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生产车间机械伤害应急预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生产车间机械伤害应急预案1

为了防止和减少生产部门机械伤害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确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预防事故的思想和方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一.本预案使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各个施工场地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的场所。

二.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定义: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

2.机械伤害事故类型:各种传动机械的外漏传动部分(如齿轮、轴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3.机械伤害的危害程度:机械伤害可能导致人员受伤、致残、死亡;设备损坏、报废;财产损失等。

4.发生机械事故的潜在原因:

4.1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失误,操作失误可能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不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或操作不熟练,二是精神不集中或疲劳。

(2)违反操作规程,主要表现在对安全操作规范不以为然或因长时间操作没有发生事故,为了图省事不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办事,结果酿成伤亡事故。

(3)违反劳动纪律,主要表现在:因为操作人员想抢时间、想早完成任务早下班,明知违反操作规程,却凭侥幸心里违章操作,因一念之差铸成大错。

(4)穿着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和帽,或衣扣不整,或鞋带没系,结果常因衣角、袖口、鞋带被机器绞住而发生事故。

(5)违章作业,现场指挥人员违章指挥也是导致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在:自己不熟悉操作规程,却命令别人违反操作规程操作;或同意让未经安全教育或技术培训的工人顶岗,这样就容易发生事故。

(6)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无章可循或规程不健全,以致安全工作不能落实。

(7)误入危险区,危险区是指机械设备可能对人产生伤害的区域,如压缩机的主联轴节部位,和电机运转试验的旋转轴。

4.2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

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应急预案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立足于自援自救、地方政府和当地社会资源协同救助的原则。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1.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长/总指挥:总经理副组长/副总指挥:副总经理成员: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

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编制、审批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适用性。

(2)负责应急预案文件的维护、更新、报备管理。

(3)机械伤害事件发生后,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与调度落实后勤工作协助事故处

理与调查。

(4)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及其职责

(5)制定演练计划,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

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3.1在发生机械伤害事件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2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3.3负责逐级向集团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3.4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四.应急事件的预防

1.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防范措施有: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必要的物资准备包括工作服及手套,安全带、安全帽、工具包,警戒线,急救包,担架等。

2.机组大、小修及复杂的检修、机械加工作业,应安排专业人士现场值班。

八.后期处置

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人员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好现场的保护、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按照集团公司《事故调查规程》进行。

生产车间机械伤害应急预案2

1、事故类型和危害度分析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

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是手。

机械伤害是企业常见事故之一,由于写设备有许多传动部位,很容易发生这类事故,属于危害度较大的事故类型。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以及灾难性等特点。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企业信誉。

为了应对此类事件发生,依据《********》,必须预先制订出一套实用完备的事故应急方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措施,并保持常备不懈、经常演练。

在事件出现时能够迅速完成信息采集、命令部署、联动指挥、排险救援、安全转送、后勤支持等各项应急任务,确保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将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为了应对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我公司设立应急领导小组。

详见综合应急预案。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人员操作佩戴相应得劳动防护用品;

4.1.2人员不得将手扶靠再传动部位;

4.2预警行动

4.2.1预警条件

a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

b虽不属于重大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4.2.2预警方式、方法

预警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由相关部门负责此项工作。

5、信息报告程序

5.1信息报告程序

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时通知公司领导,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等,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救助。

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

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用电话向上级领导报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发生危害,将其分为三个等级

a、红色预案,即一级预案:涉及施救人员10人以上。

参加救援人员为预案组全体,还要向120急救中心等政府相关部门求助;

(9)程度判断及执行:伤者、领导商讨是否去医院,并按商讨结果执行。

(10)

(11)原因分析及执行:车间主任或者生产部领导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对造成事故

(12)

进行原因查找和分析,如是则执行。

(1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车间主任或者生产部领导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须采取

(14)

纠正和预防措施,如是则执行。

3.2.2一般机械伤害处理

车间员工设备操作过程中或在车间受到一般机械伤害时的应急措施

(1)关闭设备:操作者自己或其余员工关闭设备,防止伤害扩大或引起其他

(2)

伤害。

(3)伤口救急:伤者自行或请其余员工协助简单处理伤口,以便可移动可送医院

(4)

救治。

(5)保护现场:现场员工保护现场。

(6)

(7)报告领导:伤者或其余员工报告车间主任或者生产部领导,本部门领导不

(8)

在,可报告其他部门领导或总经理。

(9)送医院:领导安排伤者送往医院,综合管理部具体负责后续事项。

(10)

(11)原因分析及执行:车间主任或者生产部领导组织进行原因查找和分析。

(12)

(13)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车间主任或者生产部领导组织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14)

(15)后续处理:综合管理部负责跟进伤者治疗等事项,并将情况及时向生产部

(16)

领导、总经理汇报。

3.2.3严重机械伤害处理

车间员工设备操作过程中或在车间受到严重机械伤害时的应急措施

(1)关闭设备:操作者或其余员工关闭设备,防止伤害扩大或引起其他

(2)

伤害。

(3)伤口救急:伤者自行或请其余员工协助简单处理伤口,以便可移动可送医院

(4)

救治。

(5)保护现场:现场员工保护现场。

(6)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