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方的疫情又开始反反复复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景区防疫应急处置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旅游景区防疫应急处置预案 篇1

为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现就旅游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制定应急预案

一、建立旅游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应急小组

成立旅游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针对旅游区项目多、战线长的特点,领导小组成员务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各项目亦要落实各层级责任,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尽最大努力、用最严措施、以最快速度落实管理区域内的防控举措,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全体人员的防范知识培训。要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严峻性、紧迫性,保持警觉,提高警惕,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完善应急措施、加急处置,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

二、防疫应急各组工作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每日疫情数据统计和客流量统计上报;负责旅游区防疫和安全有序开放物资的管控处理;组织制定和修订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方案和相关流程;加强与领导小组下设其他各工作组的协调沟通,共同做好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有关工作;完成上级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小组组长:

成员:

2、宣传引导组: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型肺炎的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相关知识宣传,确保各类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宣传画面、手册的投放的时效性,入口处张贴告示,电子屏每天更新1次播放内容。

小组组长:

成员:

3、卫生消杀组:每日督促景区物业公司对景区内客服中心、办公区域食堂、公共厕所、下水道、地下车库、垃圾桶、儿童或健身设施等区域进行每日消杀,对于出入口设施和电梯轿厢每日不少于2次消杀,并填写消杀记录表。强化对公共区域的空气通风工作,全面清洗空调滤网,每天定时开启风机通风地下车库。

小组组长:

成员:

4、应急管控组;实时监测入园人数变化,防止超过入园人数超过最大承载量,并对进出旅游区外来人员及车辆,落实好询问、登记和上报制度。对于进入景区的管理人员员工、物业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使用“健康码”等进行复检。配合做好人员(特别是疫区来吴人员)排查、筛查工作,发现情况第一时间汇报。

小组组长:

成员:

5、巡查督导组:负责检查其他工作组的组织领导、应急值守、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做好疫情收集工作,检查各项目相关疫情防控台账资料,包含消杀记录、人员往来登记、物资储备等情况。

小组组长:

成员:

三、项目营业情况

XX有序开放。

四、重点防控事项

(1)安全管理。实时关注景区的内游客量,对人员密集区域进行疏导,当超过最大承载量时,采取应急预案管控。

(2)消杀工作。每天至少2次对全区域进行消杀,至少2次对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电梯、大门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杀;

(三)宣传引导。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新型肺炎的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知识宣传,确保各类防控宣传画面、手册的投放的时效性,入口处张贴告示,电子屏每天播放宣传并实施更新舒适度指数;

(四)台账检查。做好疫情收集工作,检查各项目相关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台账资料,包含消杀记录、人员往来登记、物资储备等情况;

(五)入口检查。设立入口卡口,每天对物业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检查“健康码”,严格禁止发热人员进入办公区域;

(六)培训实施。加强对员工流程图的熟悉和安全培训,严格按防疫工作和重大节日应急预案排查流程图实施。

五、具体应急措施

1.旅游区游客数量达到4.84万人次时,启动安全网络指挥系统,与辖区派出所进行沟通加强联系,应急小分队维持现场秩序,进行安全疏导,开启全园广播系统,重点人员密集区域,应急人员采用手提喇叭提醒安全注意事项,节假日期间,如遇游客受伤或突发病症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并完善好急救应急设施和应急药箱。

2.严格开展环境卫生维护及消杀灭害工作;对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电梯、大门、阴沟、地下室、屋面、垃圾中转站等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加大环境卫生维护力度和消杀灭害频率,每天不超过2次;

3.消杀灭害作业程序应严格控制,对消杀灭害的药物、有害生物遗体应进行要善处理;在疫情高发期,物业应当加强环境维护力度,对项目内及周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处理,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4.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使游客了解基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知识,树立忧患意识,发生疫情时,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保障自身不被传染的前提下,开展防治工作;

5.设立疫情隔离观察点,协组相关部门对疫情感染区域进行隔离,设立警戒,禁止人员进出;

旅游景区防疫应急处置预案 篇4

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区文物旅游局本着疫情就是命令,防空就是责任的原则,切实加强全区文化和旅游市场疫情防控规范管理,消除一切风险隐患,立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最大限度控制和减少突发疫情影响,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现就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统筹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文物旅游局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人员流动性大,防控任务艰巨。全区涉及疫情防控的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单位共110家,其中包括娱乐场所(KTV)13家、网吧28家、游泳馆6家、旅行社18家、艺术类培训机构13家、印刷企业16家、游艺娱乐场所5家、博物馆5家、景区1家、星级酒店5家。为全面夯实责任,全区疫情工作会议召开后,区文化和旅游局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落实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精神。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三组,由班子成员兼任组长,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领导包片,科室包点,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按照《文化和旅游局行业单位疫情防控包抓责任表》责任到人,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防控工作体系。

二、科学周密谋划,落实防控措施

一是根据中央省市各级管疫情防控的相关精神,并结合秦都区实际制定了《秦都区体育文化文物旅游系统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秦都区体育文化文物旅游系统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对全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合理规划,为文化文物旅游系统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制定疫情防控宣传方案,印发《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疫情防控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1600余份,通过微信、微博,LED屏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将疫情防控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宣传,提升整体防控效果,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

