组织各科教师认真研究,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制定方案,有计划进行教学,确保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2.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向过程管理要质量
(1)进一步明确常规教学管理实施细则,认真总结本校常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修订完善本单位常规教学管理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实用,通过常规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力度,狠抓教学常规落实。
认真抓好“备、讲、批、辅、考、评”等常规教学工作,尤其要认真检查教师备课和作业设计批改工作,坚持周清月检制度。
确保常规教学抓细、抓实、抓落地。
(3)认真组织质量调研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
本学期,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在县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具体落实好期中期末素质测试、小学六年级毕业素质测试、小学初中教学质量监测等,稳步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3.创新教研方式,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1)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中心校要抓好村小联片教研和乡镇中心校中心教研组教研活动。
初中、高中要以校为单位,认真落实好常态化的教研工作:一方面要重点围绕中考、高考复习备考开展专题教研;另一方面要针对延迟返校、教学时间紧张的特殊情况,紧扣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及信息化手段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际性。
(2)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学校领导要深入学科教研组参加活动,每次活动要有主题、有内容、有主讲人、有记录、有成果。
教研日活动要充分准备,严密组织,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3)发挥名师引领功能,各校要进一步建好用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本校名师的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抓好毕业复习备考工作
加强初、高中毕业班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突出重点,提高高中招教学成绩,加强毕业班领导,强调毕业班复习必须做到九个到位:一是毕业班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必须牢固树立到位;二是对毕业班的师生思想情绪、生活情况精准掌握必须到位;三是计划方案制定、教案作业检查指导、单元题过关卷的训练巩固必须落实到位;四是教师之间相互听评课和互帮互学必须落实到位;五是专题研究,集体备课,必须落实到位;六是培优补差工作必须落实到位;七是要适当加快毕业班教学进度必须落实到位;八是后勤保障服务、教学资料供应、资金经费保证、奖励机制构建必须落实到位;九是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深入教学第一线,以教导教,包班包科,躬身督教促学必须落实到位。
(五)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控辍保学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大政治任务,主要抓好“四个重点”:一抓重点人群。
要重点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辍学问题,不漏一户一人。
二抓重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