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阳性病例的话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1

医院检验科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检阳性标本,应立即上报科室主任,再由科室向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报告。医院第一时间向疾控部门报告,同步开展复核及其他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同步启动流调,掌握患者来源、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病例资料。若标本复核阳性,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报告医务部及医院领导(书记、院长、主管院领导),由医院上报属地疾控部门,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一、组织工作

预案启动后,由医院书记担任总指挥,院长总统筹,其他院领导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及预案分工开展各项工作。

二、流调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后,第一时间由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进行流调,形成初步行程路线图。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助提供患者就诊信息,并完成同时段就诊患者信息排查工作;后勤保障部协助提供录像监控资料;科室协助提供相关就诊信息。根据流调结果,明确院内高风险区域、重点区域及低风险区域,确定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名单(重点区域人员及一般人员)。

三、处置工作

(一)区域封控工作

由后勤保障部负责,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按照疾控部门及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执行区域封控。

(二)环境采样及消杀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牵头,护理部协助完成指定区域环境采样,后勤保障部会同疾控部门完成环境、物表、空气消毒。

(三)工作人员处置工作

1、密接、次密接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部门等,确定隔离酒店。由医务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隔离地点。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完成采样(人员和环境均进行双采双送)、转运、隔离等工作。

2、一般接触人员

重点区域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等部门,确定闭环管理酒店。由护理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转运通勤、闭环管理、采样等工作。

一般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宣传、培训相关居家要求,实行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并加强健康监测。

以上工作均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疾控部门要求完成。

(四)面上排查工作

由护理部牵头,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对所有在院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规培实习进修人员、研究生、物业人员、基建人员、临聘人员等)及病陪人进行全面核酸排查(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医务部、科教部、基建工程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协同)。

(五)标本运送工作

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负责派人,后勤保障部负责派车,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联系疾控部门,完成标本运送工作。

(六)诊疗处置工作

1、初检阳性患者管理

①若阳性患者已完成就诊且离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立即通知该患者请其佩戴好口罩自我隔离。等待疾控部门上门采样。

②若阳性患者仍在院区内应立刻由专人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转运路线将其转至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进行单间隔离,由发热门诊完成采样复核。

2、门急诊病人管理

初步确定患者活动轨迹后,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医务部部署相关科室停诊工作。同时根据疾控部门的风险研判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确定最终停诊方案

接到停诊指令,即按以下要求处置:

1)暂时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门诊病人由病友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急诊病人由急诊室牵头负责,感染楼区域病人由感染科牵头负责。

3)门诊部负责做好在院门诊病人管控、疏散分流等工作,必要时排查核酸,根据后续情况,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安排好病人救治(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

4)病友服务中心统计门诊预约情况(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制定并落实预约病人分流措施(协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门诊部、医务部协同)。

5)党委宣传部负责起草停诊通告并在开诊前通过短信或其他途径通知就诊人员(门诊部、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

6)病友服务中心、急诊室、感染科等科室分别落实各区域非预约人群至其他医院就诊安抚、解释等工作(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就地抢救,医务部、护理部协同)。

3、门住院病人管理

1)封控科常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管控现有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负责,落实科室闭环管理。做好陪护陪护人员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及双码核查。

3)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值班值守:由医务部、护理部按照“专业内部调剂,同亚专业横向调剂”的原则,负责统筹医务人员安排,各临床科室负责具体排班,确保在院患者正常诊疗不受影响。必要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支援需求。

4)达到出院标准患者管理:根据病情判定达到出院标准患者,家属要求离院,由科室联系属地社区,按照密接人员进行管理。

后勤保障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设备保障:XXX

药品保障:XXX

后勤保洁:XXX

车辆保障:XXX

负责做好防护物资储备、救治工作人员的食宿安排、后勤保障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一)启动。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包括患者及本院工作人员。

(二)报告。

1. 临床科室立即上报科室主任,由科室主任在1小时内上报院感科。

2. 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调查。初步核实后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3. 医务科应立即向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

4. 应急领导小组应在2小时内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及专家对事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证实出现疫情病例时,院感科应当立即向肇庆市疾控中心鼎湖办事处报告,同时报区卫生健康局;并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进行网络直报。

(三)处置。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尽快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规范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

2.查找传染源。

3.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

4.针对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院感防控组制定并组织落实有效消毒隔离措施,对被污染环境采取正确有效的消毒处置措施。

5.院感防控组积极协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病原学检查、消毒等工作。

6.后勤保障组要提供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敦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三、预案终止

在事件的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被消除,至末例确诊病例发病后14天内无新的病例出现,环境得到有效消毒,院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应急领导小组应责成各个工作组对事件发展态势进行评估,据评估结果决定终止响应。

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3

为积极应对“应检尽检”人员中可能出现新冠核酸阳性的突发情况,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做到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蔓延,最大限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要求和目标

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统一指挥,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统筹全院医疗卫生资源,科学、精准、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做到“早、小、严、实”,将疫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防治疫情蔓延。

二、适用范围

方案适用于“应检尽检”工作中筛查出阳性人员情形。诊疗过程中发现的符合定义的疑似病例、环境监测发现阳性结果等情形均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三、预警机制

1、对医院应检尽检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精准筛查,一旦出现阳性结果立即上报。

2、患者、陪人、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的`日常健康监测管理,鉴别排查新冠相关症状,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

3、发挥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病房哨点作用,提高疫情相关信息的研判能力,实现多点预警。

