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5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于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了解到了一些预防疾病的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同时,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索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将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塞入耳朵、鼻子、嘴里的危险性。
2、培养幼儿及时告知大人自己或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等部位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4、教会幼儿如何保护自己。
5、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活动建议:
1、玩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教师引导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住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上嘴巴呼吸,让幼儿亲身感受五官的作用。
2、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认识塞入鼻子的异物的危险。
(1)、读幼儿用书的第40—41页,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在睡觉时偷偷地玩了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在了哪里?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结:将小圆珠放入鼻子会堵住鼻孔,导致呼吸困难。如果小圆珠进入鼻子深处,会非常危险。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五官免受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入耳朵、鼻子或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时需要注意什么?
(3)、上学时不能携带什么物品?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读幼儿用书的第42—43页:简单了解如果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朵该怎么办。
(5)、小结:不要把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小物品塞入耳朵、嘴巴、鼻子里;在进餐和吃水果时要保持安静,否则小饭粒等容易进入气管;早上上学时应接受晨检,不要携带小物品进校园;午休时不要咬扣子、拉链,不要玩被角、线头、棉花等,如果有异物进入口、鼻等部位,要及时告诉老师;当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部位时,也要立即告诉老师。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在外出游玩时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够注意自己的安全。
2、能够在外出游玩时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做危险的事情,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了解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并知道在外出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情。
4、了解并掌握使用这些特殊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6、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并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春游时的录像素材,包括孩子们如何坐车、如何排队等场景。请幼儿较陌生的老师扮演陌生人,拐骗孩子的场景。
2、准备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春天来了,幼儿园准备带小朋友们外出春游,你们高兴吗?但是小朋友出去春游,老师有一些担心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回答。教师:外出春游和在幼儿园不一样,需要小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你们知道要注意什么吗?请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二、观看录像,看完一段就暂停,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
1. 第一段:外出游玩时如何乘车?外出游玩时,不要把头、手伸到窗外,不能打开车窗,坐在车座上身子要稳定,背靠车座,上下车时不要拥挤,互相谦让。
2. 第二段:外出游玩时如何排队?游玩时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走,紧跟老师,不离开老师所指定的范围,有什么需要或不舒服及时告诉老师,不做危险的事情。
3. 第三段:遇到陌生人和你说话,请你吃东西你怎么办?不与陌生人说话或跟陌生人走,一切听从指挥。
教师总结并补充幼儿的回答:衣服要穿得轻松些,要穿运动鞋,背包带子要检查等。
三、讨论:外出游玩要带什么?
提醒幼儿不要带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以免增加自身负担。像手帕纸、水、塑料袋等物品是必须带的。
四、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了解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打了这个电话会有什么人出现?他们会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活动与人们的关系。
五、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这里有一些图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会出现?他们来做什么?(游戏可进行多次)
幼儿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人以及警察、医生、接线员等角色,进一步熟悉几种特殊电话号码及其相关人员的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能够在外出游玩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安全,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做危险的事情。他们了解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并知道在外出游玩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锻炼了自己的反应能力,提高了个人能力。他们也知道了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并养成了良好的安全习惯。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4
教学目的: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5篇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还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避免疾病进入我们的身体。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懂得怎样警惕病从口入,并能学以致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示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1、够买食品时要进行选择和鉴别,不购买“三无食品”。就是没有商标的食品不能买;没有生产日期的食品不能买;没有厂址的食品不能买。天气炎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不注意易发生食品中毒,故烹调及保存食物时应特别注意卫生,尤其是厨房环境设施卫生、个人卫生及食品原材料调理都要注意。
2、除了服药预防外,食疗也是方便可行的选择。一根白萝卜、半个橘子皮、三片生姜、两段葱白、一绺香菜,煲汤全家喝,就能够达到增强呼吸道防护能力的作用。
(三)发生身体不适怎么办?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2、饮水。立即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
3、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4、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粪便,送医院检查,以便于诊断。
5、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起皱、心率加快等),应尽快将国毒病人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于警惕病从口入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了解到了一些预防疾病的方法。在活动中,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同时,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索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案简短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将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塞入耳朵、鼻子、嘴里的危险性。
2、培养幼儿及时告知大人自己或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等部位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4、教会幼儿如何保护自己。
5、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危险的小圆珠》。
活动建议:
1、玩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教师引导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住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上嘴巴呼吸,让幼儿亲身感受五官的作用。
2、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认识塞入鼻子的异物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