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球变暖的防治对策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全球变暖的防治对策1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
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辐射热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空间去,像温室的作用一样,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
这就是地球温室效应。
因气温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增长迅速
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每人每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值。
2、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在迅速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煤和碳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迅速积累。
氟氯烃、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也大量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3、毁林严重
由于社会进步,对土地的需求增大,占用了大多的林地。
同时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大,导致毁林伐木的现象日益频繁。
(二)自然因素
主要由于太阳的活动,黑子,黑洞等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二、温室效应可能造成结果
(一)从数字看全球气候变化
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山溶化,林草减少,沙漠扩大;沙尘暴严重,凝冻灾害和旱灾严重,特大洪涝,大风暴雪,连连发生。
城市温室效应显著,低氧环境影响市民免疫力,亚健康人群增加。
1、全球平均气温在未来50年内将升高2到3摄氏度,但是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增加,气温将上升在升高几度。
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由气候变暖在成的洪水或干旱将使大约2亿人流离失所。
2、与100年前相比,非洲大陆的气温上升了0.5摄氏度。
3、气候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冰盖在过去80多年里消失了82%。
第二高峰肯尼亚山的冰盖在过去100年里消失了92%。
4、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成分)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5、全球变暖将导致世界上四分之一也就是100多万物种在未来50年里灭绝。
(二)温室效应,瘟疫的招魂使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的升高。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交替之时,易感动物更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诱发养殖业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
专家强调指出,温度升高导致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微生物在生长繁殖前必然先经过DNA复制,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因此,温度升高的结果必然会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突变率升高。
各类病原微生物在突变后其一些生理生化特点也将发生改变,如病原体的存活变异、抗药性变异等。
发生变异后,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病毒)将突破其寄生、感染的分布区域进行扩散,形成新的传染病。
三、防治措施
碳基钾肥除了供应钾元素以外,还可以提供大量的二氧化碳营养,它的成品最后是白色的结晶体,可以替代我国农民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钾——氯化钾。
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还是作物营养需要,碳基钾肥应是钾肥丁业发展的方向。
2、开发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肥料
在阳光强烈、无风时喷施或滴灌、渗灌均可,如果将此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钾、镁元素,可以进一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效果更好。
滴灌、渗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进入土壤以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营养溶液,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3、直接使用二氧化碳
就是将二氧化碳收集、储藏于钢瓶或大型气柜内,直接供给温室大棚。
4、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体肥料深埋
如果碳基肥料能取代传统化肥,不仅能避免使用传统化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二氧化碳,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发展低碳农业的目的。
(四)水土保持减缓温室效应造成的危害
全球变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现象。
如果可以做好水土保持工程与生物工程的结合工作,可以有效地通过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保持土壤养分,丰富物种的多样性,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能够更好地给养森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通过让碳固定于林木的方式,减少二氧化碳。
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更多的土壤为“肥沃土”,避免在开发时,进一步占用林地和有限的耕地,从而更好地保护林木和农田。
土地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也是现在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受沙化的威胁或将要面临沙化的处境,这也急需水土保持工程的治理。
对于气候变暖造成的土地沙化,可以充分利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从一定程度进行治理,减缓侵蚀的速度,尽可能保证土地的生产力。
全球变暖的防治对策2
1.人口剧增:
人口.爆炸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也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如此庞大的人口本身每年会排放出惊人数量的二氧化碳,其结果将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直接增加,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21世纪,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自上世纪末以来,地球表面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海平面的变化呈现上升的趋势。
根据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上升50厘米。
不采取正确的措施将直接导致产生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
此外,大量来自陆地的有毒化学废物和固体废物不断排入海洋、海水发生重大漏油事件以及人类活动对海岸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
农业生产不合理是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由于过度砍伐树木、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和过度放牧,人类活动继续对植被造成破坏。
土壤侵蚀降低了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从而降低了土壤生物生产力及其维持生产力的能力。
并可能造成大规模洪涝灾害和沙尘暴和生态环境恶化。
5.酸雨危害:
酸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酸雨会破坏森林,使湖泊酸化,危及生命。
在20世纪,大多酸雨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发生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6.火山活动和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