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于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7篇,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1

为全面做好20xx年春节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坚持“人物同防”,筑牢外防输入防控圈

(一)严格入境人员防控管理。加强源头管理,做好入境人员检疫工作,落实入境来鲁人员服务保障与管理,突出抓好入境检疫、闭环转运、隔离服务点医学观察等环节,实行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无缝对接,坚决防范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疫情扩散和蔓延。按照“非必要不批准”的原则,从严控制“快捷通道”办理。对有高风险国家旅居史的人员,在结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继续居家健康管理7天,满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并适度加密核酸检测。

(二)严格疫情重点地区入鲁返鲁人员摸排随访与健康检测。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入鲁返鲁前要向所在社区、单位提前报备个人行程及抵达日期,携带7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健全落实村(居)、交通场站、住宿宾馆等场所对外来人员的摸排随访机制。对排查确认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辖区内人员,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立即纳入当地疫情防控管理,及时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措施。

(三)严格冷链食品防控管理。严格冷链物流运输、装卸等环节疫情防控操作规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测,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制度,落实专仓监管、口岸防控、专仓运行、出仓流通、全程防控防护等措施,做到第一道关口彻检彻控。加强冷链环节人员防控,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规范个人防护,稳妥开展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监管体系,坚持打防并举,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家庭个人防护责任。

二、错时错峰放假,有序安排交通出行

(四)统筹规划错时错峰放假出行。节假日期间减少人员流动和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提倡就地过年。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弹性休假。执行“错时放假”,统筹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合理安排从校门到车站、“点对点”等多种定制式运输方式,避免聚集扎堆。对在外务工人员确需集中返乡的,由劳务输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采取“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在省内过年,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坚持非必要不出行的原则,由所在村(居)做好沟通与服务保障。

(五)加强交通出行管理。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客座率控制、乘客信息登记等措施。增强运力供给,优化运力配置,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做好多种运输方式接续接驳,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引导乘客分散就座,降低人群密度,车辆内设置隔离座位。提醒督促旅客出行期间严格遵守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进食次数。

三、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确保节日期间正常运行

(六)抓实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加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运动馆等公共场所、娱乐场所、重点场所以及外卖平台人员健康监测和出入管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科学规范消毒、人员防护、检测筛查、空调使用、环境监测、预约错峰、限量限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设置“一米线”,督促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七)强化学校防控措施落实。加强期末考试疫情防控管理,做好考场环境清洁等工作。健全放假期间学校、家庭、学生联动机制,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寒假期间,师生应尽量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跟踪随访。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合理控制在校时间和人员密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八)强化其他特殊场所管理。落实落细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军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场所等特殊场所的防控措施,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防疫情输入和内部传播。从严从细做好人员出入管理、内部人员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物资储备等工作。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落实对流浪人员的疫情防控管控措施。

四、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夯实基层防控基础

(九)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县、乡(街道)、社区(村)三级网格包干机制,健全基层疫情防控组织,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网络化管理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加强对发热、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要动员群众共同防控,推动左邻右舍达成共识,形成自发防控网,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村)委会报告,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核查,异常情况迅速如实详细上报,确保可追溯。

(十)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以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返乡人员(特别是边境地区和境外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等为重点,加强人员管理,掌握人员动向。乡镇(街道)政府、社区(村)要指定专人开展返乡人员情况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做好返乡前、返乡途中、返乡后相应宣传引导。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返乡人员实施分类精准管理,督促落实防控措施,返乡14天内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减少串门走动。

五、加强会议活动和文旅活动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十一)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规模。严格按规定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疫情防控管理,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确需举办的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严格审批大型文体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体育赛事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在慎重评估的基础上,从严审批。各单位一律取消300人以上的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等活动。50人以上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严格限制集体走访和入户走访活动的次数和人员数量,简化走访慰问形式,能书面致信、书面介绍情况的,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十二)加强文娱活动和旅游景区管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座位数的75%,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中、高风险地区,暂停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暂停营业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各类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落实实名制售票和查验规定,确保记录保存一个月以上,便于疫情发生后流调追踪查找。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落实预约制,合理控制游客流量。在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加强疏导,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避免拥挤。

