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院医疗救治应急预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医疗救治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医院员工及就医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确保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治得到有序、有效的进行,依据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挥体系

院长、主管院长

职能部门

各科主任、护士长

各级职责:

(一)院长或主管院长:根据突发医疗事件实际情况,启动我院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负责筹建和指挥我院应对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工作。

(二)职能部门:在院长和院医疗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做好各自

主管的工作。

(详见“组织协调与后勤保障”)

(三)各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医疗事件相关知

识培训、人员的调配、现场急救的技术指导,并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与医院管理部门协调一致,听从指挥。

二、医疗救治

(一)地点:

1.急诊科区域、ICU、相关病区;

2.如有大量病人同时需要救治时,启用病区示教室(已做好必要的准备);3.传染病病人在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结防门诊。

(二)人员:

1.急诊医护人员、相关科室医技骨干为主;

2.如伤员较多,由医务科、护理部调动相应科室的医护人员;

3.如需到院外(事故现场)救治,启用院急救小分队。

三、组织协调与后勤保障

1.医务科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正常医疗工作和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包括:医务人员的调配、救治场所的安排、组织专家会诊等);2.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总调配工作(保证应急状态下护理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3.后勤、保卫科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调配一定人力协助做好物资和设施的搬动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急救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地(院内)和救治地的安全保卫工作,协助疏导病人和家属,以创造良好的救治环境。

4.设备科主要负责应急物资和设施的准备,如抢救设备、监护设备的准备,并保证设备的运行善良好,同时保证随时满足临床的需要;

5.内、外、骨、妇、儿科等临床科室负责将适宜的急诊病人收入院,开放绿色通道,并在医务科的组织、协调下参与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6.药剂科负责急救药品的准备,并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随时提供临床应用;

7.医技科主要应做好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的准备,及时出具报告;8.院感、防保科负责救治场所的消毒隔离、医护人员的防护等级、传染病报卡的收集和上报等工作。

四、上报程序和时限

1.上报程序

急诊科值班医生、相关科室医生

急诊科主任、相关科主任(二线班)

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值班院长

(四)负责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应急响应和现场救治

(一)应急响应

市重特大事故医疗救治办公室在接到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报告或上级命令后,立即报告指挥部,指挥部立即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1.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即启动本预案。

2.根据事故的大小、性质确定需调动的急救车辆、人员,立即组织市紧急救援中心、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市中医院急救车和医疗救治分队的医务人员赶赴现场。

3.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简要情况,命令有关医院启动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预案。

4.在紧急情况下,通知事故现场附近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二)现场救治

1.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迅速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和决策:①视伤亡人员多少设置伤病员分检处;②对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评估;③视情况指挥、调遣医疗救治第二分队向现场集中,以及调动辖区内各医疗救护力量开展工作;④向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有关情况并接受指令。

2.参加医疗救治的急救车辆和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向医疗救治指挥部报到。

总指挥指挥调度现场医务人员开展现场救治工作。

3.医疗救治人员对伤员进行分检,采取恰当的抢救治疗手段,并书写医疗救治记录单(包括经治伤员的血型、伤情、急救处置、注意事项等)一式两份,一份向指挥部报告汇总,一份置于伤员衣袋内提交接纳伤员的医院(记录单样式见附件2)。

4.现场医疗救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开展伤员抢救。

5.指挥部视情况组织公安、交通、人武、药监等部门协助解决医疗救治有关的交通、伤病员的转运、药械调拨等工作。

6.现场指挥部视情况组织搭建现场医疗急救场所,组织开展现场急救。

7.发生传染病疫情,救治人员需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并通知疾病控制部门开展消毒工作。

8.当伤员转运到医院后,医院立即启动本院救治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集全院之力救治伤员,减少伤亡。

9.参与救治的医疗卫生单位在进行现场和医院救治的同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医疗救治情况,在救治工作完成时,将救治情况认真总结,向指挥部详细汇报。

10.组织有关人员总结此次医疗救治的经验做法,查找不足。

五、医疗救治队伍及职责

(一)组建医疗救治队伍。

由市卫生局牵头,抽调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院的医务人员组建3支医疗救治队,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现场医疗救治工作和向救治医院的转运,并负责提出进一步开展现场救治的建议并根据指挥部指令开展抢救工作。

第一医疗队以市第一医院人员为主,第二医疗队以市第二医院人员为主,第三医疗队以市中医院人员为主,三支医疗队队长和副队长分别由相应医院主管院长和医务科长担任。

医疗救治队员由医院选择政治、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应急能力强,专业互补的医务人员,登记造册,人员名单报市重特大事故医疗救治指挥部办公室备案,每两年视情况进行调整。

每支医疗队细划为2支医疗分队,在接到命令后,各医院的第一医疗分队立即召集集合,赶赴现场,第二医疗分队根据情况集中待命。

当发生传染病、职业中毒情况时,通知防疫人员参与现场处理;当现场可能需要紧急用血时,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血库医务人员要立即准备好血液,等待命令出发。

(二)细化预案。

各医疗救治队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建筑施工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民用爆破物品和烟花爆竹安全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职业中毒事故等),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医疗救治应急预案,报重特大事故治疗救治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三)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和模拟演练。

根据医疗救治的不同要求,加强对医疗救护队员的培训,提高现场的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

重点掌握检伤分类、徒手复苏、骨折固定、止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清创、缝合等基本技能,并举行模拟演练,达到实战要求。

市重特大事故医疗救治应急指挥部每年组织各医疗救治队有针对性的开展1—2次模拟演练,各医疗救治队至少要组织队员进行2次以上培训和学习。

六、工作和纪律要求

(一)加强日常值班工作,要求值班人员做到认真、仔细、全面,对事故报告反应迅速,处置得当。

(二)参加医疗救治的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和调遣,做到令行禁止。

相关单位和人员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严守纪律,保证医疗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三)重特大事故发生地有能力收治伤员的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推诿转送的伤员。

七、物资储备和后勤保障

每支医疗救治队配备至少一辆救治车,按照本院医疗救治应急预案配备足量的急救药品、敷料和试剂,以及必要的抢救仪器设备,由所在医院保管;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血库要储备足量的各型血液,以备急需。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