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阳性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新冠阳性病人收治救治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我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根据《20××年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监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的推进改厕工作;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防止盲目下指标、定任务;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镇“标兵村”、“示范村”、“达标村”三类村厕所改造,整体提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水平;坚持好字当头,把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小厕所、大民生”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短板,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目标任务

20××年,全镇计划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422户。

三、改厕模式

总结20××年改厕工作实际经验,在20xx年改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气候等综合因素情况,20××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拟采用堆肥式浅埋旱厕并添加菌剂和介质。

四、工作要求

(一)抓好厕所改造选村定户

重点推进近郊区、水源地保护区、污染较严重流域以及民俗旅游村改厕。

侧重抓好贫困户的农村改厕工作。

搞好拆迁撤并类村庄普查,实施精准识别,对这类村庄暂不落实改厕任务。

多年无人居住或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区住建部门已安排和建设完毕的农户可不列入改造计划、不计为改厕户数基数。

在乡村居住的非农户和户籍不在当地的农户,不列入改厕对象。

以村为单位尽可能地集中分配改厕指标,力争到年底使我镇实现整村推进的村庄数量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各村要统一建设模式和标准,坚持改造一个村,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成功一个村,树立一批农村卫生厕所示范村。

改厕工作中要做到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确保目标可实现、建成能使用、后续有人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前期工作及施工管理

1.履行好农户改厕相关手续。

主要包括农户提出农村厕所改造申请,改厕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厕所改造前、改造后、旧厕所拆除的照片。

农户申请要提供本人及其家庭在此长期居住的有关情况、自愿并配合改造厕所,改造后负责厕所的运营维护、使用管理、厕污清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2.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强对改厕产品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

把好质量、安全监督第一关。

发挥村级组织议事决策作用,切实把握产品选用、施工监督、住户自管、后期运行等重要环节,做到农民满意。

按照信息公开、村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建立改厕相关的公开公示制度,确保群众知情权。

镇政府负责项目进度跟踪、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化解项目实施工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给予具体指导,确保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交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

及时汇总项目实施进度,跟踪督促项目实施。

3.坚持建新拆旧,一户一厕。

凡是新改造的厕所,从竣工验收之日起,要及时拆除陈旧厕所。

新建房屋带水厕的和已进行过水厕改造的农户不允许再申请旱厕改造。

把厕所建新拆旧的要求,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

镇政府负责新改造厕所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工作,确保项目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率达到100%。

4.按时保质完成改厕任务。

各任务村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效施工期,采取分散施工、错峰作业等方式,加快工程进度,积极做好方案设计,科学制定施工进度,及时启动现场施工,确保全面完成20××年厕所改造任务。

改造过程中,要加强改厕企业及产品的调度,确保产品充足,防止出现断货影响改厕进度。

施工进度要求是:20××年7月10日前全面开工建设,10月30日前全面竣工,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验收,12月25日前完成建档立卡和改厕户数统计汇总,12月31日前上报全年改厕工作总结

(二)工作原则

1、因地制宜。

农村公共厕所新建和改造提升要结合当地建筑及文化特色,坚持建改并重、美观实用的原则,坚持人性化、人文化、景观化、生态化的农村公厕设计理念,做到功能完善、环境整洁、方便舒适;注重公共厕所外观与自然环境和周边建筑的协调,体现地方特色。

2、合理布点。

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在选址布点工作中充分考虑村庄实际,反复论证调研,科学合理布点公共厕所建设位置,选择人流量较大、村民群众诉求突出的地点,避免公共厕所建成后无人使用和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

3、改造为主,新建补缺。

本次农村公共厕所以对标改造为主,对既有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厕进行对标改造,改变现有公厕脏乱差现象,对确实需要新建公厕的村庄予以补缺建设。

4、落实改造主体,做好宣传发动。

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提升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为各乡镇街道。

新建和改造提升过程中要坚持公众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多倾听群众及专家意见,发动村民和村委会及其他相关产权单位参与,做到问情、问需、问计于民,努力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改造提升过程中要科学筹划,合理安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主要任务

(一)增加农村公共厕所建设数量并提高建设质量

本次全县要在20xx年底前消除农村旱厕,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xx)、《xx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1151-20xx)要求改造为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厕所,新建农村公共厕所以固定式为主并建设标准不应低于旅游公共厕所A级标准。

