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后应该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最新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1
1、对全体餐饮人员进行仪器卫生培训,使餐饮人员懂得怎样操作符合卫生要求,各厨房制定出卫生规则,仪器检验人员应定期到厨房宣传仪器卫生知识,监督、检查餐饮人员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规则的情况。定期向餐饮部报告一次,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2、做到五不(不购买有毒、有害和变质不洁的仪器不购买过期食品,不购买违反北京市仪器采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各类食品。)对新购进或无把握的食品,先进行化验,合格后再使用。
3、厨房人员不得使用过期食品及不新鲜、腐朽食物。蔬菜粗加工间配有专门人员对蔬菜、水果和鸡蛋进行认真清洗、消毒并倒筐,然后方可入库或使用,生熟分开,冷荤间坚持做到“五专”。各冷菜间安装紫外线灯每天进行工作台面及空气消毒。食品检验室每周对食品进行化验,并将结果报告餐饮部。
4、食品检验室每周一次进行各厨房餐厅用具的轮流涂抹化验,如有不合格情况,立即报餐饮部经理进行改进。
5、食品运输使用专用封闭车,各容器加盖。储存食品要经常检查有无变质、腐朽、是否过期,直接入口食品要与其它食品分开存放,开听食品换容器后方可存放,各库房和冷库保持清洁,放置有序。冷荤间冷库每周一次用消毒液擦洗。
6、从事餐饮工作的人员,工作时保持工作服、帽的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不准留长指甲,从事直接入口食品检验人员不定期进行抽查。
7、厨房工作间应严禁其它部室无关人员穿行。
应急方案:
1、由发现人打电话通知酒店保安部餐饮部,简单讲清发生地点及中毒情况。
2、保安部接到电话,一面派人立即赶至现场,一面打电话将上述情况通知总经理、值班经理。
保安部:
1、赶至现场后,划定区域,保护现场,进行现场拍照,劝阻无关人员进入并疏散。
2、若是投毒,立即控制嫌疑人,并及时开展调查,收集证据工作,控制消息的传播。
3、如投毒后果严重,人员数量大,须向店级领导汇报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2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餐厅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1)防止细菌对仪器的污染:食品工业和食品商业系统,以及集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供销过程中的污染。须知到专车运输,低温贮藏,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2)控制细菌的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1)有些化学物质与食用的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以常发生误用,误食而造成中毒。因此,对备有有毒化学物质的单位,要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制度,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2)加强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农药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3)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不得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动植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有毒动植物往往与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们如不加以识别而误采食用,就会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类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的识别能力,防止误采误食,对不能识别的有毒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才能食用。
二、食品卫生中毒事件应急措施
1、在酒店内发现任何人有中毒症状,无论是误服或故意服毒,应立即报警,并向总经理汇报;
2、由大堂副理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呼救,等待医务人员求援;
3、经警方同意后查看中毒者证件等物品,由警方通知中毒者的单位或亲友;
4、保护中毒者所在现场,不要让任何人触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药物、容器、饮品及食物、呕吐物等);
5、将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记、保管或按警方要求交给警方,并签收;
6、将有关资料(警车、救护车车号;到达及离开的时间、警方负责人姓名等资料)登记备案;
7、发现投毒者或可疑人员时立即滞留,交警方处理;
8、属在酒店用餐客人的,除做好以上工作外,还应把客人用餐的菜肴和餐具及残渣封存,交由警方化验、鉴定。
在以上突发事件范围以外的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参照以上措施进行安排。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3
1. 事故特征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必须以最快的联系方式向所在单位食物中毒应急机 构报告或直接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同时拔打当地“120”急救电 话。
3.2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3.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3.1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能自行乱服药,医治越 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3.3.2前往医院就诊的同时应了解发病前有共同饮食史的其他人员是否也 出现类似症状,如有则立即向项目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或当地“120”急救中心
报告,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3.3.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3.3.4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备检验。食物贮 存场所及炊具、餐具、容器等不要清洗,要等到相关部门调查取证完毕后,再对 中毒现场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防止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
3.3.5在外就餐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不要与餐饮单位私下解决,要及时向 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以免延误调查时机,给确定事件性质及原因带来困难。
3.3.6救援人员到达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后,要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要求立 即开展救治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小人员和财产损失。
4.注意事项
4.1救护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救护知识,否则不能参与救护。
4.2救护现场应加强隔离,所有问题食物应封存,交由地方公安机关调
查。
4.3救护完成后应对现场进行消毒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4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有序应对幼儿个别或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有效减少或杜绝伤亡,切实保障幼儿园师生卫生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1.2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全园教师职工、后勤安保人员及发生中毒事件的班级或部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预案形成了规范性的引用文件: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正,2018年12月29日。
2.2《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8号,2004年7月23日。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年5月9。
2.4《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第79次会议,2006年1月8日。
3 术语和定义
3.1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3.2应急预案
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3.3应急处置
是指应对突发性时间合理有序采取的救援处置措施。
4 职责
按照应急预案标准化、规范化要求需成立应急处置领导组和工作组。
4.1领导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教务主任
组员:食堂负责人、各职能科室负责人
4.1.1领导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