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实施方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实施方案1

根据《xx省高等学校疫情防控分级分区管理指导方案(试行)》,结合《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要求和当前属地疫情防控形势,经学校研判并商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决定自2022年4月18日零时起,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级从“封闭管理”调整为“闭环管理”,4月18日(星期一)起全校恢复线下办公、教学。

NO.1

总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及省教育厅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不折不扣的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科学精准、分级分区、一校一策、从严从紧”的原则,遵循属地化管理要求,聚焦学校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对防控重点再精细、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NO.2

闭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级由封闭管理转化为闭环管理后,自4月18日(星期一)起全校恢复线下教学后,全体教职员工严禁离天外出,特殊原因确需离天外出的,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上报组织人事部审批,校防控办备案;在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因病因事、个人身体疾病、家中发生重大变故、考试等),应严格履行外出请销假手续,提前报备行程;学校后勤、物业、餐饮、保卫、超市等从业人员,自4月18日起有序解除校内封闭管理,相关部门要继续做好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和行程管理等工作。

2.各部门要在返校前完成人员返校返岗信息摸排工作,首次返校须在近14天(4月1日以来)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凡居住在封控区、管控区,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以及按要求医学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暂不返校;返校人员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居住人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暂不返校;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人员,继续严格落实相关疫情防控要求暂不返岗,继续开展线上办公、教学,待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申请返校返岗;各部门疫情防控联络员务必于4月17日20:00前,完成本部门校外返校返岗教职员工核酸检测(APP截图)收集整理工作,以部门为单位统一上报组织人事部报备。

3.全体教职员工返校前应签订《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员工疫情防控工作闭环管理期间承诺书》,进校时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按照保卫处要求完成查验后方可入校。

全体教职员工应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个人第一责任,每日应完成健康打卡并严格遵守“两点一线上下班”,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4.学校校门继续从严管理,校外人员、外来车辆原则上不得进校,确需进校的提前向保卫处报备、审核、登记,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接的校内相关部门,负责外来人员进校后全程闭环管理;所有返校返岗教职员工严格服从校门管理要求并接受体温检测和行程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天水快办”场所码。

5.全体师生疫情防控期间坚决禁止离天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同时严格把关,配合做好本部门教职工的管理、教育、引导工作;学校将定期核查教职员工“行程码”,对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人员,一经核实严肃追责;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对未经审批擅自离校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深化校地联动、校医协同机制,主动沟通协商,加强与属地防疫、卫健、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育、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能力,增强与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高校专责组信息共通共享,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管理水平。

7.继续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保障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直通专线畅通。

党员先锋队卡点值守暂时按照之前要求做好卡点值守,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调整,另行通知。

8.学校各学生公寓、家属区各楼宇继续实行分级网格管理制,各楼长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各楼宇“天水快办”场所码进出扫码落实工作,定期开展扫码使用情况通报,引导师生员工和校内居住人员自觉养成进出扫码习惯。

各二级学院要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值守、辅导员包宿舍的扁平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的学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学生夜间归寝清查工作,坚决杜绝学生夜不归宿校外住宿现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晨、午、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9.闭环管理期间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按疫情防控要求逐步开放图书馆、实训场所、室内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逐步恢复实训课、体育课等线下教学活动,任课教师严格落实课前点名制度,课前清查并记载“缺课缺勤”学生,及时反馈学生所属学院,进一步明确课堂要求、维护教学秩序。

10.建立健全学校与实习单位联防联控机制,把学生实习实训列入疫情防控重点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实习实训时间,共同做好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的疫情防控工作。

11.构建教职工以部门、在校学生以宿舍为最小单元的日常健康监测屏障。

指导师生员工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遵守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严格落实“一米线”“三件套”“五还要”等措施,定点设置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废弃物回收点,妥善处理废弃物。

12.学生食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堂食;师生员工进入餐厅请佩戴口罩,服从疫情防控志愿者引导,进入餐厅后,实行单通道循环,按照餐厅指示线位置,保持安全距离,选餐期间不聚集,进餐结束后请勿在餐厅内长时间逗留。

13.国资后勤处负责、物业公司落实,于4月17日(星期日)下午集中对教室(实训室)、室内体育馆、图书馆等重要公共区域进行科学消杀。

闭环管理期间,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持续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杀工作。

