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小编这里整理了医院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方案及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方案及流程1
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院感防控,有效做好发现感染者后的现场消毒工作,规范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结合我院
工作实际,制定现场消毒工作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院发现感染者后的现场消毒、消毒过程评价以及消毒效果评价等环节。
二、相关部门分工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
负责制定消毒方案,对消毒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监督指导清洁消毒人员做好防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护理部、卫生科
护理部、卫生科负责消毒方案落实,并做好相关记录。医疗机构封控区和管控区所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相关管理要求处置;卫生科负责医疗垃圾转运和暂存。
(三)保卫科
负责相关楼宇、病区或空间出入口封闭管理。
(四)总务科
负责污水处理及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三、个人防护
(一)现场消毒人员
消毒前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工作鞋、防水靴套、防护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二)消毒过程评价人员及消毒效果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工作帽、穿医用防护服、防护面罩、乳胶手套、靴套。
四、现场消毒流程
(一)感染者院内轨迹涉及的密闭区域的现场消毒
1、空气消毒
(1)人员尚不能完全清空时,开窗通风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
(2)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3)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2、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擦拭消毒。具体消毒方法见附件一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消毒工作方法
(二)感染者所在病室、病区终末消毒流程
1、贵重仪器、设备
对贵重的仪器、设备,用75%酒精彻底擦拭消毒至少两遍,消毒后可将仪器、设备移出病室,不可移动设备做必要的保护。
2、空气消毒
(1)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瓦数大于1.5w/m³)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2)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3、织物处理
(1)一次性织物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处理: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盛装医疗废物,3/4满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外表面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注明“新冠”,单独交接。
(2)床单、围帘等可重复使用织物
床单、被罩、枕套、被褥、围帘、窗帘等可重复使用的织物,装入橘红色专用水溶性包装袋内密闭转运,注明“新冠”,单独交接,由洗涤公司直接热力清洗。
下设医疗救治、专家会诊、消毒隔离及防护、后勤保障、信息、宣传教育、纪检督察及安全保卫9个工作组,负责全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工作。
(二)具体领导小组及职责分工
1、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主要工作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医疗救治工作,负责应急处置的总体管理,协助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统一领导、协调、指挥全院各相关科室及部门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2、医疗救治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院前及院内具体医疗救护任务及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
3、专家会诊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疑似患者的医疗救护工作,提供咨询、建议、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等,并负责医疗救治的技术指导。
4、消毒隔离及防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控制、消毒隔离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应急医疗及后勤物资、器械、药品、食品等供应和储备工作。
6、信息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核实及上报工作,保证院前及院内信息的有效衔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畅通、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7、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应急医疗及后勤物资、器械、药品、食品等供应和储备工作。
8、宣传教育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相关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相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纪检督察组
(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四、病例的发现、报告
(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卫发明电〔2013〕5号)。
(二)发现与报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
五、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
(一)流行病学调查。
具体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医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予以密切配合,重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可疑动物(如禽类、猪等)和农贸市场的接触和暴露情况,以及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必要时根据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
(二)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
临床医生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及时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等。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如病人死亡,应当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
标本采集、保存、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附件2)进行。
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1、密切关注国内外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测预警。
2、加强对医务人员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要求每一位接诊医务人员都要掌握相关疾病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控制处理要点等的相关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预防、诊断、鉴别诊断、诊疗水平和病例报告、医院感染控制及个人防护能力。
七、医院要认真开展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指导。
特别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和检查,督查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八、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等物资。
九、医务人员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十、疫情防控期间,全院工作人员服从领导,确保信息畅通,无条件服从工作调配安排,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医院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方案及流程3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完善新冠肺炎防控运行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肺炎病例,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处置和转诊,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早期排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三)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标本采集及运送、医务人员防护等工作。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二、工作原则
高度重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充分准备、依法管理、协调指挥、加强培训、快速反应、尽早上报、规范诊疗、集中收治。
三、组织管理
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和领导,相关重大问题的决策,统一部署预防和控制工作和应急人员的调动。并成立医疗专家组和应急分队、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等组织。
一份好的方案可以让事情更加顺利地朝着计划进行,为了保障事情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小编这里整理了医院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方案及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疫情期间消毒消杀工作方案及流程1
为进一步落实常态化院感防控,有效做好发现感染者后的现场消毒工作,规范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结合我院
工作实际,制定现场消毒工作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我院发现感染者后的现场消毒、消毒过程评价以及消毒效果评价等环节。
二、相关部门分工
(一)医院感染管理科
负责制定消毒方案,对消毒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监督指导清洁消毒人员做好防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护理部、卫生科
护理部、卫生科负责消毒方案落实,并做好相关记录。医疗机构封控区和管控区所有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相关管理要求处置;卫生科负责医疗垃圾转运和暂存。
(三)保卫科
负责相关楼宇、病区或空间出入口封闭管理。
(四)总务科
负责污水处理及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三、个人防护
(一)现场消毒人员
消毒前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工作鞋、防水靴套、防护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二)消毒过程评价人员及消毒效果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工作帽、穿医用防护服、防护面罩、乳胶手套、靴套。
四、现场消毒流程
(一)感染者院内轨迹涉及的密闭区域的现场消毒
1、空气消毒
(1)人员尚不能完全清空时,开窗通风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
(2)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3)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2、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擦拭消毒。具体消毒方法见附件一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消毒工作方法
(二)感染者所在病室、病区终末消毒流程
1、贵重仪器、设备
对贵重的仪器、设备,用75%酒精彻底擦拭消毒至少两遍,消毒后可将仪器、设备移出病室,不可移动设备做必要的保护。
2、空气消毒
(1)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瓦数大于1.5w/m³)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2)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3、织物处理
(1)一次性织物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处理: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盛装医疗废物,3/4满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外表面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注明“新冠”,单独交接。
(2)床单、围帘等可重复使用织物
床单、被罩、枕套、被褥、围帘、窗帘等可重复使用的织物,装入橘红色专用水溶性包装袋内密闭转运,注明“新冠”,单独交接,由洗涤公司直接热力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