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冠救治实施方案及流程最新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冠救治实施方案及流程1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指导各科室做好医疗救治,根据《XX省应对秋冬季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要求,全面夯实“五有三严”(有防护xx、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健康。
二、工作重点
(一)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1、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手段,推广使用热成像等智能化筛查设备。
负责部门: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体温检测点、设备科。
2、强化预检分诊流程管理。
对所有来院人员均应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对发热患者息进行详细登记,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
负责部分:安保科、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体温检测点、发热门诊。
3、提高院前急救预检分诊能力。
120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询问患者是不是有新冠流行病学史,并将可疑情况向出诊医务人员通报,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将发热患者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
1
负责部门:急诊科。
(二)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1、加快提升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完成日检测能力快速增长,实在发挥核酸检测在早期识别传染源、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中的枢纽作用。
核酸检测工作尺度和工作流程按照《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进行。
积极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牢靠。
负责部分:检验科。
2、落实“应检尽检”。
按照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对重点人群全面落实“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3、严格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限。
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应在4~6小时内报告;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原则上应在12小时内报告;“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
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及时报告。
负责部门:检验科。
4、核酸检测结果互认。
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发放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负责部分:发热门诊、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5、完善核酸检测队伍建设,实行人员、设备、耗材目录管理,做好日常培训和组织管理,随时待命,确保满足核酸检测实际需要。
负责部门:检验科。
(三)切实做好“应检尽检”相关工作
1、严格按《XX省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方案(修订版)》要求做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即时检测;对重点人
2
群全面落实“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各临床科室、检验科。
2、严格按要求对我院相关工作人员每14天检测核酸1次。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检验科。
负责部门: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
5、提高对新冠、流感、不明原因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时推广使用新冠快速检测手艺,高效分流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人员,避免发热门诊人群过量聚集。
对有呼吸道症状、高度怀疑新冠的患者应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同时,进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筛查。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及各临床科室。
(七)医疗机构感染掌握
1、牢固树立“院内零感染”的目标导向,严格执行院感制度,建立“三个一”内部察纠机制,即成立一个院感防控专班、建立一本问题整改台账、记录一本工作日志,全面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院感管理控制。
责任部分:院感科及各相关科室。
2、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医疗机构全员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按照《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指引》(附件1)执行。
责任人:医院全体工作人员。
3、设置医疗缓冲区。
要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置缓冲区,用于暂未取得核酸检测结果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救治,同时严厉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缓冲区患者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
责任部分:急诊科、手术室、各临床科室。
5
4、严厉清洁消毒。
当真落实《医院消毒卫生尺度》《医疗机构消毒手艺规范》和《关于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95号)等文件规范要求,严厉做好环境物体表面、医用织物、室内空气、诊疗器械等的清洁消毒,做好消毒质量掌握和结果评价。
责任部门:全院各科室。
5、规范医疗废物处置。
严格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排放,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包装物、标准》。
责任部分:后勤保障部、各科室。
6、开展院感防控大排查、大培训、大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
负责部门:院感科及各科室。
(八)正常医疗服务
1、保障正常医疗秩序。
做好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需要定期复诊和长期治疗患者,以及急诊患者、门诊患者的诊疗管理,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停诊、拒诊或延误治疗。
责任部门:门诊部、医务部、护理部及相关科室。
2、加强预约诊疗和互联网医疗服务。
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预约诊疗、分时段就医、线上咨询、慢病管理长期处方等方式,满足患者正常就医需求。
预约诊疗率力争达到相关要求。
责任部门:医务部、门诊部、息科及各科室。
3、规范探视和陪护管理。
强化病区24小时门禁管理,无关人员禁止随意出入。
要取消非必要的现场探视和陪护,确需陪护的可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并发放陪护证。
陪护证应有个人照片、身份证号、陪护对象所在病区等具体息,防止冒用顶替。
隔离留观室一
6
律不安排陪护。
医疗缓冲区患者准绳上不安排陪护,特殊情况可固定1人陪护,与住院患者共同实施封闭式办理。
负责部门:门诊部、急诊科、住院处体温检测点、发热门诊、安保科、各临床科室。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冠救治实施方案及流程最新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冠救治实施方案及流程1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指导各科室做好医疗救治,根据《XX省应对秋冬季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目标要求,全面夯实“五有三严”(有防护xx、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有医护力量支持、有隔离转运安排,严格发热门诊设置管理、严肃流行病学调查、严防医院院内感染),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健康。
二、工作重点
(一)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
1、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手段,推广使用热成像等智能化筛查设备。
负责部门: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体温检测点、设备科。
2、强化预检分诊流程管理。
对所有来院人员均应进行“一看一测一查一问”(看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询问流行病学史),确保所有来院患者经预检分诊后再就诊;对发热患者息进行详细登记,由专人按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防止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密切接触。
负责部分:安保科、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体温检测点、发热门诊。
3、提高院前急救预检分诊能力。
120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询问患者是不是有新冠流行病学史,并将可疑情况向出诊医务人员通报,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将发热患者转运至发热门诊就诊。
1
负责部门:急诊科。
(二)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1、加快提升新冠核酸检测能力,完成日检测能力快速增长,实在发挥核酸检测在早期识别传染源、及时切断传播途径中的枢纽作用。
核酸检测工作尺度和工作流程按照《医疗机构新冠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进行。
积极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牢靠。
负责部分:检验科。
2、落实“应检尽检”。
按照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求,对重点人群全面落实“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3、严格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时限。
发热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应在4~6小时内报告;普通门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原则上应在12小时内报告;“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结果,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
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按相关要求及时报告。
负责部门:检验科。
4、核酸检测结果互认。
采用纸质、快递、网络或息化系统等多种形式,发放核酸检测报告,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负责部分:发热门诊、检验科、各临床科室。
5、完善核酸检测队伍建设,实行人员、设备、耗材目录管理,做好日常培训和组织管理,随时待命,确保满足核酸检测实际需要。
负责部门:检验科。
(三)切实做好“应检尽检”相关工作
1、严格按《XX省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方案(修订版)》要求做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即时检测;对重点人
2
群全面落实“应检尽检”,对其他人群要主动提供服务,确保“愿检尽检”。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各临床科室、检验科。
2、严格按要求对我院相关工作人员每14天检测核酸1次。
负责部门:发热门诊、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