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青少年如何预防人贩子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1.让孩子熟记有关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
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地址、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亲工作单位及姓名。
要孩子熟记、拨打110报警求救电话,增强防范意识。
2.常提醒孩子防备陌生人
我们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跟陌生人说话、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还有和陌生人走之前都要征求家长的同意。
当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时,要叮嘱他,假如有人敲门,一定要先通过猫眼看看来人的样貌,只要是陌生人,坚决不能开门。
对于来路不明的''老乡''与邻居,家长们也应该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觉,不要轻易相信任何老乡,不要将小孩单独托付给他们照顾,更不要在家里人不多的时候让刚认识的人进屋,对从外地来的邻居,注意收集他们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乃至户籍所在地,这样报案后能提供更多线索。
家长聘请保姆,应当到正规的保姆介绍所,并保留好后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有效可靠,留意经常与其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人。
父母不要随便把有“劣迹”的亲戚朋友带回家中做客。
如这类人主动上门,一是缩短接待时间,二是尽量让孩子“回避”。
3.防止暴力抢孩子
有一种抢夺孩子的方法,是飞车惯用的手段,慢慢靠近家长和孩子,突然将孩子抱起放到面包车里或者摩托车上面,迅速开车跑掉,家长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车辆已经开远了,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
推推车的一定要给孩子绑上安全带,抱孩子最好用背带。
4.经常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给孩子讲一些被拐卖的案例,给孩子多买一些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图书,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模拟式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孩子对危险防范体会更加深刻。
此外,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
为孩子准备一只安装有定位软件的手表,这样在孩子第一时间不见的时候求救警方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定位。
5.接送孩子要及时沟通信息
儿童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托管的时候,家长应与老师或看护人约定接孩子回家的人,并把接送人手机告诉老师或看护人,不能及时将孩子接回时,要主动致电老师或看护人,请其妥善看管。
6.时刻注意保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有的家长对危险意识比较淡漠,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熟人,聊着聊着就把孩子的事忘记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不在身边了,这是要注意的。
还有领孩子坐车或外出游玩,不要让孩子乱跑,家长注意不要在车上睡觉。
不要让孩子单独出门。
哪怕只是去楼下附近的小店买包盐,虽然说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但是在孩子能够完全保护自我之前,最好还是由大人带领比较安全。
孩子丢了怎么办?
若危险还是发生了,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这很重要。
儿童失踪后不必等24小时,公安机关会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所以家长在警方报案时,要说清楚孩子的年龄、面貌特征、衣着打扮、智商程度,最好是有孩子的生活照,而且要回忆一下孩子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
按有关规定,14岁以下儿童失踪,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女子失踪的,会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
如果调查下来有可疑情况,而且几天没找到孩子,还会联系家长采集血样信息。
其次,可以发动亲友在可行范围内进行寻找。
可分成三层同时搜寻,第一层搜寻事发地的2公里以内,第二层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第三层搜寻住址的2公里以内。
此外,尽量保证有家长或亲友待在原地,等小孩原路返回寻找家长。
哪3类孩子在选择范围?
1、没有胎记的孩子
人贩子在抢孩子之前,要确定孩子身上有没有胎记之类的特殊标记,一方面是买主更想要没有胎记的孩子,另一方面即使没有胎记的孩子长得好看的几率大,并且不容易被找到。
还记得之前看电视找到失散的亲人都是通过胎记找到的,所以有胎记的孩子并不是人贩子的首选。
2、独自玩耍的孩子
人贩为什么会喜欢独自玩耍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可以脱离家人的照顾,在下手的时候机会更多,成功几率更大。
等到家里人发现孩子没了的时候,人贩子就已经带着孩子顺利的逃之夭夭了,只是父母没发现,不报警,那么人贩子就很容易得手的。
3、老人带的孩子
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而老年人的活动速度自然跟不上孩子,这就给了人贩子一定的出手机会,而且老人并没有随身带手机的习惯,所以有些恶毒的人贩子,就会当老人的面把孩子抱走,等老人回家找到手机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
父母再报警就已经过了不少时间了,此时的人贩子已经逍遥法外了。
家长该如何预防孩子被拐?
现在被拐卖的儿童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防止孩子被拐呢?
