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

我镇敬⽼院以团体经济供养为主,现有管理⼈员6⼈,⼯作⼈员2⼈,⽬前⼊住五保⽼⼈81⼈,五保⼊院率为66.94%。

⼏点经验:

1、想⽅设法提⾼⼊院率,发挥百⼈敬⽼院的作⽤。

20__年新百⼈敬⽼院建成时,我镇五保户总⼈数为152⼈,其中集中供养21⼈,⼊院率为13.8%;2015年总⼈数143⼈,其中集中供养18⼈,⼊院率为12.6%;2015年总⼈数141⼈,其中集中供养36⼈,⼊院率为25.5%;这三年我镇敬⽼院的⼊院率⼀向不梦想,没有真正发挥百⼈敬⽼院的社会效益,所以⽽多次受到上级的批评。主要原因是:1、五保户对敬⽼院情景不了解,有成见,始终认为进了敬⽼院不⾃由,⽣活不习惯。2、各村对此项⼯作没有引起⾜够的重视,认为五保户进不进敬⽼院是他们⾃我的事情,愿意进就进,不愿意进只能随他。3、敬⽼院管理还不够完善,设施虽然改善了,但服务⽔平没有完全跟上。4、镇⾥对此项⼯作的领导⼒度还不够到位。对此我们都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由分管领导向党委、政府专门报告此事,引起党委政府的⾼度重视,采取如下⼏个⽅⾯的措施,解决敬⽼院⼊院难题。

(1)强化对此项⼯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镇、村、敬⽼院职责到⼈。

(2)加强对敬⽼院的管理,提⾼管理⽔平,提⾼在院⽼⼈的⽣活⽔平,让在院五保户享受到温暖和关爱,从内⼼说敬⽼院好,以此给敬⽼院树⽴良好的形象,并扩⼤影响。

(3)分批组织散养五保户参观敬⽼院,并安排试住⼀周甚⾄⼀⽉,让他们充分认识敬⽼院,了解敬⽼院,喜欢上敬⽼院,以⾄不愿再离开敬⽼院。

(4)给各村下达五保⼊院计划,并签订职责状,纳⼊考核⽬标。

(5)民政办和敬⽼院⼈员分⼯到村进⾏⼊院动员,并且各⾃承担做亲友五保的思想⼯作。

(6)进⼀步对五保户的⾝份进⾏调查核实,取消有⼥户五保资格,并对他们的⽣活进⾏妥善安置。

2、加强管理,不断改善五保⽼⼈⼊住环境,努⼒提⾼⽣活质量。

⾸先,加强对敬⽼院⼈员的管理。建⽴健全管理⼈员⼯作职责制,严格值班制度、出勤制度、奖惩制度、分⼯负责制度、包⼲制度等,做到⼈⼈⼈有职责,事事有⼈管。五保⽼⼈也按住宿区选举舍长,加强对各住宿区环境、安全检查和对⽼⼈外出的管理。

其次,定期对五保⽼⼈的⾐服、床上⽤品、⽇⽤品进⾏更换,坚持⽼⼈始终有⼀个良好的⽣活状态。保证⽇常⽂娱活动不断,定期组织开展较⼤的⽂体活动,使五保⽼⼈⼼境好,并有正常的情感交流。

第三,组织开展⽣产活动,既提⾼院内⽣产⾃给⽔平,⼜使有劳动本事的五保⽼⼈有事做,满⾜他们劳动和创收的需要。⽬前院内有菜地亩,茶叶基地亩,鱼塘⼀⼝,猪圈间。

三、存在的问题:

1、管理⼈员⼯资低,缺少⼯作的热情,影响管理质量和管理⽔平。

2、敬⽼院扩建后,⼊住率有待进⼀步提⾼。

四、明年的⼯作计划

1、完善扩建后的内部设施和环境布置;

2、提⾼⼊住⼈数,发挥扩建的社会效益;

3、进⼀步改善五保⽼⼈的医疗状况,保证他们⽼有所医。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总结2

尊敬的各位领导:

于洪区沙岭中⼼敬⽼院,在区民政局领导的⾼度重视和具体指导,在兄弟单位的⼤⼒⽀持和帮助下,依靠全院职⼯的共同努⼒,以服务五保⽼⼈和召收社会⽼⼈为重点,以服务优质化、管理制度化、⽣活规律化、设施齐全化、环境花园化为标准,全院上下团结⼀⼼,圆满的完成了区民政局部署的各项⼯作任务;现对我院全年⼯作做以下总结;

