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1、班会主题:紧绷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2、活动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学生。
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
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的判断。
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3、活动过程: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也出现了学生被骗事件,虽是个例,但不容忽视。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
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举行地点:高三春考(1)班
5、出席人员:高三春考(1)班全体同学
6、主要内容:预防诈骗
7、诈骗案例:
在寒假期间,我校学生也偶遇诈骗事件,但幸好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损失,骗子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利用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单纯的心思,来牟取利益。
好在大部分同学都有警惕之心,谨防诈骗,让骗子无从下手。
2019年8月,家住红桥区的安女士在网上浏览信息时被一条投资股指期货广告吸引,主动联系广告商的客服微信后,被拉入一“股票投资交流信息群”。
经过一众群友推崇力挺,安女士“头脑一热”注册了该公司推荐的股指期货平台,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投入70万元,进行股指期货交易。
但冷静下来后,安女士想赎回资金,但却发现自己的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20xx年8月30日,发现被骗的安女士来到公安红桥分局南头窑派出所报警。
公安红桥分局迅速调集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反电信诈骗专班、网安支队、南头窑派出所等多部门精干警力,在市公安刑侦局四支队大力支持下,组成专案组全力破案。
专案组通过侦查发现该团伙以股票和股指期货委托、指导投资为幌子,在互联网诸多搜索平台分布网络广告,引诱被害人“上钩”,加入股票交流群。
团队成员先后在股票交流群分别扮演“股票大师”、“吹捧人员”、“话术客服”等角色,大肆吹捧投资盈利,骗取被害人信任,使其按照“股票老师”推荐在虚拟平台投资股票期货产品,而被害人的资金早已转移他出,流入犯罪分子的腰包。
专案组发现该电炸团伙分工明确。
在历时3日的紧张排查后,11月21日,李某某等5人在其位于合肥市长丰地区的“落脚地”被全部抓获。
至此,该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全部9名成员均已归案,现场查扣作用手机40余部。
电脑10余台。
车辆6台和现金17万余元。
大量银行卡、话术剧本和账册若干。
经询问,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对设局骗取安女士70万元钱财的事实供认不讳。
8、如何防范诈骗:
①不要贪图小便宜
②不要轻易参加陌生人员的所谓各类“打折促销”活动
③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观念
④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消灾”的鬼话,以免骗子有机可乘,一旦被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⑤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
9、班会总结:
“防范诈骗警钟长鸣”主题班会总结,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他们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
一、导入:
教师出示有过针对小学生诈骗的案例,学生谈感受。
受骗原因:
1、为什么受骗?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很多人都贪图便宜、谋取私利而上当受骗。
(2)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
(3)疏于防范,感情用事。
二、面对针对小学生诈骗,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1、我们如何才能趋利避害?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绝大多数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控制闲杂人员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教案4
活动目的:
1、了解防骗安全防范措施。
并向父母宣传。
2、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诈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身边的诈骗故事。
2、板书课题。
明确本节课内容
二、讲解诈骗故事
1、借用物品诈骗
洁身自好防被骗:与不甚熟悉的人交往要保持戒心,尤其当对方借用物品时,绝对不能让财物离开自己视线范围,借出贵重物品更加应该小心。
2、“调包”诈骗
“调包”是一种偷龙转凤的手法,犯罪分子事先准备好伪造的存折(或储蓄卡),与事主接触时,借验看之机,迅速换走事主手里的存折(或储蓄卡)。
当事主将货款存入“自己”的存折(或储蓄卡)时,犯罪分子则用与该存折(或储蓄卡)相配套的储蓄卡(或存折)提款潜逃。
3、集资诈骗
一些人利用老百姓手中有余钱谎称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如果投资可以获取高额的利润回报,但是一旦投入往往血本无归。
集资者根本不是把钱用来做项目,而是将钱款转出或挥霍掉。
4、神药行骗
神丹妙药本身纯属乌有,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包治百病的特效药,当有人向您兜售药时要多个心眼,多加提防,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