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措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那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外卖配送防疫整改报告范文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卖配送防疫整改报告范文1

当前,国内疫情呈现多点多源爆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外卖配送和快递行业作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穿梭于大街小巷,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

为最大程度降低“由物及人”的传播风险,严防疫情输入扩散,现就进一步加强外卖配送和快递行业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1、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各外卖配送和快递企业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主动遵守西湖区各项防疫规定和行业监管部门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强化落实防疫管理措施,严防新冠肺炎疫情通过外卖渠道传播。

2、足额储备防疫物资。

根据员工数量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洗手液等。

定期为工作人员分发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疫物品,按照每工作4-6小时更换一次的频率进行发放。

3、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外卖配送和快递企业应落实从业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按照规定的频次和要求做到“应检尽检”。

4、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每日登记员工健康状况,上岗前检查工作服、口罩、手套和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和数量。

从业人员在取送外卖或快递以及装运过程中,应当全程佩戴口罩、手套。

口罩或手套弄湿或弄脏后,应当及时更换。

加强员工集中管理,严格执行“居住地——工作地”两点一线,非必要不聚集。

5、保持运送工具洁净。

从业人员应当做到物品分区放置,减少相互污染。

外卖配送过程中,提倡将直接入口食品和非直接入口食品、需低温保存的食品和热食品,使用洁净的容器或者独立包装进行分隔。

在快递装运过程中,要尽量将生鲜类与其他类快递分区放置。

同时,做好配送箱的清洁消毒,提倡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对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也要进行清洁消毒。

6、减少聚集接触风险。

减少直接用手接触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备和设施。

外卖配送从业人员之间应当减少聚集。

尽量采取无接触配送方式,如必须与顾客接触,要佩戴口罩、手套,减少直接接触,交谈时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在医疗卫生机构等特殊场所配送外卖或收发快递后,要及时做好手部卫生。

7、做好应急应对处置。

从业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疑似症状时,须主动报告单位并及时就医,同时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并全程佩戴口罩。

当接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接、次密接人员后,从业人员应当及时主动报告单位和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

外卖配送防疫整改报告范文2

一、了解的基本情况

通过摸查统计,发现各区县按照国家和省市各级要求,将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处置工作,当作一项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担当,迅速行动,落实各项责任,狠抓联防联控,防控工作全面铺开,取得积极成效。

1、责任落实到位。

各区县认真组织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对从武汉返济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有关部门、各镇(街道)按要求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宾馆、酒店等开展排查,切实查找和确定传染源,最大程度控制和减少传染源。

对已在XX的重点地区来济人员,加强社区排摸,动员引导来济人员主动报告。

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来济人员管理,严格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的要求。

2、管控措施到位。

各区县公安配合卫健委、交通等部门严格做好道口监测,在全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及所有进入XX的公路道口,对重点地区来XX航班、车次及过往社会车辆所载人员开展体温测量及相关信息登记工作。

各村委会普遍在出入口设立岗哨,24小时派人值班。

对发热人员采取临时隔离、转送定点医院等措施。

各区县发通知要求全部取消春节期间集体性活动,暂停畜禽交易、屠宰活动。

3、宣传动员到位。

深入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利用流动宣传车、电视台、广播、网络公众号、村委大喇叭等各种形式,加大对防疫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居民科学防控。

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处置不良舆情,防止不良炒作。

普遍印发《致武汉返乡人员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及时发布疫情现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引导社会舆论。

指导开展疫情监测、病例排查等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措施,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防止疫情流入扩散。

随访察看的XX街道院后村有两名武汉返乡人员,在村口和该村民家门口均悬挂醒目横幅进行提示,并有专业人员在该村街道上进行喷雾消毒,XX的检查员也对未佩戴口罩的居民进行提醒和劝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防护物资严重不足。

各区县均反映工作人员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短缺,而且买不到。

尤其是担负重要防控职责的卡口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防护,一般只有一个口罩,存在感染风险。

2、人员摸查工作可能存在漏洞。

对从湖北(武汉)地区进入人员信息摸查的渠道,现在主要是依靠公安系统查询身份证和村居上报的情况,有的区反映,摸查的xxx人中,公安渠道提供的仅为xxx人,其余都是村居上报,准确性和全面性难以保证。

有的对全省防疫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的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排查不严。

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管控上,有的对非湖北籍外来车辆没有实行严格管制。

3、专业知识和专业力量不足。

部分区县反映专业疾控力量不足,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疾控专业知识和技能。

部分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虽然一些地区已采取防疫措施,但居民戴口罩的比例并不高。

公共场所医疗废物收集箱和收集袋较少,处置各种医疗废物不规范。

4、基层防控工作不平衡。

农村与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平衡,普遍农村工作比较到位,有的社区工作不够到位。

个别村镇因没有近期从武汉返回的人员,防疫措施不严格。

在村居出入口管理上,有的比较严格,有的宽松,有的配备了温度计,有的则没有。

5、有的区反映警力不足。

XX区反映高速路口和市际间交通路口较多,警力不够。

巡防发现个别高速公路下口由于检查人员不足,检查相对缓慢,导致车辆积压严重。

6、部分市民存在心理恐慌。

具体表现为囤积生活和医用物资。

7、专业指导上需要加强。

如,对超过14天潜伏期的人员该如何管控,暂没有指导意见。

三、几点工作建议

1、加强物资供应,除做好防疫物资保障以外,加大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力度,加强市场管控,对囤积居奇、造谣生事等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2、迅速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就诊医疗处置规范流程,立即下发各单位执行,组织专业力量指导医疗机构对发现的发热人员做好规范处理。

3、充分利用大数据功能与人工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入户排查、登记等防控措施相结合,在防疫各环节实现大数据共享。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丰富疫情举报手段,更好发挥群众对疫情监督的主观能动作用,发起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4、做好返城高峰的准备。

制定企业、机关、单位、写字楼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防控工作预案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