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1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班主任向学生宣讲毒品的危害
如今,毒品的泛滥正日益威胁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且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造成了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90.1万人,而且还有很多未登记的吸毒人员。这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担忧的是,初次涉毒的人群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其中70-80%的吸毒人群是35岁以下的青年或少年。
在我们的同学中,可能有很多人吸烟,但是你们是否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吸毒者都是从吸烟开始的。曾经有报道指出,一些网吧、游戏厅的老板会分发香烟,而这些香烟中含有毒品成分,导致很多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吸毒的泥潭,无法自拔。一些娱乐场所,如舞厅、迪吧等也很吸引我们,但是在这些场所中,可能会有一些像巧克力一样的毒品或者K粉之类的东西被用来诱惑我们。此外,当我们感到苦闷、空虚、遭受挫折或情绪低落时,毒品也有可能会侵害我们。而关于毒品造成的危害,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旦沾上毒品,就会毁掉我们的一生。
三、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不要因为追求刺激而吸毒;
2、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
3、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吸毒;
4、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谎言,不要相信吸食某一类毒品或者某一种吸食方式不会成瘾,以及上瘾后能够戒掉等流言;
5、不要因为解愁而吸毒;
6、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7、不要在吸毒场所多停留一秒钟;
8、不要接受与毒品有关的人给的香烟;
9、不要相信毒品能够治病的谎言,不是父母给的药不要吃,不是医生开的药不要吃。
四、主持人总结
同学们,毒品的危害是极大的,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吸毒,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方面,我们要报警,吸毒者对社会的危害也同样会危害到我们自己,让警方去处理,挽救他们。另一方面,我们要远离吸毒者,不要与他们交往。请时刻记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2
活动班级:--
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板书:(毒品)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课题展开
1、什么叫毒品?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pi-shuang、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2、毒品的种类:------、----、吗啡、-、-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诉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贩毒,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吸毒者体弱抵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
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了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的俘虏。最后,他-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有一个年轻人吸毒成瘾,很快就家徒四壁了,为了能继续吸毒,他先把------白送给邻居四个12岁左右的孩子品尝。四个孩子上瘾后,每次不得不从他那里高价买毒品,而那个年轻人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满足了自己的毒瘾。听了以上几个故事后,小朋友们有什么想法?进行讨论。
5、毒品的防范
那我们应该怎么防范毒品呢?如果周围有人在吸食呢?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三、总结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禁毒斗争,提出“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方针,采取一系列“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禁并举的措施,种毒、制毒有罪,贩毒、吸毒违法。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塑造美好人生。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3
一、活动目的: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个同学都能在以后的生活中为禁毒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活动准备:在活动准备阶段,同学们需要查找毒品相关的历史资料、毒品危害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负责讲解的同学还需要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以便在活动中进行展示。另外,全班同学还需要一起讨论这些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毒品的危害。
三、活动过程: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导入环节。这一次,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同学们思考。我们可以问同学们,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毒品问题的历史渊源。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毒品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xx年的14.8万人上升到20xx年的105万人。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同学们全国涉毒的县市从20xx年的2081个增加到20xx年的2148个。这些数据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毒品问题的严重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大麻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药品和精神药品。我们可以让同学们展示这些毒品的图片,让全班同学对这些毒品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同学们,长期吸食这些毒品会成瘾,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并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我们可以引用一位吸毒者的描述,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吸毒给吸毒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危害。这位吸毒者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折磨,永世不得再生。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通过这位吸毒者的描述,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人们的危害。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场辩论,让同学们就一个吸毒者的说法展开讨论。这位吸毒者认为吸毒只对吸毒者本人和其家庭有危害,对社会没有多大影响。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通过这场辩论,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毒品问题对社会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给同学们讲述一些真实的案例,让他们思考这些案例中的吸毒原因。比如,我们可以讲述一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因为好奇尝试吸毒,最终走上了吸毒的道路;还可以讲述一个爱玩好动的男孩因为跟不良朋友在一起而开始吸毒;又或者讲述一个因为学习压力和家庭问题而选择吸毒的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最后,我们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进行禁毒宣誓。通过宣誓,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表达自己对禁毒事业的坚定支持,并承诺保持远离毒品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同学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积极参与到禁毒事业中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从而树立起拒绝毒品的意识。同时,我们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共同为禁毒事业做出贡献。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4
活动目的:
1. 增强同学对毒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的认识,以此来提高他们对生命的珍惜,远离毒品。
2. 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以后对毒品问题进行有力的行动。
活动准备:
1. 同学们收集与毒品相关的历史资料、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2. 负责讲解的同学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并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讨论。
活动过程:
导入:一百多年前,林则徐为什么要进行硝烟运动?
