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健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贸市场自查自纠报告1

(一)增值税

1、是否存在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检查评估收购农副产品数量、种类与其产成品(销售)是否对应,等等;

2、是否存在购进非农副产品而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

3、是否存在向非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或盗用农业生产者的身份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行为;

4、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现象;

5、是否存在虚抬收购价格、虚假增大收购数量的现象;

6、是否存在收购数量与生产、销售数量不配比或税负明显偏低且账上常年反映亏损的现象;

7、是否存在将委托加工原材料列入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现象;

8、是否存在销售货物不如实申报纳税或账外经营行为。

9、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的行为。是否存在以代销为由对发出产品不入账、延迟入账;是否存在现金收入不入账或不申报行为。

10、是否按照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销售额计算纳税;

11、逾期不退还或者收取超过一年以上尚未退还的出租包装物押金,是否已按规定并入当期销售额计算纳税;

12、是否存在混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划分抵扣进项税额问题;

13、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是否已按规定转出;

14、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产成品、在产品是否已作进项转出处理,所转出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正确;

15、从销货方收取返还资金是否己按照税法规定冲减当期进项税额;

16、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是否已视同销售并按规定确定销售额纳税;

1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以货易货、抵偿债务、抵付劳务费等,是否已作有偿销售纳税;

18、用于投资、赠送、奖励的物品是否己按规定作视同销售处理;

(二)企业所得税

①检查应税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一是确定收入的完整性,重点是各种主营收入、副营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各种形式的财政返还在内)、投资收益等是否全部按规定入账。有无故意压低售价转移收入的行为;有无将已实现的收入长期挂往来账或干脆置于账外而不确认收入的情况;二是确定收入确认的合法性,检查其产品的销售收入、预售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确认以及成本和费用的扣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三是确定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的划分,检查其有无将应税收入作为非应税收入申报等情况。

②检查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一是要重点检查构成成本的各类费用的支付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有无收受虚开、代开、伪造的假的发票等不合法的发票入账支付费用;重点查看是否存在虚开办公费、虚开服务业发票、虚增人员工资、虚增广告支出、以有关联关系的销售公司或办事处的名义虚增经费、销售费用等虚增成本套取现金的情况。二是要通过检查总成本来检查成本与收入的配比性、合法性;三是要结合行业的特点,针对会计处理与现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在纳税申报时是否予以调整,重点检查各项准备金、风险金、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租赁费、工资及相关费用、财产损失、捐赠支出、改扩建及装修工程支出、管理费等项目是否按规定合理分摊成本。

③重点检查项目。一是检查应付未付、应收未收款项的处理情况;二是检查预提费用、应付账款等科目,对年末留有余额的预提费用和超过3年(外企2年)因债权人原因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调整成本和收入;三是检查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四是检查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情况。

农贸市场自查自纠报告2

20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已任,较好地履行了农业行政执法职责,促进了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将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总耕地面积150余万亩,年棉花种植面积在115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预计农业生产种子需求量约5000余吨,肥料13万余吨、叶面肥270余吨、农药300余吨。目前,我县共有农资市场9个,种子生产企业4家,农资经营店300余户。农业局现有涉农执法及委托、授权执法机构4个,分别为农业局(科教法制股)、种子管理站、农技推广站(植保、土肥组)、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兼职执法人员44名,在进行综合执法时从各委托及授权执法机构抽调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实效,我县全面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了各项工作责任。

一是调整充实领导力量。

鉴于人事变化,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力量,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质检、工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抽调原则性强、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专职人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综合监督联合执法机制。

我局在系统内部实行各有关单位和科室之间执法互动,同时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办案机制,进一步整合了监管资源。20xx年,我局联合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局对农资市场进行3次联合大检查行动,与本系统内各执法部门进行专项农作物种子执法检查、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过程检查等执法检查达15余次,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农业投入品、违法违禁使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并实行了案件核审制度、案件督办制度等农业行政执法制度,印制成《农业行政执法制度集》,下发至工作人员手中,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农业行政执法制度集》的出台,对于规范执法人员工作行为,推进依法开展农业行政执法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强化工作责任。

明确政府县长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自身工作职责,开展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做到职权职责明确,目标清晰,并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了工作责任,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通过强化工作责任,全县上下形式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格局。

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健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食品安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贸市场自查自纠报告1

(一)增值税

1、是否存在虚开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检查评估收购农副产品数量、种类与其产成品(销售)是否对应,等等;

