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出的关于医院流感防控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欢迎各位前来阅读与下载。
医院流感防控工作方案1
一、制定目的:
为应对医院流感大流行疫情,促进医院流感大流行防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快速地采取各项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流感大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
阶段的划分由上级政府部门确定。
上级部门宣布流感大流行启动应急预案,医院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流感的防治意识,做好人员、技术、物资、药品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疫情及时分析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根据疫情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各小组按预案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本职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各小组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和职责,反应快速,处理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疫情,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公众参与流感防治处理。
四、组织机构:
(二)分工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
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研究制定流感大流行疫情控制方案、会诊和制定救治方案;
救治应急小组:负责组织病人的诊疗与救治;
疫情防控小组: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职业防护指导;
物资保障小组:负责保障交通、通讯、水电、生活以及用房、防护用品、各类消毒剂和治疗药物供应及污染源和医疗废物的消毒与处理;
疫情信息报告小组: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健康教育宣传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及信息发布工作;
安全保卫小组:负责阻止污染物流失或恶意高危传染源的流动,并划定警戒区域进行控制。
工作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赶到指定地点集合;在疫情解除警报前,所有成员外出必须向领导小组组长请假,批准后方可离院。
五、应急程序:
(一)责任报告人
医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二)报告程序:
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流感(疑似)病人的首诊医生为第一责任报告人,诊断后24h内报公卫科,公卫科按要求及时网路直报。
(三)处置措施
1、准备阶段工作方案
①门诊部预检分诊台根据分诊制度规范分诊,并作好登记工作。
②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为我院诊疗、收治流感病例以及流感样病例的指定科室,中午、夜间流感样病例病人由急诊科负责门诊诊治;上述科室要积极诊疗、收治流感散发病例,不得推倭病人。
医护人员在接诊流感病例以及流感样病例时必须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佩戴口罩,并在诊疗护理病人前后规范洗手。
流感病例以及流感样病例在院内诊疗时必须与其他疾病病人隔离,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ƒ其他科室门诊接诊的流感样病例必须转诊到感染性疾病科诊疗。
一、总则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落实流感大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流感大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依据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的函》及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及流感大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对工作阶段划分及应急反应分级
依据上级文件相应规定,将我院应对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应急阶段和结束阶段。
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流感大流行各应对阶段的划分依据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判定。
我院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其他国家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生病例,或卫生部已宣布启动应对准备行动的无应急反应阶段。
2、应急阶段
①Ⅳ级应急反应阶段:其他省份发生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
②Ⅲ级应急反应阶段:本镇发生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或外省发生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③Ⅱ级应急反应阶段:本镇发生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或外地区发生新亚型流感病毒出现较大范围传播。
④Ⅰ级应急反应阶段:本镇发生新亚型流感病毒在市内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向较大范围扩散或影响其他地区;或卫生部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
3、结束阶段
本镇发生的新亚新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或卫生部判定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则应急响应工作结束。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成立我院流感大流行应对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设在
负责准备与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负责领导、协调全院各科室做好流感大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向领导小组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承担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具体事务。
2、医疗专家组:
主要负责采取对应疫情级别的重要措施等提出建议;对流感应对准备提出咨询建议;提供流感大流行应对工作技术指导;必要时请上级专家会诊指导。
3、医疗救治组:
负责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必要时请求专家组会诊。
4、药品、设备保障组:
负责做好疫苗、药品储备工作;保障应急阶段药品设备供应、维修、养护工作。
5、后勤保障组:
负责疫情发生是做好相应后勤物资的保障及供应工作,同时负责相关人员的饮食起居等生活用品的供应。
6、信息监测统计报告组:
负责相关疫情信息的监测,及时将统计的疫情信息进行整理和上报,同时做好反馈工作。
2、善后处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保障措施
(一)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情况的督查,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督查。
内容包括疫苗、药物、设备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等。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科室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的应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按照相关行政和技术规范要求,逐项进行督导。
内容包括疾病筛查,检验检疫,院感控制,疫苗、药物、设备管理,医疗救治,信息管理、上报等。
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现场解决,对落实不力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或行政处罚。
对触犯法律、法规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医院流感防控工作方案3
1总则
1.1总体目标