现在白色恶魔依然危害着人类,请看下列几组数字: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20xx年为14.8万,20xx年上升到52万,20xx年为68.1万,20xx年达86万,20xx年底达100万人,20xx年已达105万人。
20xx年全国涉毒的县(市、区)达2081个,20xx年达2148个县市(区)。
据统计,9月底,我市吸毒人员登记在册的有31191名,其中xx市占全省的53%。而且,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75%。
那么什么是毒品?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展示。
根据《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大麻等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物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冰毒、可卡因、大麻、海洛因、止咳水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有一位吸毒者这样形容毒品害人的感受,他说:“都说地狱有18层,谁要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死后就会被打入18层地狱,受尽下油锅、割舌头、挖眼睛、掏心窝等折磨,永世不得再生。自从毒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和泛滥后,地狱就多了一层——第19层,这一层是专为吸毒人员而设的。因为他们在这里不仅要受到肉体上的痛苦和摧残,更要受到灵魂上生不如死的折磨。”
辩一辩:曾有一个吸毒者说“吸毒给吸毒者本人及其家庭都带去巨大的危害,但对于这个家庭以外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并没有多大的危害”,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案例分析:
案例一:
张某品学兼优,有一天放学后,他看到两个高年级的同学正躲在一处隐蔽的地方抽烟,一副神秘兮兮、飘飘欲仙的样子。因为学校曾组织过禁毒教育,他立刻意识到这两个同学吸的是毒品。那两个学生发现了他,招呼他过去试试。于是,在好奇心地驱使下,张某走了过去。在两位同学的极力怂恿下,他终于吸了第一口……
案例二:
16岁的男孩小华爱玩好动,特别爱打游戏机。在游戏机房里,小华认识了一群“哥们”,平时称兄道弟。有一次,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一“哥们”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给大家一起享受。小华面对“肝胆相照”的朋友,根本没有疑心,不假思索地凑了过去。开始,小华吐得厉害,但“哥们”“孜孜不倦”地劝导他,多吸几次就好了。当他终于找到那种“飘逸感”的时候,“白色幽灵”已牢牢擒住他……
案例三:
xx市某学生何某从小到大在班上一直是第一名。然而班上转来的新同学,成绩更胜一筹,“威胁”了他的优越地位,使他自尊心严重受挫。在期末考试时,他为了争取第一名,采取作弊的方式,结果被发现,检讨、处分、批评、嘲笑接踵而来。一帆风顺的他,一时无法承受和面对这一切,最终选择了毒品,以求解脱。
案例四:
林某是xx市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曾经获得全市手风琴大赛的冠军。因为父母关系不和,终日大吵大闹,在她的心灵投下了学生的阴影。导致她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并频繁出入网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并在别人的引诱下走上吸毒之路。
讨论得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
1. 受好奇心的驱使;
2. 交友不慎及盲目的从众心理;
3. 错误的压力排解方式;
4. 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
5. 被他人蒙骗;
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构筑拒绝毒品的心理防线?
1. 正确把握好奇心,抑制不良冲动;
2. 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
3.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
附:禁毒宣誓词:我坚决响应政府的号召,保证做不吸毒、不贩毒、不制毒、不种毒,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遵守国家、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检举揭发违法罪行为,坚决与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为彻底消灭毒品危害,净化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并加深对毒品的认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危害。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爱惜生命远离危害)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哪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 讲解:《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物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冰毒、大麻、可卡因、海洛因、止咳水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 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再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毒品危害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哪些危害呢?
1. 毒品毁人毁健康。
(1) 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 毒品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 毒品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 毒品可导致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范文模版,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1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班主任向学生宣讲毒品的危害
如今,毒品的泛滥正日益威胁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并且对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造成了影响。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已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90.1万人,而且还有很多未登记的吸毒人员。这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担忧的是,初次涉毒的人群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其中70-80%的吸毒人群是35岁以下的青年或少年。
在我们的同学中,可能有很多人吸烟,但是你们是否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吸毒者都是从吸烟开始的。曾经有报道指出,一些网吧、游戏厅的老板会分发香烟,而这些香烟中含有毒品成分,导致很多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吸毒的泥潭,无法自拔。一些娱乐场所,如舞厅、迪吧等也很吸引我们,但是在这些场所中,可能会有一些像巧克力一样的毒品或者K粉之类的东西被用来诱惑我们。此外,当我们感到苦闷、空虚、遭受挫折或情绪低落时,毒品也有可能会侵害我们。而关于毒品造成的危害,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旦沾上毒品,就会毁掉我们的一生。
三、学生讨论
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不要因为追求刺激而吸毒;
2、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
3、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吸毒;
4、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谎言,不要相信吸食某一类毒品或者某一种吸食方式不会成瘾,以及上瘾后能够戒掉等流言;
5、不要因为解愁而吸毒;
6、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7、不要在吸毒场所多停留一秒钟;
8、不要接受与毒品有关的人给的香烟;
9、不要相信毒品能够治病的谎言,不是父母给的药不要吃,不是医生开的药不要吃。
四、主持人总结
同学们,毒品的危害是极大的,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吸毒,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一方面,我们要报警,吸毒者对社会的危害也同样会危害到我们自己,让警方去处理,挽救他们。另一方面,我们要远离吸毒者,不要与他们交往。请时刻记住: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学校禁毒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合集2
活动班级:--
活动主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
3、通过小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它有哪些危害。板书:(毒品)
2、看了毒品这两个字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课题展开
1、什么叫毒品?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pi-shuang、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2、毒品的种类:------、----、吗啡、-、-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危害成瘾性——吸毒成瘾者,对毒品产生生理和心理上依赖,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摧残性——毒品专家告诉我们:吸毒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透支”。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脑、心、肺、肝、胃、肾等器官,抑制各种内分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
破坏性——吸毒者为了支付昂贵的毒品费用,将家产卖光,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妻离子散。
诱发犯罪——吸毒普遍导致心理-、道德沦丧、自私冷漠,人性泯灭,为了能购买毒品,吸毒者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盗窃、-、贩毒,无恶不作,严重危害社会安宁。
传染疾病——吸毒者传染疾病的途径主要是共用注射器和-。吸毒者体弱抵抗力差,静脉注射消毒不严,传播的除细菌性内膜炎、急性肾炎、病毒性肝炎、一般的性病外,最可怕的是艾滋病。
4、毒品的成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