六、做好节日期间医疗救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十三)做好节日医疗服务安排。各有关医疗机构安排好医疗技术力量,加强急诊室、病区、手术室的医疗技术力量,保证急诊正常开放,做好急诊医护人员的交接班工作,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做好人员梯队安排,落实防护用品和药品等保障。

(十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医疗机构要实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医务人员要重点询问发热病人旅居史,对境外和疫情风险地区返鲁人员要进行立即排查,疑似和确诊病例要由专人专车(救护车)尽快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定点医院(或独立院区)一经启用时,必须整体腾空,做到独立运行,不得将新冠肺炎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众防病能力

(十五)开展爱国卫生攻坚行动。按照省爱卫会《关于开展爱国卫生攻坚行动的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居环境卫生清理、单位公共卫生整洁、校园健康行为促进、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小手拉大手”活动推进七项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

(十六)广泛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统一开展以《山东省新冠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核心信息》为重点的宣传科普活动,适应不同需求,集中推出一系列居民喜闻乐见、简单明了的健康传播作品,通过公共媒体广泛投放,引导群众践行健康强国理念,树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健康责任意识。推广不随地吐痰、正确规范洗手、室内经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推广分餐公筷、网上预约等新冠肺炎疫时好习惯,筑牢传染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树立良好的饮食风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践行不大办酒席,家庭聚餐10人以内的新风尚。

八、强化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遏制疫情蔓延

(十七)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做到逢阳必报,严格把握“2、5、24”(2小时网络报告、5小时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完成流调)的重要时限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报告和发布疫情,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疫情报告。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各级疫情处置机动队伍全员24小时待命,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拉得出。所有阳性检测标本要在8小时内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检。

(十八)迅即开展疫情研判与处置。一旦发生疫情,要快速有序做好病人救治、流调溯源、重点人群管控、社会管控等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到位、处置到位、防控到位。及时组织专家对疫情发生地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调整并公布中、高风险区名单。管控区域内非紧急必要情况不得离开本区,其他地区人员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离开。

(十九)做好突发疫情紧急处置。第一时间开展全域全员快速核酸检测,同时对重点人员全面快速彻底开展流调工作,启动备用隔离点。根据风险区划分确定风险区封闭范围,并启动相关人员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及时汇总疫情处置情况,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澄清网络谣言,严厉打击恶意发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滋事行为。开通疫情咨询热线和心理援助热线,引导公众保持健康心态。

九、健全运行高效的联动机制,切实形成防控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制,坚持科学精准有效防控,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公共服务各项工作。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负责研判分析节日期间疫情动态,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组织做好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开展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

联防联控与社会稳定组负责入境人员和入鲁返鲁人员的随访工作;指导开展交通场站和交通工具卫生检疫和消毒通风等卫生处置;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活禽运输的查验和禁运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

教育组负责督促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处置学校学生突发疫情。

外事组负责协调做好节日期间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涉外工作,与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处置涉外案事件。

宣传舆情组负责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开展社会公众健康教育,加强舆情监测管控,做好舆论引导。

冷链专班负责做好冷链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组织开展预防性消毒和检测,落实人员防护与食品查验措施。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2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做好我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重庆市冬春季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南》(渝肺炎组疫发〔20xx〕62号)、《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肺炎组疫发〔20xx〕71号),结合全国、全市及我县疫情形势风险评估,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3.清洁消毒。活动前由镇卫生院进行指导,选举点进行全面清理,使用符合规定的消毒用品对会场环境如地面、公共卫生间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活动期间及结束后,对地面、物体及物品表面、场地设施设备、公共区域及设施及时消毒。安排专人负责清洁,使用500mg/L含氯(溴)消毒液进行拖拭或喷洒消毒,每天1次,活动规模较大、人员较多时,需增加消毒频次。对公共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每2~3小时擦拭消毒1次。