1、场景模拟化教育
孩子被拐跑的事件层出不穷,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给孩子打好预防针,那么场景模拟化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就跟孩子平常做游戏一样,模拟坏人接触孩子的场景,教会孩子怎么预防被人贩子拐跑,尤其是孩子在3,4岁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好这个教育的时间。
2、告诉孩子“陌生人”的概念
一定要告诉孩子什么是“陌生人”,让孩子清楚“陌生人”的意思。
可能会有部分爸爸妈妈会告诉孩子说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给糖不可以拿,但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个陌生人是否对他们有敌意啊,所以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告诉他陌生人的概念究竟是什么?让他能够彻底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3、教孩子如何学会自保
这里有一点是孩子自己要学会的,就是一旦真的出现危险,要学会自救,当被坏人拐走之后,孩子都会哭,一定要告诉孩子在看到,保安、警察或者治安人员的时候大声喊叫,引起让人们的注意,说不定就救了自己一命。
4、带孩子出门时,不要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其实想要从最根本的地方保护孩子,除了以上这些,那就是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一定一定不要让孩子的离开自己的是视线范围,孩子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就是给人贩子们下手的机会,所以各位家长不要给人贩子可乘之机。
1.不要接受任何陌生人的东西,也不要接受他们的邀请。
2.与父母一道出门购物、游玩时,如果失散了,要学会想办法联系父母。
3.如果陌生成年人叫自己干什么事情或是跟他走,不要听从。
4.如果陌生人告诉自己说家中某人受了伤,要把自己带到此人所在的地方,这多半不是真的,应拒绝。
5.放学后,如果学校没有什么事应立即回家,不要到远处玩耍。
如果临时有事不能按时回家,要先打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告知家长。
6.不要轻信街头巷尾的招工、招聘广告,更不要相信“招工人员’的游说。
7.自我约束,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年来往,不参与任何违法犯法的行动。
8.拒绝网吧及其他不健康娱乐场所。
积极利用好校园网络或家庭网络文明上网,上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绿色网站,远离不健康书刊音像制品。
9.合理看待学业压力,正确面对心理问题,多和父母、老师交流,实现合理的心理自我疏导。
10.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离家出走,中学生还不能独立生活,离家出走很容易落入人贩子手中。
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人,被拐卖的问题却屡屡发生。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想找个好工作,轻信人贩子能给自己安排一份好工作的许诺上当被拐卖;有的是因缺乏生活常识,失去警惕喝了人贩子下有迷魂药的饮料,在不清醒状态下被拐卖;有的因交朋友上当被拐卖;有的因想占便宜,轻信人贩子丰厚利益许诺被拐卖等。
在被拐卖的大学生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确实发人深省。
(一)女大学生为什么会被拐卖
个别女大学生之所以会轻易被人贩子得手拐卖,除了不法分子的狡猾外,就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社会经验。
对于人贩子设计的一个个光环、各种假象,不能有效辨别及时识破。
2、缺乏警惕性。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青少年如何预防人贩子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1.让孩子熟记有关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
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地址、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亲工作单位及姓名。
要孩子熟记、拨打110报警求救电话,增强防范意识。
2.常提醒孩子防备陌生人
我们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跟陌生人说话、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还有和陌生人走之前都要征求家长的同意。
当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家时,要叮嘱他,假如有人敲门,一定要先通过猫眼看看来人的样貌,只要是陌生人,坚决不能开门。
对于来路不明的''老乡''与邻居,家长们也应该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警觉,不要轻易相信任何老乡,不要将小孩单独托付给他们照顾,更不要在家里人不多的时候让刚认识的人进屋,对从外地来的邻居,注意收集他们信息,包括真实姓名乃至户籍所在地,这样报案后能提供更多线索。
家长聘请保姆,应当到正规的保姆介绍所,并保留好后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生活近照,证实其家庭电话、地址、家人等信息有效可靠,留意经常与其来往的人员,一旦发生保姆拐卖孩子,警方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尽快找到犯罪人。
父母不要随便把有“劣迹”的亲戚朋友带回家中做客。
如这类人主动上门,一是缩短接待时间,二是尽量让孩子“回避”。
3.防止暴力抢孩子
有一种抢夺孩子的方法,是飞车惯用的手段,慢慢靠近家长和孩子,突然将孩子抱起放到面包车里或者摩托车上面,迅速开车跑掉,家长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车辆已经开远了,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这种情况。
推推车的一定要给孩子绑上安全带,抱孩子最好用背带。
4.经常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给孩子讲一些被拐卖的案例,给孩子多买一些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图书,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模拟式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来让孩子对危险防范体会更加深刻。
此外,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
为孩子准备一只安装有定位软件的手表,这样在孩子第一时间不见的时候求救警方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定位。
5.接送孩子要及时沟通信息
儿童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托管的时候,家长应与老师或看护人约定接孩子回家的人,并把接送人手机告诉老师或看护人,不能及时将孩子接回时,要主动致电老师或看护人,请其妥善看管。
6.时刻注意保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有的家长对危险意识比较淡漠,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熟人,聊着聊着就把孩子的事忘记了,等到想起来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不在身边了,这是要注意的。
还有领孩子坐车或外出游玩,不要让孩子乱跑,家长注意不要在车上睡觉。
不要让孩子单独出门。
哪怕只是去楼下附近的小店买包盐,虽然说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但是在孩子能够完全保护自我之前,最好还是由大人带领比较安全。
孩子丢了怎么办?
若危险还是发生了,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这很重要。
儿童失踪后不必等24小时,公安机关会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所以家长在警方报案时,要说清楚孩子的年龄、面貌特征、衣着打扮、智商程度,最好是有孩子的生活照,而且要回忆一下孩子之前有没有什么异常。
按有关规定,14岁以下儿童失踪,或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女子失踪的,会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
如果调查下来有可疑情况,而且几天没找到孩子,还会联系家长采集血样信息。
其次,可以发动亲友在可行范围内进行寻找。
可分成三层同时搜寻,第一层搜寻事发地的2公里以内,第二层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第三层搜寻住址的2公里以内。
此外,尽量保证有家长或亲友待在原地,等小孩原路返回寻找家长。
哪3类孩子在选择范围?
1、没有胎记的孩子
人贩子在抢孩子之前,要确定孩子身上有没有胎记之类的特殊标记,一方面是买主更想要没有胎记的孩子,另一方面即使没有胎记的孩子长得好看的几率大,并且不容易被找到。
还记得之前看电视找到失散的亲人都是通过胎记找到的,所以有胎记的孩子并不是人贩子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