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将玩具归位。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5、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篮子和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用木偶来讲述故事,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2)提出问题:明明想请小朋友玩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明明为什么难过地哭了?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2、引导孩子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说明游戏的要求。
(3)让孩子自己玩游戏,老师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孩子操作《谁做得对?》。
(1)让孩子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应该把笑脸给谁?应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孩子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放回原处有什么好处?
4、组织孩子进行交流和评价。
【活动延伸】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给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孩子学会分类和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孩子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孩子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分类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其他教育工作。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2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只有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进行技能练习。因此,我采用了游戏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宝宝真能干”的游戏,将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和解决难点都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能够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3. 学习收放玩具,并熟悉集体生活的常规;
4. 行走时,学习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1. 场地两端各放置5-6个塑料筐,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 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用绿色代表小草,小路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 准备一首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我选择了一首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孩子们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 通过游戏《大风来了》让幼儿练习平衡能力。
- 我们一起学习转小风车,唱着儿歌转动身体。幼儿可以根据儿歌的节奏来调整转动的速度,让他们保持最佳的活动状态。
- 在转动过程中,我告诉幼儿们地上有玩具在哭,因为有些孩子把玩过的玩具忘在外面了,玩具回不了家,所以它们很着急。我们一起来找到它们,把它们送回家。
- 在找玩具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们在平行线中行走。首先让他们尝试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中行走,然后讨论如何走才能又快又稳,同时不能踩到路边的小草。
- 接着,我请一些表现好的幼儿示范在平行线中行走的方法,并讲解动作要点。然后,让所有幼儿一起尝试在25厘米的平行线上行走,帮助他们掌握保持平衡的要点。
- 我们还进行了一个名为《送玩具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平行线中行走,到指定地点捡起玩具,然后从另一条小路返回并把玩具送回家。
- 在这个环节中,我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设置了不同的小路,让孩子们在上面行走。有弯曲的小路、高20厘米的平衡板和宽约22厘米的小路等。
3. 分组游戏,送玩具回家。我将幼儿分为几组,让他们在平行线中行走,巩固他们在行走过程中的技能。我会不断提醒幼儿们要走在路中间,不要踩到线。
4. 找一找还有哪些玩具,把它们也送回家。
5. 最后,我进行了小结。我告诉幼儿们他们都很聪明,都帮玩具找到了家。我提醒他们以后玩完玩具要让玩具回家,不能乱放乱扔,因为玩具也有感觉。现在玩具回到家了,我们一起庆祝一下,让幼儿在《玩具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练习。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3
设计目的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兴趣才能带动他们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游戏法。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宝宝真能干”的游戏,把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难点解决全部放在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快乐、自主地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3. 学习收放玩具,熟悉集体生活的常规。
4. 行走时,学习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5. 让幼儿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
活动准备
1. 场地两端放置5-6个塑料筐,玩具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 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以绿色代表小草,小路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 使用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使用节奏鲜明的乐曲,带幼儿们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 用游戏《大风来了》让幼儿练习平衡。
a. 引导幼儿学习转动像小风车一样。
b. 通过游戏找玩具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平行线中行走,教授走路的技巧。
c. 分组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在平行线中行走的技能。
d. 找到其他玩具,也送它们回家。
3.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将玩具归位,强调玩具的重要性,并进行放松练习。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在游戏中培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他们学会了在平行线中行走,并掌握了保持平衡的要点。同时,也明白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在游戏中,幼儿们通过寻找玩具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我也会继续努力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4
设计思路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兴趣才能让他们愿意进行技能的练习。因此,我采用了游戏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宝宝真能干”的游戏,将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和难点解决都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自主地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能够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行走;
3、学习如何收放玩具,熟悉集体生活的规则;
下面小编整理了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1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将玩具归位。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和特点。
5、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篮子和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用木偶来讲述故事,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2)提出问题:明明想请小朋友玩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明明为什么难过地哭了?妈妈对他说了什么?
2、引导孩子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2)说明游戏的要求。
(3)让孩子自己玩游戏,老师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孩子操作《谁做得对?》。
(1)让孩子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应该把笑脸给谁?应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孩子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放回原处有什么好处?
4、组织孩子进行交流和评价。
【活动延伸】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给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孩子学会分类和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孩子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孩子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分类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进行其他教育工作。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小班社会《玩具找家》教案精选2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首先要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只有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进行技能练习。因此,我采用了游戏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我设计了一个名为“宝宝真能干”的游戏,将热身活动、动作示范、重点练习和解决难点都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快乐自主的游戏中掌握活动技能。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 能够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3. 学习收放玩具,并熟悉集体生活的常规;
4. 行走时,学习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1. 场地两端各放置5-6个塑料筐,玩具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3倍。
2. 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路边用绿色代表小草,小路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 准备一首节奏鲜明的乐曲《玩具进行曲》。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我选择了一首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孩子们进行小动物模仿操的练习,以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