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及细则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卫生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是针对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制度:
1.安全保障:幼儿园应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建立幼儿园环境安全制度,确保消毒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2.消毒杀菌:幼儿园要定期消毒卫生区域和器物,如:厕所、餐厅、保健室、游戏区、教室、床铺、玩具等。
消毒剂要使用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和相关规格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钠等。
3.消毒时间:根据不同的物品、场所和杀灭的病原体不同,消毒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日常生活区域,每周消毒一次,对于衣物、床品等常接触的物品,隔日消毒一次。
而对于感染性疾病暴发时所需要的特殊消毒,应该及时开展,保证卫生防疫。
4.消毒程序:消毒的程序应该遵循全过程的规范,并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消毒前要先清洗、净化,消毒后一定要彻底冲洗干净,确保对幼儿无害。
同时,要对消毒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督导,确保操作规范。
5.监管制度:幼儿园应该建立教师、保安、保洁工人等检查制度,确保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幼儿园应该定期对卫生消毒制度进行评估,不定期开展自查和第三方复查,确保卫生消毒工作质量。
上述措施可以帮助保障儿童在安全、干净、卫生的空间中学习和生活,提升家长对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改善幼儿园卫生条件,防治疾病传播,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立由园长负责的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消毒工作。
二、在园教师应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卫生知识,每年体检一次,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及病源携带者,均不得从事幼教工作。
三、入园儿童必须持有《儿童预防保健手册》检查免疫接种情况,入园前均要检查健康,防止传染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和近期急性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入园。
四、教师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的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五、教师要做到个人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
六、室内要做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要进行消毒。
七、桌椅、把手、墙壁、地面等每日用肥皂水消毒一次,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加大消毒力度。
八、每人一杯一巾,每天高温消毒一次,坚持用流水洗手洗脸。
九、厨房餐具每日消毒一次,做到伙食每日留样。
十、厕所、活动场地坚持每天喷洒消毒水。
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
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
(毛巾使用84消毒液消毒,口杯、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
9、幼儿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水洗手,每周剪指甲一次。
备注:
消毒常规:开窗通风,正确使用消毒剂,各种用具消毒及时、方法正确,强化餐、饮具消毒工作,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做好详细记录。
处所和用品:室内室外、活动区、厕所、铁制、木制、绒毛、塑料玩具、桌椅、床柜、床上用品、衣物、餐饮用具、洗簌用具等。
消毒方法:紫外照射、曝晒、通风、药物喷洒或擦抹、药物擦抹或浸泡、拆洗换洗、高温蒸煮,消毒柜消毒、肥皂流水洗手等。
为确保全园各处室、各班教室及室外卫生区整洁美观,给全园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洁净、优美、舒心的学习,工作环境,展示我园风貌,结合目前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卫生区域
1、各班的教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2、幼儿园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
二、清扫要求
1、每天各班教室要清扫三次(早晨、午饭后、下午),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2、每周一为全园大扫除日,以确保教室、卫生区及宿舍洁净无死角。
3、临时突击性清扫任务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标准。
三、清扫标准
1、教室:地面、墙壁、黑板、门窗、用电设备、桌椅、讲台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清扫工具,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面干净,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污迹,无积灰蜘蛛网,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糖迹,无垃圾,否则每一项扣1分。
2、宿舍: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否则每一项扣1分。
3、楼梯、走廊:楼梯、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室外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墙角等无蜘蛛网;及时倒垃圾。
否则每一项扣1分。
4、厕所:地面、便池旁无垃圾,墙面无乱涂乱画。
否则每一项扣1分。
5、室外卫生责任区:整洁、美观。
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无积土、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废气物、无垃圾。
四、通报表彰
向全园通报各班卫生检查评比成绩。
每月全园检查一次卫生,对于卫生最差的班级给予批评,连续三次卫生最差的班级,可获"卫生先进班级"称号,授发奖状。
对在卫生检查评比工作中敢于大胆管理,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学生干部,学校进行表彰。
希望并相信,通过全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努力,辛勤劳动换来的洁净幼儿园,将成为我们仇桥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幼儿园创建绿色幼儿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生活制度
注意动静结全,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制定合理的幼儿生活作息表。
二、体格锻炼制度:
1、要有组织地经常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2、在正常天气下,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特殊照顾。
三、体检查制度
1、入园检查:凡新生入园必须经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验后正常者方能入园。
2、定期检查: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一次;每季度测体重,视力一次,建立儿童档案率达100%。
一、室外环境: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及细则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作为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卫生消毒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是针对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制度:
1.安全保障:幼儿园应制定消毒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建立幼儿园环境安全制度,确保消毒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2.消毒杀菌:幼儿园要定期消毒卫生区域和器物,如:厕所、餐厅、保健室、游戏区、教室、床铺、玩具等。
消毒剂要使用符合国家卫生部门和相关规格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钠等。
3.消毒时间:根据不同的物品、场所和杀灭的病原体不同,消毒时间也不同。
一般来说,对于日常生活区域,每周消毒一次,对于衣物、床品等常接触的物品,隔日消毒一次。
而对于感染性疾病暴发时所需要的特殊消毒,应该及时开展,保证卫生防疫。
4.消毒程序:消毒的程序应该遵循全过程的规范,并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消毒前要先清洗、净化,消毒后一定要彻底冲洗干净,确保对幼儿无害。
同时,要对消毒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督导,确保操作规范。
5.监管制度:幼儿园应该建立教师、保安、保洁工人等检查制度,确保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位。
同时,幼儿园应该定期对卫生消毒制度进行评估,不定期开展自查和第三方复查,确保卫生消毒工作质量。
上述措施可以帮助保障儿童在安全、干净、卫生的空间中学习和生活,提升家长对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的信任和认可。
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改善幼儿园卫生条件,防治疾病传播,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设立由园长负责的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督促消毒工作。
二、在园教师应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卫生知识,每年体检一次,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及病源携带者,均不得从事幼教工作。
三、入园儿童必须持有《儿童预防保健手册》检查免疫接种情况,入园前均要检查健康,防止传染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和近期急性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入园。
四、教师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的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五、教师要做到个人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
六、室内要做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要进行消毒。
七、桌椅、把手、墙壁、地面等每日用肥皂水消毒一次,再用清水擦洗干净,加大消毒力度。
八、每人一杯一巾,每天高温消毒一次,坚持用流水洗手洗脸。
九、厨房餐具每日消毒一次,做到伙食每日留样。
十、厕所、活动场地坚持每天喷洒消毒水。
1、全体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相关的卫生消毒知识。
2、全体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日常活动的健康观察,认真做好晨、午间检查工作,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处理。
3、所有工作人员应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洗衣服,工作服要勤洗换,定期消毒。
4、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十分钟,室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每周用0.2%过氧乙酸溶液(按20—30毫升/m3药量,并关闭门窗三十分钟)或用0.5%含氯消毒溶液做地面和物体表面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5、物体表面消毒(桌椅,床头,把手,墙壁,木塑玩具等)每日用清水擦抹一次,每周用0.3—0.5%含氯消毒剂或0.2过氧乙酸0.1%碘伏擦抹或喷雾消毒一次,铁制、皮毛、绒布玩教具,每周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夏季可暴晒。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一次。
6、儿童被褥套每月拆洗一次,每周晾晒一次,衣物、床单、枕巾随脏随换,每周换洗一次。
如发生肝炎、传染性皮肤病、蛔、蛲虫等要进行煮沸或高压消毒处理。
7、厕所地面用0.3—0.5%含氯消毒剂每周喷雾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早晚各一次。
8、每人一套专用毛巾,口杯,餐具,每天洗净、消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