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
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1
进一步创新社区监管方式,健全监管网络,激活社区资源,建立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现结合xx街道社区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网格化监管实现疫情防控工作自我宣传、自我管控、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及时为社区疫情防控提供规范化、网格化管理。
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要原则,在社区内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以及权责明确,任务清晰、监管有序、管控有力的工作机制。
二、网络划分和明确责任
按照“社区布局、任务相当、管理方便”的要求,依据各社区实际情况和从湖北省输入人员的分布情况,以每个社区为一个网格,每个网格又以小区为单位,将社区小区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有物管小区和无物管小区,有物管小区由区房管部门负责实行封闭管理,无物管小区由xx街道落实主体责任,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直单位疫情防控联防人员配合,形成若干个小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并对无物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三、人员配备和工作职责
1、人员配备。
成立xx街道社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xx街道党工委书记,副组长为xx街道党政班子有关人员,各社区书记为成员,兼各社区网格负责人。
人员配备:xx街道所有机关、社区干部、以及区直单位疫情防控联防人员共同参与网格化管理。
街道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到社区,协助社区干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工作和对从湖北省输入人员摸排,形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监管网络。
2、工作职责
①负责小区的封闭管理。
由街道挂点班子牵头,在小区门口设立警戒,主要负责进入小区人员、车辆的监管。
凡进入小区的车辆和人员都要登记,并测量体温,如有从湖北来的车辆和人员禁止入内,并及时向街道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报告。
凡居住在小区内的从湖北返乡人员一律不予外出。
②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和网格化管理的宣传工作。
③负责对从湖北返乡居住区在小区内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每天早晚两次,并登记报告;要求其居家观察,不能外出。
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如购买生活用品等。
④做好小区内其他居住人员疫情的摸排工作,并及时上报摸排情况。
⑤小区内居住人员尤其是从湖北返乡人员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街道领导小组报告,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坚持日报信息制度,每天2次向街道领导小组报告封闭情况。
四、严肃工作纪律要求
各社区、各网格小组人员要高度重视这次疫情防控网格化监管工作,在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和xx街道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加强对社区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坚持日报信息按时、准确上报,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对网格化管理工作执行不力、作风不实,缺岗遛岗,或有瞒报、缓报、漏报封闭管理情况的人和事,依法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2
北新冠防指发〔2021〕1号)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疫情防控工作,全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切实落实以村(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各村(社区)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镇党政领导干部牵头、村(社区)动员,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要求,做好村(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现、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对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来)镇人员和其它重点人群,开展调查、监测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疫情传播。
二、组织架构
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四级“疫情防控管理网格,根据防控工作要求,组建由县区责任领导、区直部门责任领导和镇级挂点领导、镇级部门负责人和村(社区)书记主任、镇级挂点干部和村(居)民小组长为一体的网格工作队伍。
三、网格划分
为发挥网格管理的最大优势,以辖区5个村(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建立村(社区)网格。
每个网格都设定责任人,实施镇领导(干部)分包村(社区)、村级干部包户的责任体系,做到镇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
四、职责任务
(一)网格工作任务
农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宣传和倡导移风易俗,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力,宴会不办”。
如确需举办“婚丧嫁娶”活动,要严格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婚丧嫁娶”组织人、承办人责任,原则上参加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入境人员、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来)北海人员未执行完自治区及我市疫情防控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的,以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均不能参加),并要求提前向村委会报备;如确需举办“婚丧嫁娶”以外的活动,规模也要控制在50人以内。
各村委、社区负责监督登记参加人员基本信息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措施。
7.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制度。
加强村(社区)与镇党政办沟通,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合格、有效供应,并做好出入库登记。
8.一线排查人员自我防护制度。
开展一线排查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配置口罩等防护用品、用具,严格执行戴口罩上岗,勤洗手、勤消毒等硬性要求。
9.村(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制度。
组建村(社区)党员干部、爱心人士等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
10.联动防控制度。
辖区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企业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防控、排查、隔离、救治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做好防护工作,做到群防群控、严防严控。
(三)重点场所网格管理
各村委、社区要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村内企业、民宿、餐馆、文化室、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提高早期监测预警的时效性、敏感性。
村屯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娱乐室等公共场所一律关闭。
村委、社区要加强对广场、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避免人员过于聚集。
做好农村集市及养殖等重点场所的消毒灭源工作,做到“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做好垃圾源头管理。
安装防鼠、防蚊和防蝇设施,消除鼠、蝇、蚊、螂等病毒生物滋生场所。
村委、社区要督促本辖区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经营主体落实防控责任,实行人员测温、扫码进入措施,加强场所清洁卫生,切实抓好各类服务设施设备消毒杀菌等疫情防控工作。
五、联动运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镇挂村领导要亲自抓、村(社区)书记要具体抓,确保疫情防控网格化快速高效推进。
各村(社区)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落实联动机制。
各网格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辖区网格内疫情防控工作,对发现的各类疫情及时进行处置或向上级网格报告,并督促整改到位,强化网格内各村(居)民小组间协调配合,真正形成横向联合、纵向贯通“联得紧”和全面监管、快速反应“动得快”的联动机制。
(三)严格督查督办。
镇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职责,一级督一级,层层抓落实。
对未按要求建立疫情防控网格、应发现疫情问题而未发现、疫情防控不力行为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疫情防控措施未督促整改到位、防控不了的疫情不及时上报、疫情防控工作推诿扯皮以及其它未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职责的,镇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规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施问责。
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3
目前,全国各地不断新增聚集性疫情,周边地市也陆续发生疫情,我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为贯彻落实全国、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有关文件及会议要求,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现制定贵城街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责任工作方案:
一、成立领导机构
组 长:xx书记
二、建立网格管理组织
疫情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落实。
以街道为单位,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大网格(街道)、中网格(社区)、小网格(小区)、微网格(楼栋、单元)四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摸排无物业小区自建房、微信群等方式,逐户摸底排查,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标准,不断细化压实工作责任,强化重点人员的排查管控。
(一)一级网格(街道):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一级网格负责人,负责统筹本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合理调配辖区力量,建立完善的网格体系。
(二)二级网格:街道挂点社区的领导、社区支书担任中网格负责人,负责所挂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将辖区所有住户纳入网格管理,开展重点人员摸排,做好信息报告,落实健康监测、管理等防控措施。
(三)三级网格(小区、自建房):片区责任物业经理担任小网格负责人,负责做好责任范围内重点人员排查、防控宣传、信息报告等工作,及时向所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员报告排查管理情况,发现重点人员第一时间配合属地落实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