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无废学校建设方案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我校将开展“无废学校”创建,引导师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我县打造为理念先进、亮点突出、管理高效、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典范贡献教育力量。
二、工作目标:
发动师生全员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推动全社会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建“无废学校”,为“无废城市”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组织领导:
成立教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创建“无废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创建和垃圾分类工作。校务办、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负责实施。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任务分解:
根据“无废学校”评价标准,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建设及制度建设
(6月24日一6月30日)
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人。
(二)设施配置
(7月1日一7月13日)
为垃圾分类做好物质准备。总务处对学校分类垃圾投放处进行改造,增设垃圾箱,张贴鲜明标识;配置班级分类垃圾箱;确定食堂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
(三)宣传动员
(7月14日一22日)
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绍兴市创建国家“无废城市”的重大决策及区教育局创建“无废学校”的决定;学习“无废城市”“无废学校”创建标准;发布我校《创建“无废学校”暨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垃圾分类和投放的相关要求和知识。确保教职工知晓率1%。
少先队利用用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讲话或广播校会,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学生处召开广播校会,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绍兴市创建国家“无废城市”的重大决策及区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创建“无废学校”的决定,我校已被教育局列为试点学校,通过这些宣传,使学生懂得,进行垃圾的科学分类和投放是创建“无废城市”“无废学校”的重要前提,必须首先做好;利用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宣传形式,宣传垃圾减量方法、垃圾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垃圾分类和投放的相关要求和知识,例如生活垃圾分四类,可回收垃圾是哪些,有害垃圾是哪些,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等。确保学生知晓率1%。
(四)骨干培训
(7月20日一22日)
对领导小组及负责人、保洁员等骨干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五)实操训练
(7月25日一30日)
全体师生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办公平台发布文件、通知等,日常工作提倡使用电子文件,双面使用纸张,减少纸张浪费。教职工自备水杯,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呼吁学生节省演草纸,提倡使用可循环使用的文具。师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全体师生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学生方面,活动之初,为便于检查指导,实行两定时,即班级实行定时投放,在班主任、班级垃圾分类宣传员、督导员的指导下,全体同学有序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桶中,及时纠正错误的分类和投放;学校垃圾收集点实行定时投放,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每周三例行检查,各班值日生将分类垃圾投放至分类垃圾箱(桶)中,现场及时纠正错误的分类和投放。为使实施更为有效,要求各班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宣传员、督导员,通过他们对本小组成员的分类和投放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积极宣传垃圾减量的意义并努力践行。
教职员工方面,办公室负责人、年级组长、物业负责人、食堂负责人每天多次对办公室、工作场所的垃圾箱(桶)进行检查,确保分类投放正确。
(六)巩固强化
(8月1日一31日)
巩固前一阶段师生初步形成的节约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分工、整治时限的“四到位”;强化宣传引导,把“无废学校”创建与“无废城市”创建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督查奖惩,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例会,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检查指导,通报进展情况。
创建“无垃圾校园”工作是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是保证师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师生自身修养的重要因素。环境卫生则代表着个人素质、学校面貌。为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及养成习惯,努力创建一个“洁净、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创建“无垃圾校园”,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心学校创建“无垃圾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德育处,由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并负责具体办公。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
(一)宣传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德育处全体工作人员、团委少队负责人、各班主任
职责:通过全体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专题会、校园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和各种宣传标语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无垃圾校园创建工作深入每一位师生心中,自觉形成主人翁责任意识,自觉养成互相监督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工作实施组
