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自查报告精选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自查报告1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我服务站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
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我服务站召开了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严密部署。
会上,成立了由任组长自查领导小组,严格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自查基本情况
(一)机构自查情况:单位全称为“科苑街道丰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性质为民办非企业,位于;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区卫生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号2021年12月23日。
我服务站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了严格管理,从未进行过涂改、买卖、转让、租借。
现有床位6张,诊疗科目有预防保健、全科医疗;业务用房面积320平方米。
(二)人员自查情况:我服务站现有主治医师1名,执业医师1名,助理医师2明、护士3名。
我服务站从未多范围注册开展执业活动;从未使用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员或一证多地点注册的医师从事医疗活动,所属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并在大厅内设立了监督栏对外公开。
(三)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四)院内交叉感染管理情况:成立有服务站内交叉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等组成。
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废物泄漏处理方案等有关规章制度,有专人对医疗废物的来、种类、数量等进行完整记录,定期对重点科室和部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配制的消毒液标签标识清晰、完整、规范。
(五)固体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对所有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按规定对污物暂存时间有警示标识,污物容器进行了密闭、防刺,污物暂存处做到了“五防”,医疗废物运输转送为专人负责并有签字记录。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处理情况:所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毁型后由医疗垃圾处理站收集。
(七)疫情管理报告情况:我服务站建立了严格的疫情管理及上报制度,规定了专人负责疫情管理,疫情登记簿内容完整,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疫情报告每月开展一次自查处理,无漏报或迟报情况发生。
(八)药品管理自查情况:经查我服务站从未使用过假劣、过期、失效以及违禁药品。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制度规定。
三、存在不足
一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发展的后劲不足;
二是受编制所限,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到省级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的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等。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服务站一定以此次自查为契机,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自查报告2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黑龙江省人力资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黑人保发[20xx]146号)文件要求,我院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政策。
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接到通知要求后,我院立即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自查领导小组,对照有关标准,查找不足,积极整改。
我们知道基本医疗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提高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保险工作,有院领导专门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
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定期总结医保工作,分析^p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规范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几年来,在区劳动局及区医保办的正确领导及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管理制度、住院流程、医疗保险工作制度、收费票据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
设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和“投诉箱”;公布咨询与投诉电话3298794;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
在医院显要位置公布医保就医流程、方便参保患者就医购药;设立医保患者挂号、结算等专用窗口。
简化流程,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保职工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
2、发热门诊管理。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将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依托州人民医院全部纳入核酸检测范围;对可疑病例全部留观,并在独立的区域进行诊治。
3、定点医院改造。
县人民医院在院内隔离出相对独立的区域专门收治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正在进行“三区两通道”、通风、供氧(中心供氧)、供暖(中心供暖)、污水污物处理改造,预计11月底完成硬件条件改造。
4、核酸检测能力。
制定完善了辖区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急预案,开展了全员采样人员培训;pcr实验室建设已挂网招标,于11月9日开标采购建设;按照要求做好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时5-7日内完成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试剂正在准备中。
5、医疗救治。
县人民医院开放床位总数为130张,落实救治床位20张;重症监护床位6张,设备调配满足重症监护床位1张;坚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和24小时病情变化报告制度;全员在“人民好医生”平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培训系列课程”开展了在线培训;与省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制度;建立完善了复诊复检、健康监测、康复管理、复阳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信息共享的全闭环、全流程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准备了医疗救治所需防护物资、药品、器械等,能够满足满负荷运行30天左右的需要。
6、医疗废物处置。
发热门诊医生、护士缺乏处置传染病人产生医疗废物的知识,医疗器械消毒交接纪律不全。
(二)民族医院、妇计中心院感防控情况
县民族医院和县妇计中心严格执行预检分诊、首诊负责、探视和陪护等制度,落实了“一患一陪”要求,患者和陪护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三区两通道”及就诊流程区域设置因基础条件有限,不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民族医院设置了集中医学留观点总床位26张,妇计中心只有1间临时留观点;按照床位在100张以下的医疗机构,至少配备感控督察员2名的要求,县民族医院和县妇计中心均配置了兼职感控督查员2名。
(三)乡镇卫生院院感防控情况
全县乡镇卫生院“三区两通道”和哨点单位通道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限制,目前不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预检分诊登记册信息登记不全,首诊负责制落实不到位,个别就诊人员未佩戴口罩入院,医疗废物处置欠规范,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松懈。
缺乏处置传染病人产生医疗废物的知识,医疗废物登记不完整,医疗器械空气环境消毒不到位,消毒登记不全,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三、下一步工作
1、聚焦重点人群,规范监测管理。
加强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严格筛查疫区来人员。
密切关注老年人群,做好各医疗机构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
进一步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有旅居史人员健康教育居家观察工作,收到来自青岛人群的信息后,积极开展监测筛查和跟踪管理,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实施医学观察。
2、作好救治准备,防止院内感染。
县医院加快硬件条件改造进度,作好疑似和确诊病例的救治准备,最大限度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必要时申请派上级医务人员或专家进驻进行技术指导。
实行周密的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严防院内感染,所有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的人员均佩戴口罩。
加强对医疗废弃物全过程规范管理,防止二次污染及传染。
3、做好物资保障。
做好医疗救治所需防护物资、药品、器械确保能满足满负荷运行3个月左右需求。
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自查报告4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当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在以院长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掌握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
仔细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掌握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
各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状况。
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当开展。
二、仔细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几天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⑴职工院内感染学问与掌握意识浅薄。
⑵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
⑶院内感染掌握制度不全面。
⑷院内感染掌握细节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