4.场所管理。会场入口等位置要设置“疫情防控须知”告示牌,严格落实1米线,相邻座椅和人员间隔1米以上。活动场地内要配备口罩和免洗手消毒剂,洗手间等处配备洗手设施、手消毒剂和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同时加强督导、检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

5.人员防控。参会人员须落实个人防护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聚集、不扎堆,注意手卫生,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手套。参会人员进场、转场时分批、有序出入,配合会场入口做好体温、健康监测和健康码查验。

6.车辆防控。活动期间接送车辆、司乘人员、行驶路线固定,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口罩。车辆配备免洗手消毒液,每日开展一次预防性消毒。按照活动场地停车位严格控制进场车辆数量,防止出现人车拥堵情况。

7.餐厅防控。餐厅入口处摆放免洗手消毒液,就餐前先行手部消毒。用餐原则上使用分餐制,就餐时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交谈。如需桌餐,必须落实公筷制,一人两双筷,并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就餐时保持相对距离,尽量减少面对面近距离交谈,严禁替他人夹菜。

(三)应急处置组

1.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应对措施

(1)如体温达到或超过37.3℃人员,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对其进行劝阻。

(2)对违反规定,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查者,疫情防控检查人员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警告,并报警处理,如警告无效,转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3)如对现场疫情防控人员进行人身攻击或冲击疫情防控检查,现场人员进行视频取证,安保配合现场民警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

(4)如体温异常者,不服从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安保人员协助医疗及疫情防控人员对其进行强制转运隔离区,同时上报疫情防控综合组和安全保障部门。

(5)任何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检测及其他疫情防控工作的违法行为,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发热等症状情况处理

(1)进入活动场地前发现发热等症状人员后,应用水银温度计再次检测,如仍发热,立即做好个人防护,送临时隔离场所进行初步排查,如仍不能排除,送县人民医院进行排查诊断。自行健康监测发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症状等的,立即上报县级疫情防控组和医疗救治组,及时就医排查。未排除相关传染病之前,不得进入活动场地,同行密切接触者也暂不进入活动场地。

(2)活动期间,参会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症状等相关症状者,立即安排隔离救治,及时采集标本检测,并对同一活动场所、同车及其他情况密切接触者就近临时隔离,不得擅自行动。

3.发现确诊病例情况处理

参会人员中一旦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活动立即停止。同时按照国家、重庆市、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做好病例转诊救治工作,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对同一活动场所、同车及其他情况密切接触者统一隔离医学观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七、工作建议

(一)建议原则上高、中风险地区人员不参会,如确有需要的,需要提前告知一份“高中风险地区参会嘉宾防控要求温馨提示”(附件1),要求高、中风险地区参会人员需要持有来渝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并做好登记及查验工作。其他低风险地区人员,由辖区政府相关部门提前告知参会嘉宾准备始发地健康码、渝康码或行程码并查验“健康绿码”。

(二)建议将疫情防控“温馨提示”制作成展板,放置在各入场通道,提示参会嘉宾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保持距离、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建议在选举点合适位置设置医务室、临时隔离房间各1间(临时隔离房间在离专用通道较近的地方,避免人流交叉),并做好醒目的标识及指示牌。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3

一、编制目的、依据

为更加及时、有效地防控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校内各类流行性传染疾病,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规定,特修订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有效防控和应对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类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三、工作原则

防控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在校内扩散,严格控制传染源。

四、组织机构体系及职责

1、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员: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宣传部、后勤产业处、计财处、各二级学院及事发涉及部门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

2、职责分工:

疫情报告责任人为学校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和办公室负责人。

办公室:负责做好传染病防控综合协调和监督工作,按规定和要求及时上报动态信息;根据实际协调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负责应急情况下车辆保障;负责应急工作进展和处理情况的汇总,实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学生处:负责协调督促各二级学院对学生中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传染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要求和指导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实行跟踪观察;对确诊传染病病例严格按照传染病处理原则执行;指导各二级学院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