加强对电梯间、楼梯扶手、单体空调、桌椅等重要部位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及室内空间通风换气次数,并做好消杀记录登记。

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入口处摆放防疫用品,保障师生员工日常防护需要。

14.为确保闭环管理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珍惜并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闭环管理期间学校快递、外卖继续停止代收转发,快递、外卖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全体师生员工暂缓进行快递、外卖订购,学校将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再做调整,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如有购买紧急药品、毕业生就业协议转递、家长转送学生生活物品等需求,由保卫处按规定在西校门指定区域提供接收转递服务,同时做好领取人员信息登记;其他各类保障物资必须严格按照保卫处设立的专门时段、区域在东校门统一完成集中消杀和转运。

15.加大校园疫情防控正面宣传和舆情管控,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提醒、预防和预警,切实提升学生预防风险与应对危机隐患的能力,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守法自律,不信谣、不传谣。

时刻关注涉疫及敏感时段舆情监测,主动回应师生关切,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

NO.3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

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1.持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有序组织各类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好学校团组织作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

推进校领导、中层干部下沉一线,深入教室、宿舍开展学生谈心谈话,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进行跟踪干预,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在闭环管理期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跟踪推进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各部门尽快对全校教职员工疫苗接种情况开展再次摸排,在岗教职工由组织人事部负责汇总,在校学生由学工处负责汇总,校内从业人员由归口部门负责汇总,离退休人员由离退办负责汇总,校内居住教职工家属及租房人员由保卫处负责汇总,相关责任部门于4月22日前将汇总情况报防控办,防控办尽快与属地对接,安排新冠肺炎疫苗集中接种工作落实。

除有接种禁忌症外,对符合条件尚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师生,各部门应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加大疫苗接种引导,及时告知并安排补种,统筹推进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完成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免疫接种。

NO.4

完善校园疫情监测预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实施方案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实施方案1

根据《xx省高等学校疫情防控分级分区管理指导方案(试行)》,结合《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要求和当前属地疫情防控形势,经学校研判并商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决定自2022年4月18日零时起,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级从“封闭管理”调整为“闭环管理”,4月18日(星期一)起全校恢复线下办公、教学。

NO.1

总体要求

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及省教育厅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不折不扣的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科学精准、分级分区、一校一策、从严从紧”的原则,遵循属地化管理要求,聚焦学校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督促学校各部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对防控重点再精细、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NO.2

闭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级由封闭管理转化为闭环管理后,自4月18日(星期一)起全校恢复线下教学后,全体教职员工严禁离天外出,特殊原因确需离天外出的,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上报组织人事部审批,校防控办备案;在校学生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因病因事、个人身体疾病、家中发生重大变故、考试等),应严格履行外出请销假手续,提前报备行程;学校后勤、物业、餐饮、保卫、超市等从业人员,自4月18日起有序解除校内封闭管理,相关部门要继续做好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和行程管理等工作。

2.各部门要在返校前完成人员返校返岗信息摸排工作,首次返校须在近14天(4月1日以来)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凡居住在封控区、管控区,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以及按要求医学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暂不返校;返校人员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居住人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的暂不返校;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人员,继续严格落实相关疫情防控要求暂不返岗,继续开展线上办公、教学,待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申请返校返岗;各部门疫情防控联络员务必于4月17日20:00前,完成本部门校外返校返岗教职员工核酸检测(APP截图)收集整理工作,以部门为单位统一上报组织人事部报备。

3.全体教职员工返校前应签订《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员工疫情防控工作闭环管理期间承诺书》,进校时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按照保卫处要求完成查验后方可入校。

全体教职员工应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个人第一责任,每日应完成健康打卡并严格遵守“两点一线上下班”,尽量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前往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4.学校校门继续从严管理,校外人员、外来车辆原则上不得进校,确需进校的提前向保卫处报备、审核、登记,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接的校内相关部门,负责外来人员进校后全程闭环管理;所有返校返岗教职员工严格服从校门管理要求并接受体温检测和行程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天水快办”场所码。

