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起来看看吧。

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1 1总则

1.1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下简称传染病突发事件,规范上述事件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预案,编制本预案。

2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在医院发现、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关键词定义暴发:指在1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1种传染病病人。

流行:指1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重大传染病疫情: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水平。

3 3内容

3.1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3.1.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感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皮肤科、急诊科科主任、各职能科室科主任负责对本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做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统筹安排医院各项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3.1.2救治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感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皮肤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负责指导全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医疗救治工作,提出救治方案:如疾病诊断未明则对排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设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危重病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3.1.3疫情防控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全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及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

3.1.4疫情报告管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收集传染病突发事件上报所需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3.1.5应急保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设备、药品、后勤物资等的供应,确保满足救治患者的需求,加强保卫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2应急处置流程医务人员发现本预案适用范围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立即电话报告公共卫生科或行政总值班,后者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评估后启动该预案。

3.3预防与控制措施

3.3.1隔离治疗患者。

根据疾病的分类,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3.2对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或留验,期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潜伏期和最后接触日期决定。

3.3.3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

3.3.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群防群治。

3.4防护措施

3.4.1已明确诊断的传染病,按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4.2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救治中的应急处置防护

3.4.2.1配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要求的防护服,且应满足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隔离效率,符合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阻燃性等方面的要求。

3.4.2.2配备达到N95标准的口罩。

3.4.2.3采取眼部保护措施,戴防护眼镜,双层橡胶手套,防护鞋靴。

3.5附则

3.5.1预案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2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医院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①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就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拥挤,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发现疑似或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不具备救治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

(八)加强患者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九)加强感染暴发管理。

严格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感染暴发的风险。

增强敏感性,一旦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暴发或暴发,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二、重点部门管理

(一)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当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

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

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6、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7、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及陪同人员提供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

(二)急诊。

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

4、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5、采取设置等候区等有效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三)普通病区(房)。

1、应当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

4、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

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5、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并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3、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

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起来看看吧。

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1 1总则

1.1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下简称传染病突发事件,规范上述事件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预案,编制本预案。

2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在医院发现、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暴发、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等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1关键词定义暴发:指在1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1种传染病病人。

流行:指1个地区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

重大传染病疫情: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水平。

3 3内容

3.1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及职责

3.1.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感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皮肤科、急诊科科主任、各职能科室科主任负责对本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和指挥,做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统筹安排医院各项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3.1.2救治专家组组长:副组长:成员:感染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皮肤科、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负责指导全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医疗救治工作,提出救治方案:如疾病诊断未明则对排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提出建议,并按照可能的病因假设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危重病例,尽可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3.1.3疫情防控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全院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疫情防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及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

3.1.4疫情报告管理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收集传染病突发事件上报所需信息,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与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3.1.5应急保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设备、药品、后勤物资等的供应,确保满足救治患者的需求,加强保卫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2应急处置流程医务人员发现本预案适用范围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应立即电话报告公共卫生科或行政总值班,后者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评估后启动该预案。

3.3预防与控制措施

3.3.1隔离治疗患者。

根据疾病的分类,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3.2对病人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或留验,期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潜伏期和最后接触日期决定。

3.3.3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

3.3.4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做到群防群治。

3.4防护措施

3.4.1已明确诊断的传染病,按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4.2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救治中的应急处置防护

3.4.2.1配备《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要求的防护服,且应满足穿着舒适、对颗粒物有一定隔离效率,符合防水性、透湿量、抗静电性、阻燃性等方面的要求。

3.4.2.2配备达到N95标准的口罩。

3.4.2.3采取眼部保护措施,戴防护眼镜,双层橡胶手套,防护鞋靴。

3.5附则

3.5.1预案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2023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2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医院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组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正确指挥,快速反应,积极应对。

①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