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工作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工作方案1

为切实做好幼儿园开学后防控期间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确保某某教师及幼儿的人身健康安全,xxx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幼儿园开学工作方案,特制定幼儿园防控期间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方案

一、幼儿园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组长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校园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和消毒物资保障;副组长负责开展消毒业务培训和各办公室区域的卫生消毒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落实各班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并做好疫情防控卫生宣传。

二、卫生清洁消毒区域划分:

活动室负责人:

责任区域:各活动室(各班教室、美工室、科学发现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教学楼内的活动室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由负责人组织实施。

1、到班后值班教师做简单清理卫生。

2、中午12:30-13:00各班教室做常规卫生清理。

使用75%乙醇擦拭桌椅,玩具柜门把手及一体机。

3、下班后值班教师进行卫生扫除消杀。

时间

常规流程/步骤

7:20-7:30

值班教师进行卫生清扫消杀

7:30-8:00

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各班教师)

10:00-10:30

第二次开窗通风(各班教师)

12:30-13:00

教室进行擦拭消毒并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各班教师)

14:30-15:00

户外活动时间,第四次通风

16:30-15:00

教室进行擦拭消毒并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各班教师)

16:30-15:00

值班教师进行卫生清扫消杀

(二)办公室负责人:

责任区域:办公室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三)户外场地负责人:

责任区域:户外场地(大型玩具、园门、各出入口)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由户外场地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

(四)教学楼负责人:

责任区域:教学楼的卫生清洁消毒工作由各班主任负责制定实施办法(开学前一周报幼儿园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五)公共区域负责人:

责任区域:幼儿园公共区域、大厅、楼道等室内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由划分片区的班级负责,消毒工作由公共区域负责人实施。

(六)隔离区负责人:

无空调的校车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开窗通风;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h,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min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二、个人卫生

(一)教职员工、学生及幼儿要做好健康监护。

(二)室内会议室、课室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

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幼儿多到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四)加强手卫生。

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六步洗手法洗手。

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戴口罩和帽子。

三、环境清洁卫生

(一)园区环境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及时清除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园内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实行全日开窗。

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

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继续加强园内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室内体育馆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

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北京停留史的新型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及时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四、随时消毒

发现新型病毒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幼儿应立即隔离,保健医生立即上报相关领导,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

消毒方法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消毒对象和方法参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

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min。

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

(四)消毒人员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附表)并及时上报移交资料。

五、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消毒人员配置和使用时要戴口罩和手套。

(二)使用乙醇消毒液时要远离火源。

六、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园内环境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在学生离开后,消毒人员对该学生逗留过的地方、触碰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并妥善处理好产生的垃圾等。

幼儿园疫情防控消毒消杀工作方案3

一、疫情防控期班级卫生消毒要求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