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要及时进行总结报告,下面小编整理了小学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报告篇1
本学期,以学校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抓好学校心理教学工作及营造学校良好心理氛围。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体工作成效: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开学初即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受教育的全面性和选择性。
(1)心理课辅导。
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
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电台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
因此,学校主支与家长合力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电话联系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
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
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
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报告篇2
一学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关注下,始终坚持做好日常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又具有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老师要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搞好思想教育工作。
精心上好没一节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特别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的学习。
4、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以强化趣味性,以心理健康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5、开展活动在面向全体的情况下,实施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改进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思想,提高自身素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
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报告篇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工作目标,针对我校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学校“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重”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调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均有较大提高。
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我校从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着手,不断增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从领导班子与教学骨干抓起,采取理论学习、问题讨论、调查问卷、工作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逐步引起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逐步统一思想,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和实践打下思想认识基础。
2、我校利用班主任会议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平时推荐一些文章印发给老师进行学习,帮助老师掌握一些辅导技巧,帮助班主任上好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从学生抓起,结合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一系列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班级集体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全体参与和个别对待相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又使个别学生的各种特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出发,建立了个别辅导模式,以弥补“集体辅导”的不足,为此,学校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学校这一领域,它应当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拓展阵地。
我们全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学生素质提高的各种因素,家庭与社会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特别是家庭教育,它直接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关联。
利用家长学校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家庭教育指导为链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实践研究表明,家长能够配合学校促进子女全面健康成长,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使学校素质教育得到横向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工作相结合。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辅导人员从受辅者的。
实际出发,协助、引导受辅者去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正确认识环境和认识未来,学习面对困难和挫折,协调人际关系,维护和恢复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
其终极目的是使受辅者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品德和才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能依据自己的特点、环境和机缘,去选择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社会的人生道路,以便愉悦、有效地属于自己特有的生活。
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报告篇4
本学期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紧紧围绕本校德育工作要求,根据学校实情,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目前有心理健康教师6人,均持有XX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证,其中一人是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本学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了XX市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1次,参加XX市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2次,都获得了专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