作为我县特色小镇范围内的村庄、乡村旅游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的,新建公厕应按照旅游公共厕所AA以上要求进行建设。

固定式公共厕所外观设计应根据实地选址情况,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并要与周边环境色系相互协调,并体现一定的当地特色。

AAA级精品公厕应设置第三卫生间,AA级公共厕所视条件设置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使用面积宜不小于6.5平方米。

(二)落实公共场所配套厕所建设

农村村庄居住区内公共活动区或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开放式绿地广场、旅游景点等人流聚集的公共场所,应设置配套1座以上公共厕所。

公共场所未建设配套公共厕所,原有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规模不能满足如厕需求、已建公共场所配套公共厕所设施设备配置不能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应采用改建或提升现有公共厕所、新建公共厕所等措施进行加强。

(三)改造提升现有农村公共厕所

本次农村公共厕所改造提升以对标改造为主,对照标准为《xx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DB33/T1151-20xx),主要对现有设施不到位、水电不到位、不符合标准的农村公共厕所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应适当提高女性厕位比例,规范厕位尺寸,设置独立式便器,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通风、采光、除臭条件。

有条件的尽可能设置管理间、工具间,完善统一的公共厕所导向标志牌,美化厕所内外环境。

要同步实施公厕粪污治理,具备接入污水管网条件的,要纳管处理;对不具备接入污水管网条件的,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精心实施”的要求,集中解决农村户用厕所不达标、卫生较差等问题,全面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丽宜居玉峰。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部门协同。

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村(社区)负责具体实施,各相关部门按分工各司其职,统筹推进。

(二)群众主体,尊重民意。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村民自治和群众主体作用,在群众自愿申请、投工投劳基础上开展工作,调动群众参与改厕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因户施策,一户一卡,根据农户实际选择卫生厕所、无害化厕所、沼改厕、厕污共治等其中一种方式进行农村户用厕所改造。

(四)典型引路,整村实施。

优先选择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的村开展“厕所革命”示范工作,探索改厕模式和经验,为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三、目标任务

涉及全镇33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三岔路社区),计划改厕农户总数7166户,其中: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涉及的1个村(斗笠村)182户,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120户;20××年农村“厕所革命”省级整村推进示范村4个,分别为葡萄店村、指石河村、得鱼沟村和石盘沟村,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1384户;县级其他村30个,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5782户,总计7166户。

四、资金构成

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20××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项目资金;镇级财政资金;受益农户自筹(含投劳折资)资金。

(三)注重质量监督。

由县农业农村局统一聘请技术人员加强对户用厕所改造工作技术指导,组织专业培训,确保镇村干部、农户、施工人员掌握技术要领,按要求规范施工。

各村要分项目、分类别做好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包括农户申请书、建档资料、农户建设委托书、厕所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的图片资料等),确保档案资料客观真实全面反映项目实施全过程。

(四)建立公示制度。

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公示建设施工单位、资金使用、厕所改造等相关情况及村委会成立的相关领导小组名单。

中、省“厕所革命”专项资金奖补到示范村要做到在县级、镇、村三级公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和施工队伍的透明度。

(五)完善管护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推动农村厕所改造与日常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

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探索政府补贴,农民合理付费、市场化运行的管理维护模式,让农民积极参与运行管护,组建专业化、职业化服务队伍。

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管护机制。

(六)强化督促检查。

镇级相关部门和村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确保任务落实。

要加强数据信息报送,建立镇级月排名、季通报工作机制。

健全群众监督机制,设立公开电话、投诉信箱,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篇4

为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创建活动,切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的意见》(豫改办〔20xx〕5号)、《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办〔20xx〕3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部署,以乡镇为单位,以农户改厕整村推进村为重点,普查、制定农村改厕目标任务,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村推进户用厕所改造,做到应改尽改。

完善提升20xx年、20xx年、20xx年申报整村推进村的户改厕数量和标准,20xx年新完成整村推进村24个,新完成改厕农户5000户,全县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协同推进。

建立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狠抓落实。

(二)以人为本、广泛参与。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农民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今年主要是动员农民群众自建卫生厕所,财政实行奖补模式。