⼀,我院基本情况

我院占地⾯积6171.1平⽅⽶,建筑⾯积:南楼1860平⽅⽶,新建北楼5600平⽅⽶,我院现有⽼⼈87⼈,其中⽆保⽼⼈50⼈,社会⽼⼈37⼈,90岁以上⽼⼈5⼈,70岁⾄90岁⽼⼈60⼈,50岁⾄70岁⽼⼈19⼈,40岁⾄50岁⽼⼈5⼈,⼊住率达到100%,院内有菜窖、猪舍。

⼆,健全了制度,实⾏了规范化管理

1.坚持以⼈为本,注重从完善制度⼊⼿,努⼒实现以制管院,先后制定了《院规》,《院长责任制》,《⼯作⼈员岗位⽬标责任制,》《卫⽣检查制度》,《五好养员评⽐制度》,《五好房间评⽐制度》,《养员外出请假制度》,《安全值班制度》,《⾷堂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通过抓制度落实了各项管理、有效地提⾼了⼴⼤养员的综和素质。

2.后勤部和服务部分别设有周检⽉检和⽉检,并进⾏百分评⽐,使每个⼯作岗位都有⼈负责。

3.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定期公开上墙和加强审批制度。为使⼯作⼈员个尽其职,做到了分⼯明确责任到⼈,我们经常对照各项制度进⾏检查,做到对事不对⼈,通过奖惩机制激励⼯作⼈员积极向上的⼯作态度

三,认真开展了“五好评⽐”活动

在全院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五好院民评⽐”“五好房间评⽐”活动,每季度评⽐⼀次,对“五好养员,五好房间”给予⼀定的奖励和⿎励,向五好房间得主发放了“锦旗”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激发了⼴⼤养员的争先意识,增强了养员的集体荣誉感。

四,严格执⾏社会⽼⼈⼊住敬⽼院健全档案制度在⼯作中坚持做到把好两关。

⼀是经医院健康检查确诊有精神病,有传染病的不准⼊院。对具备⼊院条件的我们是根据⼊院⾃愿出院⾃由的原则。并为他们建⽴了个⼈信息档案,医院健康体检资料,⼊住敬⽼院协议书等,为我们全⾯掌握养员各种信息提供了⽅便,也为服务管理确定了⽬标

五,建⽴了⾃我管理机制,积极改善⽣活条件,提⾼服务质量。

我们坚持以⼈为本的办院理念,注重发挥⽼⼈的作⽤。⼀是推选出由养员参与的院委会管理制度,⼆,由院委会成员组成的伙⾷管理⼩组,⼴泛征求和听取养员在⽣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每周饭,菜谱,具体掌握伙⾷标准,重⼤节⽇调剂好饭菜花样,保证饭菜供应。同时为有病的⽼⼈做病号饭,每周⼆,周五为⽼⼈做可⼝的⾯⾷或四菜⼀汤。满⾜了⽼⼈的营养需要,同时我们也保证了伙⾷卫⽣可⼝。三是成⽴了卫⽣领导⼩组,我们实⾏分⽚包⼲,责任到⼈,每天分阶段性打少卫⽣,保证各房间⽆异味、⽆灰尘、⽆死⾓,门窗明亮、被褥⼲净,⾐裤随时脏了随时洗。值班⼈员每天早晨为⾏动不便的⽼⼈打⽔送饭。不定期为⽼⼈洗⾐服,床单每⼗天必换⼀次,为⾼龄⽼⼈和不能⾃理的⽼⼈洗头、洗脚、擦⾝⼦、剪指甲、每周定期为⽼⼈做按摩、基本做到⽼⼈看病⼩病不出门⼤病不误诊。为病故⽼⼈穿⾐、送终。

六,狠抓安全提⾼防范意识

1.我院安全调解委员会为管理院内的安全、防⽕、防盗、调解处理养院的纠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等⼯作;组织职⼯和⽼⼈学习安全知识。

全院老人体温监测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每次结果必须记录在案,以便实时检测老人健康情况。

(三)严格隔离

我院专门设立了隔离后备房间(设置在人流不密集、通风、有独立厕所的房间),提供给急性发热、咳嗽、咽痛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

面对春节期间回家的老人,入院前需经过体温检测,随后入住隔离房间,进行14天的隔离,每天由专人进行检查及膳食的配送,隔离期过,返回原住房。

四、正面引导和精神慰藉,让老人倍感温暖

1.我们在第一时间便在院内的宣传栏,公示养老院预防指南及本院防控措施,一方面加强员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安抚老人情绪。

