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安全就业防诈骗知识,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假冒身份行骗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假学生证与大学生交往,甚至冒充到车站接新生的老师骗取他们的同情和信任,之后实施诈骗。
二、手机支付宝,微信转账要慎重
近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越来越普及,很多人出门都不带现金。只带个手机,就可以购物打车,甚至连街边卖水果的小摊贩也支持支付宝和微信付款,可以说是相当方便了。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盗号冒充好友以及家人来借钱,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先给借钱的人打电话确认一遍,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三、编造突发事件行骗
针对被害人的特殊心理编造突发事件,让其在焦急中上当受骗,这是诈骗的又一伎俩。近年来,诈骗者利用同学们通信录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在乘车途中了解到的情况,趁机在学生回家或返校过程中打电话给家长、老师,谎称学生突发疾病或出车祸等进行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发短信、打电话,谎称中奖行骗
作案人的`诈骗伎俩多端,令人防不胜防。有的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法称机主号码中奖,通过机主先汇款,之后到某地领取奖品,从而对其进行诈骗。有的人用手机回电话咨询中奖事宜,结果手机费用被扣除。
五、借用储蓄卡汇款行骗
前已述及,骗子会冒充学生混进校园,谎称来郑州实习等,钱包被人偷窃,手机被盗,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先是借被害同学的手机打电话,有意安排联手合伙人接听电话承诺汇款,接着提出借同学的储蓄卡号码让家里汇钱。诈骗者就这样“循序渐进”,趁机把被害同学银行卡的密码骗到手,之后迅速将卡上的钱取出,溜之大吉。
六、投其所好,虚设诱饵行骗
作案人往往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骗取财物。
八、以恋爱为名行骗
骗子还以同大学生交朋友谈恋爱的形式,既骗其感情,又骗其财物。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xx月xx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班会流程如下: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经管学院14工商1班某学生(原13工商2班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
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7、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人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
10、博取同情心骗:诈骗分子冒充名校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借用手机打电话、银行卡汇款,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上关系,述说自己困难,博取同情心,寻机诈骗或行窃。
11、盗取学生信息行骗:骗子搜索到学生个人信息,冒充老师、同学与学生的家人联系,谎称他生病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让家长速汇钱来。
(四)诈骗的防范措施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等随意提供给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路之人切不可轻信,更不要将钱款借给不了解的陌生人。
4、切不可轻信马路广告或网上及手机的求职应聘等信息,勤工助学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防止上当受骗。
5、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遇到把握不准的事,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不要盲目从事。
6、切不可贪图小便宜或谋取私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掉进骗子设计的陷阱。
8、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以学业为主,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要沉湎与虚拟世界的匿名交流而无法自拔。
9、要守网法,讲网德。要做聪明的“网虫”和聊天客,不要轻易的给别人留下你的电子身份资料和个人信用卡资料。
10、一旦遇到麻烦,应立即向有关老师、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提供有关协助调查。
三、课后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大家都对诈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别骗术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紧急情况,就能够临危不惧。防诈骗,重在一个“防”字,所以说我们应当防患于未然,这些知识和技能看似很小,但关键时刻却是能够救命的招。平安课,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学会自我保护,练就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
一、网上兼职诈骗。
犯罪嫌疑人打出网络兼职工作环境自由、兼职门槛低、工作回报高的幌子,以“网店刷信誉”承诺由兼职人先支付将退款并返利、“知名企业网上招聘兼职信息员”要求兼职先交保证金、“暑假到知名企业实习”要求求职人先交押金等方式诱惑受害人上当受骗,通过收取保证金、押金、报名费等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网络兼职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押金的,千万不能轻信,更不能一再打款。
二、网购退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网购信息后,假扮客服,以“退款”、“卡单”为由电话联系客户要求与客户网上聊天,并诱导客户点击他们提供带有“木马”程序的退款网络链接,骗取事主的.银行卡、支付宝账户及身份、验证码等信息,以远程遥控、协助指导为由,将其账户内现金转走。