三、立足部门职责,开展专项行动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区文旅局统一思想,全员行动,立足本部门职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3名局领导班子成员分成3个督查组严格按照《文化和旅游局行业单位疫情防控检查清单》相关内容逐一对照检查,一经发现问题,要求立即现场整改,不能现场及时整改的,坚决予以停业整顿,并及时跟进其整顿落实情况。截止目前辖区内18家旅行社、13家艺术类培训机构、5家博物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均已关门停业,网吧、KTV、游泳馆、游艺场所整改23家,停业整顿6家。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测温登记形同虚设。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经营单位扫码、测温、登记走形式,门口的测温登记出无人值守,部分上网人员仍有不带口罩现象存,网吧未严格落实隔座就坐,不能实现一客一消制度,同时还存在漏扫、不查码、测温不准确、登记电话打不通等问题。

2、入口人员聚集。个别行业单位入口较小,消费者不按照一米黄线排队,就容易造成人员聚集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要求严格落实一米黄线,避免人员聚集的问题出现。

3、人员接种不足。由于行业特性,服务人员流动性强,疫苗接种情况参差不齐。

五、下一步计划

1、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加强宣传动员教育,拓展宣传渠道,开展多种方式的疫情防控宣传。

2、强化检查力度。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包抓制,实施督促检查常态化机制,督促各行业单位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有关要求做好营业期间的相关工作。

旅游景区防疫应急处置预案 篇5

为做好我区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严格规范旅游景区管理,避免出现大量游客聚集拥挤现象,确保旅游景区安全有序运行,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作为旅游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着力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目标任务

务求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疫情传播风险和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旅游景区持续稳定向好。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流量管理,坚持限量开放。严格落实《宿迁市旅游景区开放指南》要求,做到限量、有序开放。旅游景区完善预约制度,严格限制现场领票、购票游客数量,鼓励采用无接触支付措施。核定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并在景区入口、售票处、游客中心及官方网站等处公开发布,“五一”假日期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热门景区和部分实施阶段性门票价格优惠的景区,提早排查有安全隐患和客流拥堵的风险点,建立客流疏散引导机制,及时做好分流引导工作。

(二)严格入园管理,规范游览秩序。旅游景区配备专人专岗,严格落实体温筛检等入园防控措施,对所有游客进行身份登记,未佩戴口罩者禁止入园。优化游览线路,避免线路规划不合理导致游客扎堆拥挤现象,景区讲解员应与游客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采用无线电子设备讲解。加强巡视巡查,在旅游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加强疏导,指导游客保持间距、做好安全防护,确保防控到位。

(三)加强卫生防疫,保障游客安全。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内公用设施、电子触摸屏每天进行消毒,为游客提供使用的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物品,做到“一客一消毒”。游客中心内备有消毒液等物品,免费供游客使用。一线员工必须穿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尽量减少使用景区自行车、游船、电瓶车等内部交通工具。景区餐厅要关闭没有通风条件的包厢,加强循环使用餐具的清洁消毒,购物商店应加强通风换气,减少人员聚集。旅游景区要做好医务服务,设置可疑人员临时隔离点。

(四)强化宣传引导,倡导文明旅游。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提示牌、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发布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管理措施、疫情防控指南、实时客流量、灾害天气预警等信息;重点在游客中心、出入口、内部交通工具等处加强防疫宣传,张贴防控疫情提示海报,帮助游客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引导游客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配合防控工作。

(五)全面排查隐患,落实安全责任。旅游景区要按照全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景区疫情防控、设施设备、森林防火、安全度汛等方面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旅游设施设备一律暂停使用,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同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明确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落实落细安全生产责任,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妥善处理,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旅游景区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应急管理预案,加强对本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

(二)强化信息上报。各旅游景区要加强与当地卫生防疫和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联动,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三)强化教育培训。各旅游景区应对上岗职工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事项的培训,确保景区工作人员具备相关防控和应急处置知识与能力。

旅游景区防疫应急处置预案 篇6

一、组织领导

成立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疫情防疫指挥部副总指挥郭鑫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县疫情防疫指挥部副总指挥周晓婕担任,县文旅局、县应急管理局(安委办)、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及桓仁镇、向阳乡、普乐堡镇、雅河乡为小组成员单位。

二、工作职责

县文旅局:负责召集县卫健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信局及桓仁镇、向阳乡、普乐堡镇、雅河乡等小组成员单位,对拟开放的景区进行联合检查、复查、抽查及关停工作。

县卫健局:配合县文旅局对企业开展联合现场检查、复查、抽查及关停工作;培训景区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公共区域消杀、游客体温检测等防疫常识技能,指导景区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全程监督组织演练。

县应急管理局(安委办):配合县文旅局对企业开展联合现场检查、复查、抽查及关停工作;重点检查景区安全生产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

县公安局:负责景区道路交通、景区周边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