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记录内容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记录内容1
一、冠状病毒肺炎给幼儿园带来哪些影响呢?
(1)推迟开学成本分担压力大
(2)家园信任危机
二、对于疫情的防控应该怎么做?
可从以下文件作为参考:
三:开学前工作重点:疫情防控、教学管理、家长工作
疫情防控:
(1)明确各自责任划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建立疫情防控管理小组(组长1人,副组长2人,成员若干)
组长:负责疫情期间开园前后所有工作的统筹与调动;外部沟通。
副组长:全力协助组长工作。
同时保教主任主要负责停课期间幼儿在家在线学习和教师在家在线培训学习工作。
后勤主任主要负责疫情期间全园卫生保健管理和保育工作内容培训等。
(保教指导)
组员:切实保障园所各项举措在本年级本班100%落实。
计划与具体分工:
(2)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包含的内容:
发现感染者如何上报?上报给谁?
去哪观察隔离
如何消毒
什么情况下可以返园
应急处理方法:
班级教师发现在园幼儿出现疑似症状,立即上报,第一时间带至隔离室观察。
班主任对缺课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如若是确诊病例或疑似都应报告并隔离。
(康复需休息1-3周,无反复方可入园),并在6小时内进行消毒。
诊断排除病情的需持病例经鉴定无误须复印存档。
家庭成员有病情的幼儿须隔离2周,未出现症状方可入园。
做好防控疫情期间各项责任人的成员名单
疫情防控应急处理程序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
(3)排查师生健康状况
统计频率:开园前的每一天(至少24天以上记录)
方式:电话、微信或统计软件
分工:对教职工和幼儿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定人、分类统计。
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记录内容2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疫情防控和应对能力,切实做好复学前后幼儿园工作,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6月1日,宝贝星幼儿园组织全体教职工召开复学疫情防控专题培训会议,会议由本园健康副园长陶医生主持召开。
3.来园或离园的路上及时戴好口罩,手不乱摸公共设施与设备,到园和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4.配合大人尽可能选择步行、电动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来园或回家。
如必须乘坐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当戴上手套,尽量避免与较多人群接触,触摸公共扶手、座椅等。
6.离园后随大人及时返回家中,不在幼儿园周边逗留,玩耍,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7.在来园与离园的路上,尽量做到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设施、设备。
8.坚决做到不要求大人购买街边小商小贩不安全的食品与玩具。
(三)公共场所活动防护措施
疫情期间公共场所活动要做到:
1.不到空气流动性差、人流量大的地方,如影院、商场、超市、玩具吧、淘气堡、车站、机场、展览馆等。
2.不接触流浪的野猫、野狗等,少碰脏东西。
3.爱护公共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学会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垃圾。
4.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口罩。
5.不到人员密聚的地方活动,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
6.从公共场所返回家中一定要换衣物,认真洗手。
(四)生病时防护措施如何做?
疫情期间生病小朋友们需要做到:
1.遵医嘱在家安静休息,在大人的指导与帮助下按时服药治疗。
2.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如听故事、听音乐,画画等,避免做一些剧烈活动,天气清朗时选择家中适宜的地方晒太阳。
3.多喝白开水,多吃水果与蔬菜。
幼儿园防控疫情小知识
科学戴口罩
(一)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
5.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
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二)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
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
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三)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
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2.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
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幼儿园疫情防控培训记录内容4
培训时间:20xx年x月xx日xx:00
培训人员:全体教师
培训地点:小一班课室
培训人:xxx
培训主题:春季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
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
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二、风疹
1、病因: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
患者口、鼻、咽部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
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