四、组织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为应急指挥机构,全权负责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协调全院各科室、疫情防控各工作组之间的联动配合。核酸检测实验室一旦发现核酸阳性标本,上报指挥部,迅即启动应急响应,快速从常态化机制到应急模式的平急转换。

五、应急处置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各司其职,遵循“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原则,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同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1、确认阳性人员。检验科核酸检测工作人员发现应检尽检人员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情况时,立即联系核酸采集处值班人员,追溯混检人员信息,通过单采单检进一步确定阳性人员。同时电话通知指挥部、检验科主任、阳性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若阳性人员为住院患者或陪人,需联系病房主任、护士长。周围环境检测阳性立即通知院感科。(责任科室:检验科、核酸采集处)

2、区域封控。指挥部接到电话,上报院领导,经院领导同意,按照“接报即查、先管后筛”的原则,保卫科安排安保人员对阳性人员所在楼层(楼宇)实行暂时封控管理,要求“只进不出”。严格限制风险人群和风险区域人员流动。医院其他人员暂时原地隔离。若阳性人员为病区患者或陪人,需将阳性人员转移到缓冲病房;若阳性人员为发热门诊患者,发热门诊即刻停诊并封控管理,将患者安置在单间隔离。病区或发热门诊护理人员对其他患者陪人做好解释、安抚工作,限制其活动范围。(责任科室:医务部、护理部、保卫科)

出现阳性病例的话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发现院内感染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1

医院检验科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检阳性标本,应立即上报科室主任,再由科室向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报告。医院第一时间向疾控部门报告,同步开展复核及其他工作。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同步启动流调,掌握患者来源、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病例资料。若标本复核阳性,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第一时间报告医务部及医院领导(书记、院长、主管院领导),由医院上报属地疾控部门,启动院内应急预案。

一、组织工作

预案启动后,由医院书记担任总指挥,院长总统筹,其他院领导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及预案分工开展各项工作。

二、流调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后,第一时间由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进行流调,形成初步行程路线图。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助提供患者就诊信息,并完成同时段就诊患者信息排查工作;后勤保障部协助提供录像监控资料;科室协助提供相关就诊信息。根据流调结果,明确院内高风险区域、重点区域及低风险区域,确定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名单(重点区域人员及一般人员)。

三、处置工作

(一)区域封控工作

由后勤保障部负责,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按照疾控部门及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执行区域封控。

(二)环境采样及消杀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牵头,护理部协助完成指定区域环境采样,后勤保障部会同疾控部门完成环境、物表、空气消毒。

(三)工作人员处置工作

1、密接、次密接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部门等,确定隔离酒店。由医务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隔离地点。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完成采样(人员和环境均进行双采双送)、转运、隔离等工作。

2、一般接触人员

重点区域人员:由院办联系医院属地街道(社区)、公安等部门,确定闭环管理酒店。由护理部牵头收集人员信息及居住地点,分别安排转运通勤、闭环管理、采样等工作。

一般人员: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负责宣传、培训相关居家要求,实行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并加强健康监测。

以上工作均要求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指导下提前做好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疾控部门要求完成。

(四)面上排查工作

由护理部牵头,按照疾控部门要求,对所有在院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规培实习进修人员、研究生、物业人员、基建人员、临聘人员等)及病陪人进行全面核酸排查(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医务部、科教部、基建工程部、后勤保障部、人力资源部协同)。

(五)标本运送工作

由医务部牵头,护理部负责派人,后勤保障部负责派车,医院感染管理中心负责联系疾控部门,完成标本运送工作。

(六)诊疗处置工作

1、初检阳性患者管理

①若阳性患者已完成就诊且离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心立即通知该患者请其佩戴好口罩自我隔离。等待疾控部门上门采样。

②若阳性患者仍在院区内应立刻由专人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转运路线将其转至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进行单间隔离,由发热门诊完成采样复核。

2、门急诊病人管理

初步确定患者活动轨迹后,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医务部部署相关科室停诊工作。同时根据疾控部门的风险研判以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确定最终停诊方案。

接到停诊指令,即按以下要求处置:

1)暂时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门诊病人由病友服务中心牵头负责,急诊病人由急诊室牵头负责,感染楼区域病人由感染科牵头负责。

3)门诊部负责做好在院门诊病人管控、疏散分流等工作,必要时排查核酸,根据后续情况,按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安排好病人救治(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中心协助)。

4)病友服务中心统计门诊预约情况(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制定并落实预约病人分流措施(协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门诊部、医务部协同)。

5)党委宣传部负责起草停诊通告并在开诊前通过短信或其他途径通知就诊人员(门诊部、信息数据管理中心协同)。

6)病友服务中心、急诊室、感染科等科室分别落实各区域非预约人群至其他医院就诊安抚、解释等工作(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就地抢救,医务部、护理部协同)。

3、门住院病人管理

1)封控科常按“不进不出”原则处理

2)管控现有人员:由各临床科室负责,落实科室闭环管理。做好陪护陪护人员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健康监测及双码核查。

3)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值班值守:由医务部、护理部按照“专业内部调剂,同亚专业横向调剂”的原则,负责统筹医务人员安排,各临床科室负责具体排班,确保在院患者正常诊疗不受影响。必要时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出支援需求。

4)达到出院标准患者管理:根据病情判定达到出院标准患者,家属要求离院,由科室联系属地社区,按照密接人员进行管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