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五一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活动讨论,激发幼儿对劳动节的情感,教育幼儿热爱劳动,坚持自己的……
2.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准备一幅安全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激发幼儿过节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讲述"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
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安全、愉快地度过这三天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放假后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讨论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我们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教师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安全教育
1.不要玩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单独走出家门。外出游玩时,不要离开大人的身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要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要把门关好,不要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要碰家中的药品,不要到厨房去玩耍。
5.不要在危险地带玩耍,不要参与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用法。
二、卫生保健
1.教育孩子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2.多喝白开水,不要吃雪糕、不要喝冷饮。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幼儿去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主题:清明节祭祀,交通、消防、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自身安全防范。
目的: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内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根据规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回校上课。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们特别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学生共同遵守。
一、防火安全
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要玩火、乱放火,要做好防火措施。我们应该鼓励家长进行文明的祭祀活动,用鲜花、水果等环保的方式拜祭先人,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文明祭拜。
1、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要在与家长一起进行祭祀活动时,确保周围的易燃物干净,以免不小心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山火。
2、在进行祭祀活动时,要慢慢用小火燃烧祭祀物品,防止风大刮走燃烧物品引发火灾。
3、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检查刚刚烧过的地方是否有火星,必须确保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离开。
4、请所有同学回家告知家长,森林防火是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有人不小心引燃了森林,将会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5、如果发现森林失火,请同学们不要参与救火行动,因为你们年纪小,没有自救能力,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小学生不允许参与救火。发现失火,要迅速远离火场,并及时报警。火警电话是119。
二、交通安全
清明假期期间人流量多,车辆也多,全校师生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1、乘坐车辆时,要密切关注车况,严禁乘坐非法客运车辆;上下车时要等车停稳后再行动,不要争抢。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2、步行时,要注意来往车辆,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路段,要靠路边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边走边看书、看报或做其他事情。在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路段,要学会让行机动车辆,不要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3、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4、假期间任何学生不可以到铁道附近玩耍,不准横穿铁道。
三、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同学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锻炼,不要暴饮暴食。坚决杜绝购买路边小吃、流动摊贩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和诱发肠道传染病。假期间要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保持正常作息,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假期结束后要按时到校。
四、自身安全防范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自救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骗上当。
1、外出时一定要得到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并告知家长自己的去向。
2、在家时,如果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并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中玩耍时,不要攀爬高处,更不能在阳台、窗边及楼梯口嬉戏,避免坠楼和滚下楼梯的事故。
3、要注意用电、用火、用气等安全,防止火灾、触电、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身安全。
4、假期间要安排好假日生活,既要休闲娱乐,也要安排时间读书、学习,做到劳逸结合。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2
设计意图:
幼儿是安全活动的主人,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园地处县城,马路上各种车辆很多。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一些交通规则。但他们对于各种安全标志认识很浅,对于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这节课我从众多的交通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
2、尝试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快乐。
3、进一步巩固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孩子找找各种交通标标志,并请孩子记录下来。
2、准备各种标志图。
3、准备油画棒和绘画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我找到的交通标志导入课题
1、前几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马路上找了许多交通标志,还记录下来了。你们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标志,这个标志设计在那里是什么意思?
(二)感知更多的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
小朋友们找到了很多交通标志,老师也找了一些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禁止攀登”标志。“这是什么标志?”这个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总结:这是禁止攀登的标志,这个标志一般在高压电线柱的下面。我们千万不能往电线柱上爬,因为爬上去人会触电。
2、分别出示“禁鸣”“禁止通行”标志。
提问: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3、引导幼儿讨论禁止标志的特征。
这三个标志都是禁止人们做一些事情,仔细看看这三个标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出示“注意行人”标志,“这是什么标志?”
5、这个标志跟禁止标志有什么不一样?