5.全体师生疫情防控期间坚决禁止离天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同时严格把关,配合做好本部门教职工的管理、教育、引导工作;学校将定期核查教职员工“行程码”,对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人员,一经核实严肃追责;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对未经审批擅自离校学生进行严肃处理。

6.深化校地联动、校医协同机制,主动沟通协商,加强与属地防疫、卫健、医院(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教育、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能力,增强与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高校专责组信息共通共享,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管理水平。

7.继续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保障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直通专线畅通。

党员先锋队卡点值守暂时按照之前要求做好卡点值守,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调整,另行通知。

8.学校各学生公寓、家属区各楼宇继续实行分级网格管理制,各楼长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加强各楼宇“天水快办”场所码进出扫码落实工作,定期开展扫码使用情况通报,引导师生员工和校内居住人员自觉养成进出扫码习惯。

各二级学院要严格落实班子成员值守、辅导员包宿舍的扁平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的学生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学生夜间归寝清查工作,坚决杜绝学生夜不归宿校外住宿现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晨、午、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9.闭环管理期间有序恢复线下教学,按疫情防控要求逐步开放图书馆、实训场所、室内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逐步恢复实训课、体育课等线下教学活动,任课教师严格落实课前点名制度,课前清查并记载“缺课缺勤”学生,及时反馈学生所属学院,进一步明确课堂要求、维护教学秩序。

10.建立健全学校与实习单位联防联控机制,把学生实习实训列入疫情防控重点范围,科学合理确定实习实训时间,共同做好实习实训学生在校外的疫情防控工作。

11.构建教职工以部门、在校学生以宿舍为最小单元的日常健康监测屏障。

指导师生员工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遵守公民防疫“八个基本行为准则”,严格落实“一米线”“三件套”“五还要”等措施,定点设置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废弃物回收点,妥善处理废弃物。

12.学生食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堂食;师生员工进入餐厅请佩戴口罩,服从疫情防控志愿者引导,进入餐厅后,实行单通道循环,按照餐厅指示线位置,保持安全距离,选餐期间不聚集,进餐结束后请勿在餐厅内长时间逗留。

13.国资后勤处负责、物业公司落实,于4月17日(星期日)下午集中对教室(实训室)、室内体育馆、图书馆等重要公共区域进行科学消杀。

闭环管理期间,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持续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杀工作。

加强对电梯间、楼梯扶手、单体空调、桌椅等重要部位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及室内空间通风换气次数,并做好消杀记录登记。

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入口处摆放防疫用品,保障师生员工日常防护需要。

14.为确保闭环管理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珍惜并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闭环管理期间学校快递、外卖继续停止代收转发,快递、外卖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全体师生员工暂缓进行快递、外卖订购,学校将根据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再做调整,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如有购买紧急药品、毕业生就业协议转递、家长转送学生生活物品等需求,由保卫处按规定在西校门指定区域提供接收转递服务,同时做好领取人员信息登记;其他各类保障物资必须严格按照保卫处设立的专门时段、区域在东校门统一完成集中消杀和转运。

15.加大校园疫情防控正面宣传和舆情管控,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强化提醒、预防和预警,切实提升学生预防风险与应对危机隐患的能力,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严格遵守属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守法自律,不信谣、不传谣。

时刻关注涉疫及敏感时段舆情监测,主动回应师生关切,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

NO.3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

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1.持续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有序组织各类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发挥好学校团组织作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

推进校领导、中层干部下沉一线,深入教室、宿舍开展学生谈心谈话,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进行跟踪干预,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做好师生员工人文关怀和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师生员工在闭环管理期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跟踪推进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各部门尽快对全校教职员工疫苗接种情况开展再次摸排,在岗教职工由组织人事部负责汇总,在校学生由学工处负责汇总,校内从业人员由归口部门负责汇总,离退休人员由离退办负责汇总,校内居住教职工家属及租房人员由保卫处负责汇总,相关责任部门于4月22日前将汇总情况报防控办,防控办尽快与属地对接,安排新冠肺炎疫苗集中接种工作落实。

除有接种禁忌症外,对符合条件尚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师生,各部门应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加大疫苗接种引导,及时告知并安排补种,统筹推进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完成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免疫接种。

NO.4

完善校园疫情监测预警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