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疫情后,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篇1

一、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保障

各行政村成立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保障、安全后勤保障、消毒等职能小组,同时成立由村委干部、卫生健康及民警组成“三人工作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二、实施应急措施

(一)散发病例

1.发现可疑病例时,应立即引导病例到临时医学观察点或单独隔离观察间进行留观,联系单位所在村对应的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初步排查后,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确诊后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2.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进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送定点医院排查、诊治。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健康管理员,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所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3.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车间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做好其他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空调等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对办公室、食堂、宿舍、会议室、车间、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进行消毒;各工作场所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醇速干手消毒剂,厕所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员工做好手卫生。

4.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的建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封闭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宿舍(公寓)、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适时适当调整工作安排,必要时采取停工停产等措施。

5.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保障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供应。做好餐饮、生活饮用水安全等生活保障。加强巡查管控,及时停止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安全突发事件。

6.基层医务人员要协助当地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工作。“三人工作小组”负责片区村民健康登记,做好村民的健康监测工作,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每天保持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疾控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7.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人员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1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由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楼宇、院落实施硬隔离。企事业单位是否因疫情停工和停工范围由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现场评估研究决定。

三、预案终止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可由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终止响应。

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篇2

村级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有效遏制疫情播散和蔓延,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通知精神,制订如下应急预案

一、总体要求

学习贯彻关于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工作优势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协同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我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各村要建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鼓励村民参与防控活动。

(二)加强人员追琮

以村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重点追踪、督促来自疫情发生地

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手段,精准管理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确保追踪到位,实施医学观察,发挥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和乡级卫生院的合力,提高追踪的敏感性和精细化程度。

(三)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

发动村级网格员、村医、预防保健医生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配合疾控机构规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及时按程序启动排査、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

(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度,严格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治理,把环境卫生治理措施落实到每个村、单位和家庭,防止疾病传播。

(五)加强健康宣教

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村民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村民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三、具体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村级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各村要建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乡镇和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鼓励村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村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国。使村民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发生疫情后,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篇1

一、成立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保障

各行政村成立主要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保障、安全后勤保障、消毒等职能小组,同时成立由村委干部、卫生健康及民警组成“三人工作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

二、实施应急措施

(一)散发病例

1.发现可疑病例时,应立即引导病例到临时医学观察点或单独隔离观察间进行留观,联系单位所在村对应的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初步排查后,送辖区定点医院诊治,确诊后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2.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触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关最新文件要求进行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送定点医院排查、诊治。

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健康管理员,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所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等。

3.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公寓)、车间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

做好其他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加强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空调等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对办公室、食堂、宿舍、会议室、车间、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进行消毒;各工作场所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醇速干手消毒剂,厕所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员工做好手卫生。

4.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的建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启动封闭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宿舍(公寓)、楼栋封锁等措施,严格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适时适当调整工作安排,必要时采取停工停产等措施。

5.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保障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供应。做好餐饮、生活饮用水安全等生活保障。加强巡查管控,及时停止群体性聚集活动,及时处置安全突发事件。

6.基层医务人员要协助当地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等工作。“三人工作小组”负责片区村民健康登记,做好村民的健康监测工作,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每天保持与单位主要负责人、疾控机构进行信息沟通,及时上报最新情况。

7.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人员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1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聚集性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疾控中心,由疫情防控专家评估后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楼宇、院落实施硬隔离。企事业单位是否因疫情停工和停工范围由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现场评估研究决定。

三、预案终止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可由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终止响应。

农村出现阳性后应急方案篇2

村级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为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有效遏制疫情播散和蔓延,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通知精神,制订如下应急预案

一、总体要求

学习贯彻关于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工作优势和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机制协同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我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一)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各村要建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建设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不留死角。鼓励村民参与防控活动。

(二)加强人员追琮

以村为网格,加强人员健康监测,摸排人员往来情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重点追踪、督促来自疫情发生地

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手段,精准管理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人员,确保追踪到位,实施医学观察,发挥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和乡级卫生院的合力,提高追踪的敏感性和精细化程度。

(三)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

发动村级网格员、村医、预防保健医生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配合疾控机构规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及时按程序启动排査、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

(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力度,严格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治理,把环境卫生治理措施落实到每个村、单位和家庭,防止疾病传播。

(五)加强健康宣教

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病毒感染等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科学指导村民正确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村民规范防控行为,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三、具体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村级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

1.组织动员:各村要建立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以乡镇和村干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鼓励村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村进行全覆盖,落实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宣传,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国。使村民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