2.我们还在大厅中滚动播放关于新冠的知识视频,让老人了解病毒情况,不盲目紧张。

3.疫情期间,老人服务不能停,全体护工人员仍是24小时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老年人院内生活品质不下降,让老人倍感温暖。

五、增强锻炼,提高老年人防病能力

为了更好的面对新冠带来的影响,我们鼓励老人开展适宜的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每周我们定期让工作人员带领老人分批前往器材区锻炼身体,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另外我们的工作人员还会前往老人房间带领老人做手指操等康复活动。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总结4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含社会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养老中心、老年公寓、乡镇敬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护理站、养老驿站、农村幸福院等。

二、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各养老服务机构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以科学、合理、适度、管用为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施策。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复工前评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复工复产后疫情在养老服务机构范围内传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4号)《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二版)》(粤防疫指办明电〔2020〕42号)要求,结合本地分级情况,组织落实复工复产相关工作。

三、职责分工

各养老服务机构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业务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机制。

养老服务机构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机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防控工作,要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并同时设立健康管理责任人,主动对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并实施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建立机构内感染控制与隔离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

(二)复工前准备。

复工前要落实八项工作,简称“八个一”:为员工建立一个健康档案、做一次体温检测、提供一个口罩、设置一个隔离区和留观室、打一次电话(发现发热病人告知医疗机构)、开展一次健康教育、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一次人文关怀。通过公告、电话、短信(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发布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安排和相关疫情防控知识,在养老服务机构主要出入口张贴防控告示和放置宣传手册。强化对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指导员工复工返岗后要做好个人日常防护,减少外出。

(三)人员出入管理。

1.严格按照《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强重点机构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粤防疫指办明电〔2020〕36号)有关要求,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对确需沟通联系的,要充分利用电话、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便捷的线上沟通渠道,争取服务对象亲属理解支持。暂停家属为老年人送餐,老年人饮食统一由养老服务机构食堂供应。禁止快递、外卖、送药人员进入,安排专人接收家属送来的老年人生活必需品或者订购物品,消毒外包装(75%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后负责转交老年人。要在养老服务机构各个出入口设置专人对每位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2.养老服务机构暂停接收新的服务对象;对离院回家过年后要求返院的服务对象,要加强与家属沟通,建议在疫情解除后再返院。因家庭无人照顾等特殊情况确需返院的春节回家老年人,如果没有疑似症状、且没有在14日内在疫情高发地区逗留经历或接触史的,可返院并须在机构内隔离区(隔离室)观察14天无异常后,才能返回生活区。

3.复工返岗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14天隔离观察后才能上岗。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下班后尽量不外出,不得参与聚餐、聚会等聚集活动。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尽量安排工作人员在机构内居住,且尽量安排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在外居住的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必须戴口罩,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在居住地出现疑似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养老服务机构。除外出采购或办事人员,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外出。外出采购或办事工作人员,在外出前必须做好个人防护,返回机构时须进行体温检测、手消毒,更换工作服、鞋帽、手套、口罩等。

4.养老服务机构要设立健康管理员,做好老年人及员工健康信息登记和管理工作,负责收集单位员工每日健康状况,并按要求做好上报工作。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老年人及员工,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就近送发热门诊排查治疗。

5.养老服务机构内应设置隔离观察室,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有条件的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隔离室(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并处于养老服务机构下风向。

(四)老年人防护。

1.每日居室巡查,早晚测量入住老年人体温,并做好健康记录。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规律用药,做好慢性病防控。

2.每日提醒或协助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倡导老年人勤洗手;保持老年人口腔、身体、衣物、床单元及居室清洁卫生;做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消毒清洗工作。

3.有条件的机构,鼓励老年人开展适宜的户外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4.养老服务机构暂停集体用餐,改为送餐至老年人居室,保证老年人充足饮水量与营养摄入。

5.开展疫情及相关防控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向老年人宣传在机构内公共活动空间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6.加强老年人心理调节,做好正面宣传教育,为居室内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服务,利用电话、网络等为老年人提供与亲属间的亲情化沟通服务,纾解焦虑恐惧情绪,引导其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对在隔离区观察的老年人要给予重点关怀,必要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7.疫情防控期间,机构内的老年人原则上不外出,确因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的,要做好防护措施,返院后须在机构内隔离区(隔离室)观察14天无异常后才能返回生活区。

(五)重点场所重点设施卫生清洁。

严格按照《养老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托老机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公共电梯(扶梯)清洁消毒工作指引》等要求,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办公区域、老年人活动室、食堂、集体宿舍、卫生间、垃圾厢房、隔离区域等重点场所清洁消毒及空调通风系统、电梯等重点设施维护管理。

(六)减少人员聚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