警方提醒:来电称订单“卡单”要求退款给你的都是骗局,千万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低价网购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正规网站挂上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低很多的商品引诱网民上钩,然后通过QQ、手机等发送“钓鱼网站”链接骗钱,或者直接要求被害人到ATM机上转账。
警方提醒:若网店方避开网上支付平台,诱使购物者通过银行转账或到银行打款到他们提供的银行账号,多为诈骗。
四、中奖通知诈骗。
犯罪嫌疑人发短信告诉你“被热播电视节目选为幸运观众”,或“某公司周年庆典感恩回馈被抽中”获得笔记本电脑等丰厚奖品。但领奖前需缴纳“公证费、保证金、税费”等一系列费用。
警方提醒:不要轻信中奖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
五、好友借钱诈骗。
犯罪嫌疑人窃取别人的QQ号后,冒充身份向QQ好友急事借钱、充话费等手段诈骗,有的截取QQ号所有人的视频资料放到聊天窗口中谎称音频传输故障。
警方提醒:网络上遇到借钱、转账等要求,要直接联系你亲戚朋友本人确认。
六、低价订票诈骗。
犯罪嫌疑人设计仿真度较高的钓鱼网站,利用预订低价机票、车票、演出票、体育比赛票做诱饵,采用以400、800开头的电话与受骗群众联系,使受害人产生该网站是正规经营者开办的错觉。要求受害人按照指示进行注册信息操作,有的在订票者下单后,还会以交保险费、未出票等为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要选择正规的的票务机构购票。
七、提高额度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上发布广告、利用伪基站冒用银行服务号群发短信、直接打电话等途径,以可以提高银行卡信用额度为由,要求被害人点击其发送的链接,获取被害人的银行卡号及背面的识别码,生成虚拟的消费订单,再利用被害人的信任骗取手机发送的银行验证码,从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一定要保管好自己银行卡信息,千万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定要提高警惕。
八、冒充身份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改号的软件冒用国家机关、公共服务机构的电话号码,有的谎称被害人身份信息泄漏,名下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贩毒等犯罪活动,需核查资金来源要求被害人将所有存款转移至指定账户;有的谎称被害人有大宗邮件未领,要求被害人支付快递费。
警方提醒:遇到不明来历的电话要求汇款的,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多方核实。公、检、法等政府部门机关不会通过电话、邮件等形式要求汇款。
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图小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安全就业防诈骗知识,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假冒身份行骗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假学生证与大学生交往,甚至冒充到车站接新生的老师骗取他们的同情和信任,之后实施诈骗。
二、手机支付宝,微信转账要慎重
近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越来越普及,很多人出门都不带现金。只带个手机,就可以购物打车,甚至连街边卖水果的小摊贩也支持支付宝和微信付款,可以说是相当方便了。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通过盗号冒充好友以及家人来借钱,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先给借钱的人打电话确认一遍,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三、编造突发事件行骗
针对被害人的特殊心理编造突发事件,让其在焦急中上当受骗,这是诈骗的又一伎俩。近年来,诈骗者利用同学们通信录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在乘车途中了解到的情况,趁机在学生回家或返校过程中打电话给家长、老师,谎称学生突发疾病或出车祸等进行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发短信、打电话,谎称中奖行骗
作案人的`诈骗伎俩多端,令人防不胜防。有的以发短信、打电话的方法称机主号码中奖,通过机主先汇款,之后到某地领取奖品,从而对其进行诈骗。有的人用手机回电话咨询中奖事宜,结果手机费用被扣除。
五、借用储蓄卡汇款行骗
前已述及,骗子会冒充学生混进校园,谎称来郑州实习等,钱包被人偷窃,手机被盗,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先是借被害同学的手机打电话,有意安排联手合伙人接听电话承诺汇款,接着提出借同学的储蓄卡号码让家里汇钱。诈骗者就这样“循序渐进”,趁机把被害同学银行卡的密码骗到手,之后迅速将卡上的钱取出,溜之大吉。
六、投其所好,虚设诱饵行骗
作案人往往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骗取财物。
八、以恋爱为名行骗
骗子还以同大学生交朋友谈恋爱的形式,既骗其感情,又骗其财物。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xx月xx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班会流程如下: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月21日,我校经管学院14工商1班某学生(原13工商2班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
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7、签订虚假公司合同: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有些公司借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无知”学生设置骗局,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等。
8、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他人上当受骗。
9、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
10、博取同情心骗:诈骗分子冒充名校大学生或其他人员,借用手机打电话、银行卡汇款,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上关系,述说自己困难,博取同情心,寻机诈骗或行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