教务处:负责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做好上课教室等教学场所消毒与通风情况的检查;负责因病(事)和其他缺课学生的统计与反馈工作,督促指导二级学院做好病缺课学生的登记与跟踪管理工作;根据县级及以上疾病防治机构或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复学诊断证明,落实做好病例学生的休学和复学管理工作。

保卫处:负责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对疫区范围进行严密布控,疫情期间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保持与辖区公安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于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7篇,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1

为全面做好20xx年春节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坚持“人物同防”,筑牢外防输入防控圈

(一)严格入境人员防控管理。加强源头管理,做好入境人员检疫工作,落实入境来鲁人员服务保障与管理,突出抓好入境检疫、闭环转运、隔离服务点医学观察等环节,实行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无缝对接,坚决防范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疫情扩散和蔓延。按照“非必要不批准”的原则,从严控制“快捷通道”办理。对有高风险国家旅居史的人员,在结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继续居家健康管理7天,满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并适度加密核酸检测。

(二)严格疫情重点地区入鲁返鲁人员摸排随访与健康检测。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入鲁返鲁前要向所在社区、单位提前报备个人行程及抵达日期,携带7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于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健全落实村(居)、交通场站、住宿宾馆等场所对外来人员的摸排随访机制。对排查确认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辖区内人员,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立即纳入当地疫情防控管理,及时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措施。

(三)严格冷链食品防控管理。严格冷链物流运输、装卸等环节疫情防控操作规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测,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制度,落实专仓监管、口岸防控、专仓运行、出仓流通、全程防控防护等措施,做到第一道关口彻检彻控。加强冷链环节人员防控,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规范个人防护,稳妥开展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监管体系,坚持打防并举,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家庭个人防护责任。

二、错时错峰放假,有序安排交通出行

(四)统筹规划错时错峰放假出行。节假日期间减少人员流动和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提倡就地过年。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弹性休假。执行“错时放假”,统筹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合理安排从校门到车站、“点对点”等多种定制式运输方式,避免聚集扎堆。对在外务工人员确需集中返乡的,由劳务输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采取“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在省内过年,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坚持非必要不出行的原则,由所在村(居)做好沟通与服务保障。

(五)加强交通出行管理。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客座率控制、乘客信息登记等措施。增强运力供给,优化运力配置,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做好多种运输方式接续接驳,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引导乘客分散就座,降低人群密度,车辆内设置隔离座位。提醒督促旅客出行期间严格遵守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进食次数。

三、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确保节日期间正常运行

(六)抓实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进一步加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运动馆等公共场所、娱乐场所、重点场所以及外卖平台人员健康监测和出入管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科学规范消毒、人员防护、检测筛查、空调使用、环境监测、预约错峰、限量限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设置“一米线”,督促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七)强化学校防控措施落实。加强期末考试疫情防控管理,做好考场环境清洁等工作。健全放假期间学校、家庭、学生联动机制,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寒假期间,师生应尽量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跟踪随访。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合理控制在校时间和人员密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八)强化其他特殊场所管理。落实落细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军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场所等特殊场所的防控措施,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防疫情输入和内部传播。从严从细做好人员出入管理、内部人员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物资储备等工作。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落实对流浪人员的疫情防控管控措施。

四、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夯实基层防控基础

(九)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县、乡(街道)、社区(村)三级网格包干机制,健全基层疫情防控组织,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网络化管理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加强对发热、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要动员群众共同防控,推动左邻右舍达成共识,形成自发防控网,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村)委会报告,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核查,异常情况迅速如实详细上报,确保可追溯。

(十)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以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返乡人员(特别是边境地区和境外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等为重点,加强人员管理,掌握人员动向。乡镇(街道)政府、社区(村)要指定专人开展返乡人员情况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做好返乡前、返乡途中、返乡后相应宣传引导。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返乡人员实施分类精准管理,督促落实防控措施,返乡14天内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减少串门走动。

