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时期,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止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工作小组

组长:卫树怀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发展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活动场所卫生水平,抓好预防接种查验工作,作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实行校长负总责。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5、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五、组织管理

1、为严防传染病在校内传播流行,本校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登记在传染病登记本上。

2、在校所有教职工、学生都是义务疫情报告人,发现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报告学校的专兼职疫情报告人员。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立即报告学校负责人,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报告内容及时限

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报告方式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卫生院)报告,同时向教育分局报告。

六、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是,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如因玩忽职守造成学校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追究法律责任。

七、协助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不得来校。

学生因传染病休学,痊愈好要出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八、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

坚持开窗通风和定期消毒制度。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篇2

3、出现疫情的班级,严密观察其他学生健康,对可疑感染者劝其及早就医。

教育学生增强防护,做好教室消毒。

领取消毒液,特别是低年级要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

掌握消毒浓度(调配和操作最好亲自进行),用消毒液喷洒桌凳、墙壁及门把手等,认真填报班级消毒记录。

提前半小时放学通知卫生室进行紫外消杀。

4、 各班要积极利用班队会、板报、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学生多锻炼、多喝水、勤洗手。

保持教室卫生,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学生安全防护工作。

班主任职责:

1.晨检时班主任晨报本班因病缺勤人数、姓名、病因、症状、起病时间及是否治疗等内容。

涉及情况复杂人数众多时要在课间操时间,最晚不超过上午放学时间将情况报回,考核以卫生室登记记录为准。

(每日)

2、出现疫情时:

1)指导家长配合跟踪随访。

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患病学生《因病缺勤跟踪随访记录》,及时掌握学生病情、病况,要求家长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2)教室消毒和其他学生的教育和防护,主动与卫生室领取消毒药物和工具并妥善保存。

消毒要严格按照配比浓度亲自操作,如若学生进行,必须确保教师在场,并对出现的一切后果负责。

为确保消毒效果必须提前半小时放学。

严密观察其他学生健康,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做好宣教工作。

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篇3

为确保学校能够及时、有序、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应急工作预案。

一、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承担其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事项,收集整理、分析、报告传染病防控有关信息。

二、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预防工作,落实责任制,制定应急预案,学校校长必须亲自挂帅,全面负责。

对职责不到位、防控工作不力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对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保证各项工作措施到位,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要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师生,常期开展以清除卫生死角为重点的室内外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垃圾,消灭卫生死角。

教室和学生宿舍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做好有关物品的消毒工作,重点做好食堂、教室、宿舍和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饮用水设施的清洁与卫生消毒处理工作,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发生的各种隐患。

3、加强对师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讲座或利用宣传栏、报栏等,将春夏季传染病的预防等卫生知识告知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教育学生不吃生或半生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到“吃熟食、喝开水、洗净手”,严防病从口入。

增强师生预防食物中毒和预防传染病的常识与意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告诫家长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落实好点名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

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加强晨检工作,以班为单位,每天早晨专人负责观察、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掌握学生发病和缺课动态,发现疫情,及时与家长联系,并要根据情况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消除卫生隐患。

1。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总务处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4。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三)1。

(四)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②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总务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

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各班主任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窗、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总务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

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①班主任对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图书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及主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各班主任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司机待命应急出车。

⑥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四、联系方式:校长室电话[1**********];急救中心电话120;总务处联系电话:[1**********]。

五、传染病预防(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1。

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总务处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各班主任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