2、是否存在购进非农副产品而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抵扣税款的行为;

3、是否存在向非农业生产者收购农产品或盗用农业生产者的身份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行为;

4、是否存在不按规定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现象;

5、是否存在虚抬收购价格、虚假增大收购数量的现象;

6、是否存在收购数量与生产、销售数量不配比或税负明显偏低且账上常年反映亏损的现象;

7、是否存在将委托加工原材料列入开具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现象;

8、是否存在销售货物不如实申报纳税或账外经营行为。

9、是否存在隐瞒销售收入的行为。是否存在以代销为由对发出产品不入账、延迟入账;是否存在现金收入不入账或不申报行为。

10、是否按照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销售额计算纳税;

11、逾期不退还或者收取超过一年以上尚未退还的出租包装物押金,是否已按规定并入当期销售额计算纳税;

12、是否存在混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划分抵扣进项税额问题;

13、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是否已按规定转出;

14、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产成品、在产品是否已作进项转出处理,所转出的进项税额计算是否正确;

15、从销货方收取返还资金是否己按照税法规定冲减当期进项税额;

16、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是否已视同销售并按规定确定销售额纳税;

1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用于以货易货、抵偿债务、抵付劳务费等,是否已作有偿销售纳税;

18、用于投资、赠送、奖励的物品是否己按规定作视同销售处理;

(二)企业所得税

①检查应税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一是确定收入的完整性,重点是各种主营收入、副营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各种形式的财政返还在内)、投资收益等是否全部按规定入账。有无故意压低售价转移收入的行为;有无将已实现的收入长期挂往来账或干脆置于账外而不确认收入的情况;二是确定收入确认的合法性,检查其产品的销售收入、预售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确认以及成本和费用的扣除,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三是确定应税收入与非应税收入的划分,检查其有无将应税收入作为非应税收入申报等情况。

②检查税前扣除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一是要重点检查构成成本的各类费用的支付凭证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有无收受虚开、代开、伪造的假的发票等不合法的发票入账支付费用;重点查看是否存在虚开办公费、虚开服务业发票、虚增人员工资、虚增广告支出、以有关联关系的销售公司或办事处的名义虚增经费、销售费用等虚增成本套取现金的情况。二是要通过检查总成本来检查成本与收入的配比性、合法性;三是要结合行业的特点,针对会计处理与现行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在纳税申报时是否予以调整,重点检查各项准备金、风险金、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租赁费、工资及相关费用、财产损失、捐赠支出、改扩建及装修工程支出、管理费等项目是否按规定合理分摊成本。

③重点检查项目。一是检查应付未付、应收未收款项的处理情况;二是检查预提费用、应付账款等科目,对年末留有余额的预提费用和超过3年(外企2年)因债权人原因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调整成本和收入;三是检查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四是检查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情况。

农贸市场自查自纠报告2

20xx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为已任,较好地履行了农业行政执法职责,促进了xx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现将20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自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总耕地面积150余万亩,年棉花种植面积在115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预计农业生产种子需求量约5000余吨,肥料13万余吨、叶面肥270余吨、农药300余吨。目前,我县共有农资市场9个,种子生产企业4家,农资经营店300余户。农业局现有涉农执法及委托、授权执法机构4个,分别为农业局(科教法制股)、种子管理站、农技推广站(植保、土肥组)、农业检验检测中心,兼职执法人员44名,在进行综合执法时从各委托及授权执法机构抽调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实效,我县全面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了各项工作责任。

一是调整充实领导力量。

鉴于人事变化,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力量,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质检、工商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抽调原则性强、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干部作为专职人员,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是建立综合监督联合执法机制。

我局在系统内部实行各有关单位和科室之间执法互动,同时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办案机制,进一步整合了监管资源。20xx年,我局联合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局对农资市场进行3次联合大检查行动,与本系统内各执法部门进行专项农作物种子执法检查、农业投入品市场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过程检查等执法检查达15余次,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劣农业投入品、违法违禁使用农业投入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并实行了案件核审制度、案件督办制度等农业行政执法制度,印制成《农业行政执法制度集》,下发至工作人员手中,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农业行政执法制度集》的出台,对于规范执法人员工作行为,推进依法开展农业行政执法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强化工作责任。

明确政府县长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有关单位按照自身工作职责,开展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做到职权职责明确,目标清晰,并以责任状的形式落实了工作责任,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通过强化工作责任,全县上下形式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格局。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