五、加强会议活动和文旅活动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十一)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规模。严格按规定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疫情防控管理,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确需举办的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严格审批大型文体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体育赛事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在慎重评估的基础上,从严审批。各单位一律取消300人以上的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等活动。50人以上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严格限制集体走访和入户走访活动的次数和人员数量,简化走访慰问形式,能书面致信、书面介绍情况的,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十二)加强文娱活动和旅游景区管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座位数的75%,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中、高风险地区,暂停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暂停营业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各类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落实实名制售票和查验规定,确保记录保存一个月以上,便于疫情发生后流调追踪查找。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落实预约制,合理控制游客流量。在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加强疏导,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避免拥挤。

六、做好节日期间医疗救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十三)做好节日医疗服务安排。各有关医疗机构安排好医疗技术力量,加强急诊室、病区、手术室的医疗技术力量,保证急诊正常开放,做好急诊医护人员的交接班工作,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做好人员梯队安排,落实防护用品和药品等保障。

(十四)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发热门诊管理。医疗机构要实行发热门诊闭环管理,医务人员要重点询问发热病人旅居史,对境外和疫情风险地区返鲁人员要进行立即排查,疑似和确诊病例要由专人专车(救护车)尽快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定点医院(或独立院区)一经启用时,必须整体腾空,做到独立运行,不得将新冠肺炎病人与普通病人同时收治于一家医院(或一个院区)。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众防病能力

(十五)开展爱国卫生攻坚行动。按照省爱卫会《关于开展爱国卫生攻坚行动的方案》,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居环境卫生清理、单位公共卫生整洁、校园健康行为促进、个人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和“小手拉大手”活动推进七项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群众健康素养和全民健康水平。

(十六)广泛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统一开展以《山东省新冠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核心信息》为重点的宣传科普活动,适应不同需求,集中推出一系列居民喜闻乐见、简单明了的健康传播作品,通过公共媒体广泛投放,引导群众践行健康强国理念,树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健康责任意识。推广不随地吐痰、正确规范洗手、室内经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推广分餐公筷、网上预约等新冠肺炎疫时好习惯,筑牢传染病防控第一道防线。树立良好的饮食风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践行不大办酒席,家庭聚餐10人以内的新风尚。

八、强化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遏制疫情蔓延

(十七)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做到逢阳必报,严格把握“2、5、24”(2小时网络报告、5小时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完成流调)的重要时限要求,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报告和发布疫情,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疫情报告。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各级疫情处置机动队伍全员24小时待命,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拉得出。所有阳性检测标本要在8小时内送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检。

(十八)迅即开展疫情研判与处置。一旦发生疫情,要快速有序做好病人救治、流调溯源、重点人群管控、社会管控等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到位、处置到位、防控到位。及时组织专家对疫情发生地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调整并公布中、高风险区名单。管控区域内非紧急必要情况不得离开本区,其他地区人员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离开。

(十九)做好突发疫情紧急处置。第一时间开展全域全员快速核酸检测,同时对重点人员全面快速彻底开展流调工作,启动备用隔离点。根据风险区划分确定风险区封闭范围,并启动相关人员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及时汇总疫情处置情况,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澄清网络谣言,严厉打击恶意发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滋事行为。开通疫情咨询热线和心理援助热线,引导公众保持健康心态。

九、健全运行高效的联动机制,切实形成防控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领导责任制,坚持科学精准有效防控,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公共服务各项工作。疫情防治与专家组负责研判分析节日期间疫情动态,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指导;组织做好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组织开展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

联防联控与社会稳定组负责入境人员和入鲁返鲁人员的随访工作;指导开展交通场站和交通工具卫生检疫和消毒通风等卫生处置;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活禽运输的查验和禁运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

教育组负责督促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处置学校学生突发疫情。

外事组负责协调做好节日期间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涉外工作,与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保持密切联系,协调处置涉外案事件。

宣传舆情组负责做好新闻宣传和报道工作,开展社会公众健康教育,加强舆情监测管控,做好舆论引导。

冷链专班负责做好冷链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组织开展预防性消毒和检测,落实人员防护与食品查验措施。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方案精选2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做好我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重庆市冬春季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南》(渝肺炎组疫发〔20xx〕62号)、《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肺炎组疫发〔20xx〕71号),结合全国、全市及我县疫情形势风险评估,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