(三)典型示范、整村推进。

按照县抓示范乡镇、乡镇抓示范村、村抓示范组和示范户的工作思路,广泛发动动员,因地制宜,整村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改造村卫生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要达到85%以上。

三、改厕模式、改厕对象和补助标准

(一)改厕模式。

农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改厕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小三格模式。

由乡镇统一采购改厕厕具,组织实施。

二是水冲式+大三格模式。

农户厕所达到水冲式卫生厕所,粪污抽运到大三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种模式主要是鼓励农户自建)。

三是水冲式+污水管网模式。

农户厕所达到水冲式卫生厕所,粪污排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

(二)改厕对象。

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的重点是达不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的农村户用厕所,多年无人居住及3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农户可暂不列入改厕计划。

(三)补助标准。

按照政府补助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农户自己改建或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县财政每户给予1000元的奖补。

鼓励联村联户建立无害化大三格化粪池,将厕所粪污导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县财政每立方米奖补260元。

(四)奖补资金来源。

出现阳性人员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新冠阳性病人收治救治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工作部署,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我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根据《20××年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监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而又稳妥的推进改厕工作;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防止盲目下指标、定任务;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镇“标兵村”、“示范村”、“达标村”三类村厕所改造,整体提升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水平;坚持好字当头,把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小厕所、大民生”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短板,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目标任务

20××年,全镇计划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422户。

三、改厕模式

总结20××年改厕工作实际经验,在20xx年改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区的自然条件、施工条件、气候等综合因素情况,20××年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模式拟采用堆肥式浅埋旱厕并添加菌剂和介质。

四、工作要求

(一)抓好厕所改造选村定户

重点推进近郊区、水源地保护区、污染较严重流域以及民俗旅游村改厕。

侧重抓好贫困户的农村改厕工作。

搞好拆迁撤并类村庄普查,实施精准识别,对这类村庄暂不落实改厕任务。

多年无人居住或三年内有搬迁计划的区住建部门已安排和建设完毕的农户可不列入改造计划、不计为改厕户数基数。

在乡村居住的非农户和户籍不在当地的农户,不列入改厕对象。

以村为单位尽可能地集中分配改厕指标,力争到年底使我镇实现整村推进的村庄数量有一个大幅度提升。

各村要统一建设模式和标准,坚持改造一个村,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成功一个村,树立一批农村卫生厕所示范村。

改厕工作中要做到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确保目标可实现、建成能使用、后续有人管,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前期工作及施工管理

1.履行好农户改厕相关手续。

主要包括农户提出农村厕所改造申请,改厕家庭住房基本情况,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提供房屋产权证复印件或证明材料,厕所改造前、改造后、旧厕所拆除的照片。

农户申请要提供本人及其家庭在此长期居住的有关情况、自愿并配合改造厕所,改造后负责厕所的运营维护、使用管理、厕污清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2.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加强对改厕产品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严格落实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

把好质量、安全监督第一关。

发挥村级组织议事决策作用,切实把握产品选用、施工监督、住户自管、后期运行等重要环节,做到农民满意。

按照信息公开、村务公开的有关要求,建立改厕相关的公开公示制度,确保群众知情权。

镇政府负责项目进度跟踪、项目工程质量监督,化解项目实施工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给予具体指导,确保项目实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提交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

及时汇总项目实施进度,跟踪督促项目实施。

3.坚持建新拆旧,一户一厕。

凡是新改造的厕所,从竣工验收之日起,要及时拆除陈旧厕所。

新建房屋带水厕的和已进行过水厕改造的农户不允许再申请旱厕改造。

把厕所建新拆旧的要求,作为一项重要检查内容。

镇政府负责新改造厕所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工作,确保项目验收后,陈旧厕所拆除率达到100%。

4.按时保质完成改厕任务。

各任务村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效施工期,采取分散施工、错峰作业等方式,加快工程进度,积极做好方案设计,科学制定施工进度,及时启动现场施工,确保全面完成20××年厕所改造任务。

改造过程中,要加强改厕企业及产品的调度,确保产品充足,防止出现断货影响改厕进度。

施工进度要求是:20××年7月10日前全面开工建设,10月30日前全面竣工,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验收,12月25日前完成建档立卡和改厕户数统计汇总,12月31日前上报全年改厕工作总结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