(三)深入讨论,引导幼儿设计交通安全标志。
1、除了这些交通标志,你还见过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这些标志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们看到标志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2、讨论:你觉得在马路上还有可能发生什么危险的事情。那我们今天也来设计一些标志。
3、幼儿讨论:你想设计什么标志,这个标志要提醒人们要注意什么事情。
4、介绍材料,让幼儿自由设计。
幼儿是安全活动的主人,我们需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的方法。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中,交通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园所位于县城,马路上车辆繁多。虽然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但他们对于各种安全标志的认识还很浅薄。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要了解一切,试图触摸和尝试。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的事故。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加强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根据新《纲要》中的要求,我们需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交通安全标志,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轻松学习,增进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有三个。首先,我们希望幼儿能够认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其次,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尝试设计标志,体验创作的快乐。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们提前让家长带孩子找各种交通标志,并记录下来。同时,我们准备了各种标志图以及油画棒和绘画笔。
活动开始时,我们首先以谈话的方式来导入课题,让幼儿们分享他们找到的交通标志。他们可以说说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标志,以及这些标志在哪里设计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让幼儿们感知更多的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我们出示了一些标志,比如“禁止攀登”标志。我们问幼儿们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以及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通过讨论,我们总结出了这些标志的含义。例如,禁止攀登的标志一般出现在高压电线柱的下面,提醒人们不要往上爬,因为那样会触电。我们还出示了其他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引导幼儿们讨论这些标志的共同特征。
最后,我们深入讨论,引导幼儿们设计交通安全标志。我们询问幼儿们除了这些交通标志,他们还见过哪些交通安全标志。我们告诉幼儿们这些标志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因为我们看到标志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然后,我们让幼儿们讨论在马路上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以及他们希望设计的标志可以提醒人们注意什么事情。最后,我们介绍了材料,让幼儿们自由设计他们的标志。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幼儿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交通安全标志,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同时,通过设计标志的过程,他们也能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3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各种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掌握相关的交通常识,明白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让学生认识到交通事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文明交通、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交通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方便?如果没有交通运输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提问: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
3、出示课件,展示交通事故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教师小结:交通运输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一些人对交通安全的重视不够,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幸。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好处,克服不利的因素,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此,我们这节课来学习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二、新课讲授:
1、教授交通信号灯,让学生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2、介绍马路上的标线,使学生认识不同标线的含义。
3、教授如何安全横过马路的方法。
①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行道,要靠路右边走。
②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排队行走。
③穿越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④遇到红灯要停下来,做到“红停绿过”。
⑤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
⑥不能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或追逐。
4、教授安全出行的两个要领。
一是学会走路,二是学会乘车。
5、一起学唱小儿歌,加深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三、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在以后乘车、走路、骑车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交通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如果忽视交通规则,也会给许多家庭带来不幸。因此,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时刻重视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安全出行,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主持A读新闻。
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四、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交通知识竞赛、小品、讨论、义务宣传等,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提高了安全意识,并指导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安全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具体表现在:由于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了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收集信息并形成初步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班会教案篇目有哪些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五一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活动讨论,激发幼儿对劳动节的情感,教育幼儿热爱劳动,坚持自己的……
2.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准备一幅安全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激发幼儿过节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明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讲述"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
二、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安全、愉快地度过这三天的假期。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放假后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讨论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3.创设情境,提问幼儿:"我们可以这样做吗?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
三、教师总结假期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一、安全教育
1.不要玩插座、开关、打火机、尖锐或易吞服的物品。
2.注意交通安全,不要单独走出家门。外出游玩时,不要离开大人的身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独自在家时,不要爬阳台、门窗或其他高处,要把门关好,不要给家长以外的人开门。
4.不要碰家中的药品,不要到厨房去玩耍。
5.不要在危险地带玩耍,不要参与危险游戏;
6.熟悉三个特殊电话号码的用法。
二、卫生保健
1.教育孩子少吃零食,多吃蔬菜水果,吃熟食,养成按时进餐和自己进餐的好习惯。
2.多喝白开水,不要吃雪糕、不要喝冷饮。吃东西之前要洗手。
3.勤洗澡洗脚,勤剪指甲。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假期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带领幼儿去旅游等,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主题:清明节祭祀,交通、消防、防传染病、防食物中毒及自身安全防范。
目的:对学生进行清明节祭祀交通、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保证清明祭祀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内容: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根据规定,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回校上课。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此,我们特别提出以下几点要求,请学生共同遵守。
一、防火安全
扫墓时要安全用火,不要玩火、乱放火,要做好防火措施。我们应该鼓励家长进行文明的祭祀活动,用鲜花、水果等环保的方式拜祭先人,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文明祭拜。
1、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要在与家长一起进行祭祀活动时,确保周围的易燃物干净,以免不小心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山火。
2、在进行祭祀活动时,要慢慢用小火燃烧祭祀物品,防止风大刮走燃烧物品引发火灾。
3、祭祀仪式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要仔细检查刚刚烧过的地方是否有火星,必须确保火星完全熄灭后才能离开。
4、请所有同学回家告知家长,森林防火是每个人的责任,如果有人不小心引燃了森林,将会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5、如果发现森林失火,请同学们不要参与救火行动,因为你们年纪小,没有自救能力,很容易发生伤亡事故,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小学生不允许参与救火。发现失火,要迅速远离火场,并及时报警。火警电话是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