组长:各年级组组长
副组长:各年级组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各班班长、卫生委员
职责: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认真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促使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形成不乱扔垃圾、不乱吐痰等的良好行为习惯;具体安排落实班级教室、环境、宿舍卫生的清扫工作,并合理安排好日常监督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三)工作督查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校值周组教师、团委少队监督岗成员、各班卫生委员
职责:组织学校卫生管理员、值周组教师、团委少先队监督岗成员和各班卫生委员,对每天校内外各班的卫生打扫情况进行检查和评比,监督学生个人行为,对出现乱扔垃圾、乱吐口痰的行为进行监督、制止和批评教育。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总务处工作人员
职责:按时间撤走校园内、楼道内所有垃圾桶,规范配备各班、各宿舍盛放垃圾设备,确保无垃圾校园创建工作的一切后勤保障。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x月x日日前)
1.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启动会;
3.开展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全体教职工会、班主任会、校园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和各种宣传标语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无垃圾校园创建工作深入每一位师生心中,自觉形成主人翁责任意识,自觉养成相互监督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1.撤出校园、楼道垃圾桶,创建零垃圾桶校园;
2.督促检查,每天公布卫生检查情况,每周汇总排名并进行公示通报;
3.每学期汇总并排名,最终成绩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强化全体师生的卫生意识,充分发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和黑板报的宣传功能,强调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使全体师生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的重视,并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卫生打扫要求:实行一日三扫
3.打扫卫生时间:早上7:00-7:30中午14:00-14:30下午17:00-17:30(注:周一16:05开始)
4.卫生检查方式:
(1)定期检查(每周一下午17:00),检查员:陆双权、德育处1人、团队1人,初中部各班卫生委员,分4组(致真、致善、致美楼各一组,园地和远润楼一组),所检查的分数记为当天的卫生成绩。
(2)抽查(每周三、四下午17:35),检查员:陆双权、任选中小学部各班卫生委员10名,检查的卫生区域或教室不限,所检查的分数记为当天的卫生成绩。(注:卫生管理员陆双权每日三扫都要及时到位做好督促,限时整改和记录工作)。
5.由“红领巾监督岗”和“学生会”负责督查各点区域卫生,发现乱扔果皮纸屑者一律要求其捡起放到指定地方,并登记班级、姓名上交德育处。若未发现乱扔果皮纸屑者则由“红领巾监督岗”和“学生会”成员捡起或要求相关班级卫生委员及时清理,做好相关记录。
6.卫生督查方式:由各班卫生委员和当天卫生值日生负责巡查及保洁,发现自己卫生区域有垃圾时立即清除。
7.班级卫生巡查员职责:(1)督查(发现乱扔果皮纸屑者,制止其行为,要求其清理);(2)记录(记录违规者姓名、班级,并上交德育处);(3)清理班级卫生区果皮纸屑。
8.提高卫生保洁意识:严禁乱扔果皮纸屑行为,把垃圾带到本班教室,并放入垃圾桶内。
9.严惩乱扔果皮纸屑者:(1)扣班级分1分/人次(无上限);(2)拍照其乱扔果皮纸屑痕迹,并曝光;(3)利用校园广播通报其违纪行为;(4)罚做卫生督查员直至发现第二个违规者为止(或清理校园卫生一周)。同时,以违纪论处:第一次交班主任批评教育;第二次交德育处批评教育;第三次给予警告处分并全校通报(是住校生的取消其住校资格);屡教不改的,对其进行勒令转学处理。
10.教室卫生督查:由各小组组长课前巡查,并要求每位同学负责自己课桌范围内的卫生,每天当节课的教师负责检查,对出现的卫生不良情况要让学生及时清理。
11.组队督查。建立一支由各班卫生委员组成的46人的环境卫生队伍,坚持每周轮流检查一次卫生。
12.彻底清扫。每周一利用第八节进行卫生大扫除,将教室、卫生区彻底清扫,有瓷砖、栏杆、窗子玻璃的班级要擦洗干净,除了运动场外其它地方的杂草一律清理干净。
13.卫生成绩公布:采取“日公示、周汇总、月汇报、学期评奖”方式,每月发放卫生流动红旗(年级第1名班级),每学期卫生成绩列入班级综合考核总成绩,作为“文明班级”评比依据,也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14.奖励。每学期设奖“红领巾监督岗标兵”6名、“优秀学生会干部”6名、“优秀卫生委员”12名(每年级各3名)。
四、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下属各校点可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奋斗目标:
今年申报创建泰州市“绿色学校”。
(一)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络;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强化,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三、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要求是:
1、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创建"绿色学校"的有关文件及评价标准,明确意义。积极参与有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教师要积极攒写有关论文。
2、转变观念,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要重视环境教育。学校将开展有关渗透环境教育的教案评比。
3、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具体要求为:
①各班以创建绿色学校为主题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出好一期黑板报。
②制订并落实师生环保公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③认真组织开展系列环保教育与活动。
④全面禁止一次性泡沫饭盒等易对学校环境造成污染的产品。
4、贯彻绿色生活方式
(1)从日常生活节约用电、用水做起,节约资源。
(2)绿色消费,环保选购。不吃口香糖,不用易造成污染的产品。
(3)自备茶杯,不用一次性产品,如一次性筷子、方便饭盒。
(4)分类回收,不乱丢垃圾,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保护自然,爱护学校的绿化,善待一草一木。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强化责任。校长亲自抓,教导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
