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汇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乡村振兴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汇报1

**县**结对帮扶**镇***以来,机关乡村振兴工作队按照_、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巩固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为基础,不断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摘帽“四不摘”,脱贫不返贫,从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产业带领脱贫群众致富入手,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十二五”、“十三五”贫困村、“十四五”重点村,下辖十二个村小组,总户数610余户,总人口3200余人,现有脱贫户127户(含脱贫不稳定户1户),其中缺技术1户,因病85户,因残31户,因学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7户

其中残疾人口人,低保人口人,全村以耕地面积2622.19亩,山林面积1950亩

粮食作物有水稻、花生、油菜等,山林作物有油茶、马家柚,种养殖业养鸭、养鸡、食用菌菇为主

村里绿树成荫,农房错落有致,联网公路东经**,**两村进入镇中心区域,宿学生进行资助,其中小学生每学期500元,初中生每学期625元;为高考新入大学考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

3、紧盯健康保障

贫困户住院报销比全部达到或超过90%,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全村共住院人次次,共花费医药费元,其中病人自筹医药费只有元

一共办理各类慢性病证69本

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工作队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资助参保政策,积极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4、紧盯住房保障

县住建局每月对所有的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我村每月对所有的脱贫户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关档案,确保全村所有的脱贫户居住在安全的住房之中

5、紧盯饮水安全保障

全村脱贫户都已安装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针对广大村民一直有饮用地下水的习惯,我们对各个自然村的地下水每年都会进行抽样检测,对符合饮用条件的允许其使用,对不符合饮用条件的,我们劝导农户使用自来水,不断提升农户用水安全

6、紧盯政策兜底保障

持续紧盯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开展入户排查和核验评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落实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等,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对未纳入兜底保障的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不稳定贫困人口、贫困边缘对象等多次开展拉网式入户排查,及时将新增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022年新增低保户人

(二)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乡村振兴工作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工作队所有人员同原单位脱钩,全身心的投入到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工作当中

帮扶干部按照“一对一”的方式,组织帮扶干部“结对子”,使每一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都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做到脱贫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每位帮扶责任人每季度定期走访,着重解决政策落实,同时解决脱贫户提出的一些现实困难

四、后续帮扶及各类政策落实

(一)产业优化升级

主要实施扶贫产业有菌菇种植、马家柚种植

菌菇种植基地10亩,参与户有115户,每户分红2500元以上

马家柚种植基地75亩,种植马家柚2600余株,通过高标准建园和高标准管理,使柚园早日投产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开发自己的荒山荒地,使现有的荒山荒地得到充分的利用,马家柚基地成立的**县智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参与户实行了全村贫困户全覆盖

(二)优化教育后续

一是继续对各类在籍学生提供教育补贴,学前教育每年每人补助1500元,小学生每年每人10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1250元,为高考新入大学考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各类在籍中专职校学生提供雨露计划,每年每人补贴3000元

(三)补齐脱贫短板

一是2014年-2019年,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38户,现已均安全入住

二是2020年为脱贫户提供公益性岗位14个,每个岗位每年2000元至3600元不等

生态护林员1个,每年补助10000元

(四)小额信贷促发展

积极利用村公示栏、大喇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工作,确保小额信贷政策户户都明白、人人都知晓

帮扶干部入户走访,了解脱贫户及监测户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对脱贫户和监测户是否有发展产业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贷款需求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及时掌握新的信贷需求,对符合小额信贷人员,我们做到能贷尽贷与自愿贷款相结合的原则,引导信贷人员积极发展产业,改善生活,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五、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情况

不定期对所有已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开展全面摸排,了解掌握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

乡村振兴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汇报2

20_年,县人社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紧紧立足部门职能,突出乡村就业创业、乡村社会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我局“三农”工作获“县先进集体”称号

(一)实施“乡村就业创业提升行动”惠民生

大力推荐外出就业

先后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2(场)次,组织企业1836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2.8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3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6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不断满足了农村不同群体的就业意愿

积极推动回引就业

充分利用同城化、双城经济圈等契机,大力推进区域劳务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5万人,帮助技能人才本地回引就业,促进农民工县内就业1.24万人,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回乡创业653人,协助园区鸿星尔克、三宝、季茜等企业招聘员工4000余人,顺利复工复产

全面落实就业扶贫任务

创建就业扶贫基地3个、就业扶贫车间10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69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

今年6月,县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二)实施“乡村社会保障提升行动”增福祉

有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目前,我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约8.4万人,按时足额为6.6万养老人员发放养老待遇,月发放金额为1.19亿元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4.2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96万人

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

为665家企业减负近2000余万元,预计全年减负2160余万元,为19500名灵活就业人员减少社保缴费1800余万元

切实发挥失业保险在稳就业中的作用

截止目前,为159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涉及职工人数9122人,补贴金额595.03万元,为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102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补贴金额12.2万元;为10696人/次发放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金额93.74万元

有序开展社会保险扶贫工作

与扶贫办、民政局建立“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所有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截止目前,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26573人代缴保费265.73万元,参保率、代缴率均达到100%

(三)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激活力

建强培训阵地

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项目,依托全县9所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柑橘栽培、水产养殖等多项农业产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开展农村转移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5000余人

实施人才保障

为乡镇(街道)服务所、原区所在地10个中心镇以及人口较多的镇所辖社区专项配置一类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87名,招募3个“三支一扶”大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基层水平,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人才培育

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区选拔赛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选手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

不断壮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招聘乡村教师341名、乡镇涉农岗位30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21名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升行动”促稳定

强力推进农民工根治欠薪工作

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0余份,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5户,督促补签劳动合同510份;下达问询通知书6份,为720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795.6万元;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企业16家,涉及7460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2.74亿元

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坚持公平公正调裁,截止目前,受理各类劳动仲裁案件61件,涉及企业、事业单位41家、劳动者61人,涉及金额224.25余万元

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组织工作专班远赴云南、福建等地,切实维护因工伤亡贫困农民工合法权益,争取抚恤金、赔偿费等282余万元

乡村振兴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汇报3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