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1

一是深入学习,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自觉性和精准性。

先后召开1次党组会、1次全院干警大会,深入学习了最高院、省法院、中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提高办案法官的政治站位和办案水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开展专项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3条,悬挂横幅标语3条,联合政法委、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开展摆摊普法1次,广泛宣传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

三是有序推进,强化开展专项行动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印发了实施方案,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并确定由刑事庭牵头,执行局、民事庭等8个部门配合的责任分工。

畅通举报渠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养老诈骗举报窗口,在机关和法庭设置举报信箱,在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公布举报电话。

形成打击合力,走访公安、检察、金融监管等部门沟通交流1次,共商构建协同配合机制。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2

要提高政治站位。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要全力打击整治。

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按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和各自职责制定具体方案,全面动员部署,聚焦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营造浓厚氛围。

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通过社会面宣传和点对点宣传相结合等形式,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来,推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氛围。

要抓好建章立制。

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总结专项行动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将其固化为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修订完善相关行业规定,着力提升制度成效。

要加强协作配合。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全力打好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攻坚战,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白水、法治白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3

为贯彻落实《xx省医疗保障局xx省公安厅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诈骗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浙医保联发〔20xx〕27号)文件精神,持续推进打击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结合我市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专项整治行动时间延长至20XX年12月31日,重点聚焦“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以下简称“三假”)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

二、工作内容

以打击“三假”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为重点,一是聚焦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查处虚假住院、伪造医疗文书、虚构医疗服务等行为;二是聚焦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各类虚假就医、虚构病情、虚构医药服务等行为;三是聚焦提供血液透析的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惩处虚记透析次数、串换诊疗项目、过度检查、过度诊疗等“假透析”行为;四是聚焦基因检测,严肃查处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使用医保肿瘤靶向药危害群众健康的恶劣行为;五是聚焦岁末年初,重拳整治医保卡突击消费、兑付现金乱象;六是聚焦我省“五个一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克尽全攻。

三、工作任务

(一)针对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根据自查自纠、举报投诉线索、日常监管,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各区、县(市)医保、卫健部门对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定点医疗机构按20%比例进行联合检查(检查家数不少于10家,含住院功能的医疗机构不少于检查家数的一半,不足一半的全额检查)。

其中,卫健部门重点查处伪造医疗文书等违法违规行为,医保部门重点查处虚假住院、虚构医疗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针对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

各级医保部门根据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数据分析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不少于10家,不足10家的全额检查)。

检查重点为费用总量较大或费用增长较快的机构,检查时通过调取医用耗材购买原始票据、领用使用记录,结合医疗机构购销存系统等方式,重点核查理疗费用、吸氧费用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真实性。

对于检查中发现涉嫌虚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精准打击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虚假就医、虚构病情、虚构医药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针对提供血液透析的定点医疗机构

市医疗保障局梳理全市2020年1月1日至今血液透析相关费用,重点分析是否存在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等违规行为。

各级医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血透费用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

检查过程中,通过透析器材与透析费用一致性的逻辑验证等方式方法,排查血透异常费用,坚决查处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虚构血透次数、虚记耗材、虚记诊疗项目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针对基因检测问题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1

一是深入学习,增强开展专项行动的自觉性和精准性。

先后召开1次党组会、1次全院干警大会,深入学习了最高院、省法院、中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神,提高办案法官的政治站位和办案水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开展专项行动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3条,悬挂横幅标语3条,联合政法委、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开展摆摊普法1次,广泛宣传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

三是有序推进,强化开展专项行动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印发了实施方案,制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并确定由刑事庭牵头,执行局、民事庭等8个部门配合的责任分工。

畅通举报渠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养老诈骗举报窗口,在机关和法庭设置举报信箱,在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公布举报电话。

形成打击合力,走访公安、检察、金融监管等部门沟通交流1次,共商构建协同配合机制。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2

要提高政治站位。

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要全力打击整治。

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按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和各自职责制定具体方案,全面动员部署,聚焦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营造浓厚氛围。

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通过社会面宣传和点对点宣传相结合等形式,揭露养老诈骗“套路”手法,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来,推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氛围。

要抓好建章立制。

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总结专项行动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将其固化为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修订完善相关行业规定,着力提升制度成效。

要加强协作配合。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担当,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全力打好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攻坚战,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白水、法治白水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2023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措施及成效3

为贯彻落实《xx省医疗保障局xx省公安厅xx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诈骗医保基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通知》(浙医保联发〔20xx〕27号)文件精神,持续推进打击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高压态势,结合我市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专项整治行动时间延长至20XX年12月31日,重点聚焦“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以下简称“三假”)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

二、工作内容

以打击“三假”等诈骗医保基金违法犯罪行为为重点,一是聚焦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查处虚假住院、伪造医疗文书、虚构医疗服务等行为;二是聚焦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各类虚假就医、虚构病情、虚构医药服务等行为;三是聚焦提供血液透析的定点医疗机构,严厉惩处虚记透析次数、串换诊疗项目、过度检查、过度诊疗等“假透析”行为;四是聚焦基因检测,严肃查处篡改肿瘤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使用医保肿瘤靶向药危害群众健康的恶劣行为;五是聚焦岁末年初,重拳整治医保卡突击消费、兑付现金乱象;六是聚焦我省“五个一批”重点任务,持续发力,克尽全攻。

三、工作任务

(一)针对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根据自查自纠、举报投诉线索、日常监管,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各区、县(市)医保、卫健部门对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定点医疗机构按20%比例进行联合检查(检查家数不少于10家,含住院功能的医疗机构不少于检查家数的一半,不足一半的全额检查)。

其中,卫健部门重点查处伪造医疗文书等违法违规行为,医保部门重点查处虚假住院、虚构医疗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针对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

各级医保部门根据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数据分析情况,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20%的比例进行抽查(不少于10家,不足10家的全额检查)。

检查重点为费用总量较大或费用增长较快的机构,检查时通过调取医用耗材购买原始票据、领用使用记录,结合医疗机构购销存系统等方式,重点核查理疗费用、吸氧费用等医疗服务行为的真实性。

对于检查中发现涉嫌虚构医疗服务行为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精准打击医养结合定点医疗机构虚假就医、虚构病情、虚构医药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针对提供血液透析的定点医疗机构

市医疗保障局梳理全市2020年1月1日至今血液透析相关费用,重点分析是否存在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重复收费等违规行为。

各级医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血透费用的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

检查过程中,通过透析器材与透析费用一致性的逻辑验证等方式方法,排查血透异常费用,坚决查处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虚构血透次数、虚记耗材、虚记诊疗项目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针对基因检测问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