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3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3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1

一、评价项目:将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方面的内容评价用文明星来命名,包括:文明之星、礼貌之星、诚信之星、安全之星、责任之星、团结之星、环保之星。

二、评价形式:星级评价,核算成优等数量

三、评价要求:

文明之星:(红色星)

1、热爱祖,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主要成就。

2、遵守校纪校规,熟知并履行《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课间在指定地点文明游戏,不随意跑跳、不乱攀爬。

不打闹

4、校园内外讲文明,注意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恶意讽刺、侮辱人。

5、抵制不良诱惑,不涉足网吧等场所,不从事不宜的活动。

6、认真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有团队意识,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礼仪之星:(紫色星)

1、尊敬师长,礼貌待人,注重仪表,不说脏话。

2、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3、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4、尊重残疾人,不欺侮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诚信之星(蓝色星)

1、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说谎话。

2、端正学习态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

3、为人正直,坚持正义,敢说真话,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安全之星:(黄色星)

1、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谨记安全,不作危险的事;危机时刻安全自护。

2、留意安全隐患,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3、不藏匿、携带、使用危险物品。

责任之星:(橙色星)

1、敬父母,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

2、富有爱心,关心帮助老年人和有困难的人。

3、做好值周工作,履行职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环保之星:(绿色星)

1、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2、不随意扔垃圾,并能做到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团结之星:(粉色星)

1、关心集体,响应号召,各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

3、同学之间组织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合作完成,增进友谊。

说明:

1、通过文明之星评选时间按标准进行评选,只要学生品行符合星的标准就可得哪种星,学生一个月可得多星。

1、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过程

(1)组织建构;

(2)学习培训(分批次、分组学习)班主任及小组成员学习,全体教师学习。

(3)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总结。

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学生总结、填写《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班级展示实证材料;班主任核验。

(4)上机操作形式: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然后教师评价。

2、利用软件评价过程

(1)学生录入“实证材料”。

(2)班主任审核材料。

(3)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3.班级测评小组开展评价的基本程序是组织培训——学生展示实证材料、自我陈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合成评价等级数据——填写综合性评语

其中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在基础性发展目标上进行,学生自评在要素上进行。

评价时应注意对实证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避免以偏概全。

评价时,如果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进行审定。

综合性评语由班主任收集各方评价结果、与相关教师(不少于三人)共同研究写出。

六、制度保障

为确保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公开、公正、公平、科学地进行,各班级要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制度、公示制度和监测制度。

(一)培训制度

学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能力,使其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和要求,以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公平、公正。

(二)公示制度

学校要公示本实施方案

评价完成后,评价的结果应书面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如有异议,学校要进行解释、处理。

公民道德素养方面评为优秀或有其他基础性发展目标评定等级为A的学生,其名单要在全校张榜公示一周,接受学生的质询并给予答复。

其他所有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公示或不对外公布。

(三)监测制度

学校组织对有基础性发展目标被评为A的学生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的行为,一律取消其相应等级。

2023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期国防教育法规为指导,以军事训练和规章制度教育为手段,着眼未来学生"四纪"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遵章守纪意识,在养成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管理工作进程,培养初一新生的团队精神及能吃苦、守纪律的良好品格,更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世纪合格人才。

二、培训内容:

1、队列训练,齐步走,正步走,原地踏步走,原地向左、向右、向后转,集合,解散,口令练习;

2、内务整理;

3.学唱红歌;

三、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组员:

四、训练要求及作息时间安排:

1、责任人根据作息时间按时到岗。

2、班主任老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着装及安全等)。

3、一天训练结束后,体育老师要对训练课情况做较全面讲评,提出相关要求。

4、负责内务的教师一定要指导、监督、管理到位,保证学生在后勤时间段的一切安全。

(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

(2)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音乐实践活动;

(3)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音乐技能。

2.认知表现

认知表现主要包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欣赏与基本常识等四块内容。

认知表现的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欣赏与基本常识为必测内容,采用听音笔试形式,由学校组织命题、施考、阅卷,并根据成绩评定为P等或E等;演唱、演奏和综合艺术表演为选测内容,由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测评,测评的方式为:

(1)演唱: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背唱,教师根据其演唱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2)演奏: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单纯乐曲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教师根据其演奏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3)综合艺术表演:学生自定表演内容,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表演,教师根据其表演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可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

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音乐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音乐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音乐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B级及以上证书者;

(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美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与方式

测评内容包括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个方面。

1.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的测评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美术活动的兴趣、态度、表现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测评结果分P、E两等。

学习品质测评确定方法:学习品质测评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即确定为P等,否则为E等。

(1)学生每学期须达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量(病、事假除外);

(2)学生能积极参加班级及学校所组织的美术实践活动;

(3)学生能掌握一项以上(含一项)美术技能。

2.认知表现

认知表现主要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四项内容。

认知表现的测评分必测和选测两方面:欣赏评述为必测内容,采用笔试形式,由学校组织命题、施考、阅卷,并根据成绩确定为P等或E等;造型表现(绘画、工艺制作等)、设计应用(创意设计等)、综合探索(主题探索等)为选测内容,由学生任选其一进行测评。

由教师根据其测试水平评定为P等或E等。

认知表现的选测、必测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认知表现评定为P等;测评结果含有E等,应评定为E等。

认知表现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但其美术测评结果不能评定为A等。

(二)测评结果的评定

1.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美术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美术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B级测试;

(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实践与服务类

实践与服务包含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安全教育与实践三个分项。

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1A2P或2A1P或3A,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实践与服务测评结果为E等。

社会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