为做好我区人感染xx流感(以下简称“xx流感”)防控工作,提高xx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xx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分级负责。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人感染高致病性xx流感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安徽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安徽省人感染高致病性xx流感应急预案》、《安徽省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xx流感防治应对准备及应急工作。
2组织管理
2.1组织机构
区卫计委在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xx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内的xx流感防控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行xx流感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区卫计委成立由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xx流感防控技术专家组。
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成立xx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和卫生行政部门指派,负责开展本单位或本地区的xx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本地区的xx流感防控工作。
2.2职责分工
2.2.1卫生行政部门职责
(1)区卫计委负责指挥、协调、管理本行政区域区内xx流感防控工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xx流感应急预案,组织开展xx流感应急培训和演练,组织专家组排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督导检查和社会动员及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xx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置。
(2)区卫计委要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固定联络员制度,及时与有关部门交流协商,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2.2.2医疗卫生机构职责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本辖区xx流感预防控制及监测工作,负责当地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包括xx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相关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指导做好生活环境、物品的卫生学处理和xx流感疫情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人防护,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和健康教育。
(2)医疗机构职责
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xx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的筛查与报告,负责病人的诊断、转运、隔离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负责本机构内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以及其它各类医疗机构负责及时报告发现的病死动物情况以及有病死动物接触史的发热病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有关的xx流感防控工作。
(3)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负责对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消毒、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等工作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3病例诊断和疫情报告
3.1病例诊断
5.2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区卫计委要认真开展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和指导,特别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督导和检查,督查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技术演练、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玩忽职守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5.3做好物质储备,保障经费支持
区卫计委合理安排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防护用品、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
医院流感防控工作方案4
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甲、乙型流感病例,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甲、乙型流感疫情传播和蔓延,根据国卫发明电[20xx]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治机构及工作管理制度
(一)医院于20xx年1月10日成立了甲、乙型流感防治领导小组和防治组织体系。
XXX院长、XXX副院长全面负责指挥我院甲、乙型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工作职责(见附件2)。
1.医疗组下设六个小组,其中会诊专家组、医疗救治应急队、药品组工作由药剂科主任XXX负责;培训组、院感组由医务科长XXX、总护士长XXX负责;设备组由XXX副院长负责。
(1)会诊专家组:XXX为组长,负责组织本院甲、乙型流感病人的筛查、排除、会诊及治疗。
会诊专家组人员名单和工作职责、会诊制度、会诊意见书(见附件3)。
专家小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必须到达指定地点,在开始诊视病人2小时内做出判断。
(2)医疗救治应急队:由医务科主任XXX、护理部主任XXX负责组建我院医疗救治应急队并开展工作。
甲、乙型流感医疗救治应急队人员名单和工作职责(见附件4)
(3)培训组:由医务科主任XXX、护理部主任XXX负责制定并及时修订我院甲、乙型流感防治培训工作计划(见附件5),并组织培训。
(4)院感控制组:由院感科主任XXX、护理部主任XXX负责制定我院甲、乙型流感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见附件6)和负责院感控制措施的落实。
(5)药品组:由药剂科主任XXX负责保证药品的准备、供给。
(6)设备组:由副院长XXX负责保证医疗设备的准备、供给和维护。
2.宣传组:由医务科负责甲、乙型流感防治的宣传工作。
3.后勤保障组:负责防护用品的供应,负责水、电的正常运转,负责爱国卫生工作的组织安排和实施。
4.保卫组:严格履行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和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若有疑似病人需进行隔离或需要治安监控的,立即配合好医务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二、疫情报告制度
根据省市卫计生委的工作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制度。
由发热门诊值班医师向市卫计委指定的部门报告,内容包括:甲、乙型流感密切接触者、疑似或确诊病例。
要求各科重点监测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确定为疑似的病人在2小时内报市疾控(电话:XXXXXXXXXXX),同时报市卫计委(电话:XXXXXXXXXXX)。
三、门诊工作规范
门诊部由XXX、XXX医师负责门诊部所属科室的甲、乙型流感防治工作,监督科内、儿门诊、检验科、放射科等甲、乙型流感防治的具体工作。
(一)在门诊大厅设预检分诊台,由导医负责门诊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引导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二)各科接诊疑似病人后,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
并专人将患者引到发热门诊。
所有接触者详细登记,诊室应严格消毒。
门诊各科室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院感科(XXX)。
(三)发热门诊工作时间,每天8:00——17:30。
(四)放射科主任负责甲、乙型流感病人防治工作中的影像学检查工作,其胸片资料应由专人保管,放射科主任要对X线检查报告审核签名,同时加强科室医务人员自我防范意识。
(五)检验科主任负责安排甲、乙型流感病人防治工作中的检验工作,应固定对疑似病人检验的仪器,对发热病人的血液标本的处理按有关规定执行,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签名,同时加强科室医务人员自我防范意识。
(六)门诊部所属各科在院感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四、住院病人可疑甲、乙型流感的处理
住院病人中若出现疑似甲、乙型流感,所在科室应在第一时间内先行就地隔离,应立即科内会诊,会诊后疑诊者立即上报医务科或相关院领导,由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