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年公路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公路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1

xx8—xx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不断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提升道路运输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大幅减少较大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为交通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可靠的道路运输安全保障。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改革

1.完善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理清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职责,依法依规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监管工作规范,强化监管责任落实。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联合约谈制度,加强对事故多发或工作开展不力地区(单位)警示诫勉。

2.创新监管机制,加强联合共治。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决定重大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问题。

积极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用中国、信用交通、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等载体,完善安全生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加大巡查督查和考核考察力度,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及时督促整改问题。

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调动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安全治理,形成部门协同共治、行业自觉落实、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3.健全防控体系,抓好源头治理。

推动运输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自查自控管理制度,制定隐患排查与风险识别手册,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落实安全操作规程,完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形成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建立健全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运输企业实施挂牌督办,督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深入推进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施设备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4.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加强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时段的管控,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客货运输车辆“三超一疲劳”交通违法行为。

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一超四罚”措施。

开展隧道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加大对交通流量较大、通行危化品车辆较多等重点隧道交通秩序管控力度。

加大“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突击检查、“双随机”抽查力度,提升执法检查效能,提高企业违法违规代价。

5.建立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协调机制。

事故发生后,要做好协同配合,及时赶赴现场,做好现场保护,救助伤员,安抚家属。

加强事故信息共享,强化舆论引导,及时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做好道路保畅和现场秩序管控,避免引发二次事故。

加强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堵塞漏洞,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6.加强宣传教育,接受社会监督。

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内容,推进道路运输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加强“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货车及农村地区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12350、122、12328等服务监督电话和社会公共管理平台举报投诉渠道,完善投诉受理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组织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活动,积极拓展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举报渠道,建立旅客和社会力量参与运输安全监督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二、深化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

7.加强驾培监督管理,提升驾驶员素质。

督促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和教练员按照教学大纲规范施教,严格落实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要求。

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考试标准,全面提升驾驶员职业素质。

研究制定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加强教练员管理和机动车驾驶培训质量监管。

全面推进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计算机计时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省级驾驶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强化培训过程动态监管,督促落实培训学时,确保培训信息真实有效。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托运及充装查验、登记制度,严禁向个人或不具备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的企业和车辆托运、充装危险货物。

18.加强汽车客运站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反恐怖主义法》《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以及“三不进站、六不出站”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道路客运安全源头管理。

强化安检人员专业素质培训,落实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推动安检设施设备更新升级,提升旅客进站安检效率和服务质量。

严格执行省际、市际道路客运班线实名制售检票制度。

五、提升公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水平

19.深入开展公路隧道风险防控专项行动。

以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特长隧道、“两客一危”车辆和交通流量大的隧道、发生过较大事故和火灾事故的隧道,以及单洞双向通行的隧道为重点,严格落实公路隧道运营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认真清查影响隧道设施设备使用、交通安全管理、安全运营等关键问题,确保洞口设施设置规范、防护有效,照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洞内设施性能合规、运转正常。

20.深入开展公路安全专项工程。

加强公路建设阶段的安全评价和养护阶段的风险评估,以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的护栏、标志标线等设施为重点,深入开展现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以国省干线公路四、五类桥梁为重点,深入开展危桥改造工程。

以山岭重丘区二级及以下国省干线公路路段为重点,深入开展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

专项工程实施完成后,按程序组织工程验收,确保实施效果符合要求。

六、提升营运车辆动态监管能力

21.健全联网联控分级分类监管制度。

完善动态监控抽查制度,建立抽查结果及时通报和信息共享机制,层层传导监管压力。

推进公安、交通运输部门数据实现交换共享,强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加强分级分类监管,突出对安全管理不规范、驾驶员违法行为突出企业的监管。

指导运输企业搭建动态监控与驾驶员管理、机务管理、运输组织等综合运营安全管理信息平台,提升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22.强化联网联控系统功能拓展应用。

积极推广第三方动态监控平台,对“两客一危”车辆和重型货车开展动态监测服务,为政府管理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和运输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将“两客一危”车辆超速、疲劳驾驶、违法违规接驳运输、站外揽客等重点动态监控报警纳入联合信用惩戒范围,形成部门监管合力。

七、大力实施科技兴安

23.积极做好主动智能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积极做好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营运车辆上的推广使用,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融合度。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督促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鼓励在用“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24.利用大数据提升决策支持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开展道路运输安全重特大事故深度挖掘分析,深入查找薄弱环节和管理漏洞,为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和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改进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机制。

组建专家团队,发挥专家技术优势,加强事故调查和督导检查的技术支撑。

25.加大交通应急科技应用。

大力推进公路大型专业机械设备配备,全面提升冰雪天气铲雪除冰能力。

配合气象部门加强雨雪天气特别是团雾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装备建设,在团雾多发的高速公路路段推广智能引导系统。

推进跨部门交通应急和事故救援体系建设,完善交通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响应和联动救援效率。

积极开展隧道安全风险管控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加强特长隧道、长隧道群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广智能化监控技术,提升隧道防控安全风险能力。

各地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积极推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融入地方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强化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切实把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一是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分年度明确工作重点和推进时间节点。

二是依据部门法定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加强跟踪指导,定期联合开展督导检查或互查,定期评估工作落实效果。

四是做好活动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安全隐患,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各地实施方案请于xx8年7月底前分别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