2、建立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按计划开展教育活动,完善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无废学校建设方案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我校将开展“无废学校”创建,引导师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无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持续推进校园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断增强师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无废文化”理念与行为习惯,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为我县打造为理念先进、亮点突出、管理高效、全民参与的“无废城市”建设典范贡献教育力量。
二、工作目标:
发动师生全员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推动全社会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创建“无废学校”,为“无废城市”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组织领导:
成立教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创建“无废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创建和垃圾分类工作。校务办、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负责实施。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任务分解:
根据“无废学校”评价标准,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建设及制度建设
(6月24日一6月30日)
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人。
(二)设施配置
(7月1日一7月13日)
为垃圾分类做好物质准备。总务处对学校分类垃圾投放处进行改造,增设垃圾箱,张贴鲜明标识;配置班级分类垃圾箱;确定食堂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
(三)宣传动员
(7月14日一22日)
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绍兴市创建国家“无废城市”的重大决策及区教育局创建“无废学校”的决定;学习“无废城市”“无废学校”创建标准;发布我校《创建“无废学校”暨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垃圾分类和投放的相关要求和知识。确保教职工知晓率1%。
少先队利用用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讲话或广播校会,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学生处召开广播校会,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宣传绍兴市创建国家“无废城市”的重大决策及区教育局在教育系统创建“无废学校”的决定,我校已被教育局列为试点学校,通过这些宣传,使学生懂得,进行垃圾的科学分类和投放是创建“无废城市”“无废学校”的重要前提,必须首先做好;利用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宣传形式,宣传垃圾减量方法、垃圾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垃圾分类和投放的相关要求和知识,例如生活垃圾分四类,可回收垃圾是哪些,有害垃圾是哪些,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等。确保学生知晓率1%。
(四)骨干培训
(7月20日一22日)
对领导小组及负责人、保洁员等骨干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五)实操训练
(7月25日一30日)
全体师生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办公平台发布文件、通知等,日常工作提倡使用电子文件,双面使用纸张,减少纸张浪费。教职工自备水杯,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呼吁学生节省演草纸,提倡使用可循环使用的文具。师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全体师生自觉减少垃圾的产生,并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学生方面,活动之初,为便于检查指导,实行两定时,即班级实行定时投放,在班主任、班级垃圾分类宣传员、督导员的指导下,全体同学有序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到分类垃圾桶中,及时纠正错误的分类和投放;学校垃圾收集点实行定时投放,在学校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每周三例行检查,各班值日生将分类垃圾投放至分类垃圾箱(桶)中,现场及时纠正错误的分类和投放。为使实施更为有效,要求各班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宣传员、督导员,通过他们对本小组成员的分类和投放进行指导和监督,同时积极宣传垃圾减量的意义并努力践行。
教职员工方面,办公室负责人、年级组长、物业负责人、食堂负责人每天多次对办公室、工作场所的垃圾箱(桶)进行检查,确保分类投放正确。
(六)巩固强化
(8月1日一31日)
巩固前一阶段师生初步形成的节约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分类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加强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责任分工、整治时限的“四到位”;强化宣传引导,把“无废学校”创建与“无废城市”创建紧密联系起来;强化督查奖惩,不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例会,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检查指导,通报进展情况。
创建“无垃圾校园”工作是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是保证师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师生自身修养的重要因素。环境卫生则代表着个人素质、学校面貌。为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及养成习惯,努力创建一个“洁净、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创建“无垃圾校园”,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中心学校创建“无垃圾校园”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