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食品安全发生了很多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我园内可能发⽣的⾷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确保事故处理⼯作⾼效、有序地进⾏,最⼤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的⽣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案。

⼀、领导机构与职责:

1)领导⼩组的主要职责:负责统⼀决策、组织、指挥园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动,下达应急处置⼯作任务。重⼤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报告

2)医疗救护组:当发⽣⾷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时,应⽴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作。

2、机构职责:

1)领导⼩组职责:

统⼀指挥⾷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处理,协调各⽅⼒量进⾏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组织事故善后处理⼯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定期组织园内⾷品卫⽣安全⼯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品卫⽣安全⼯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常⼯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园⾷品卫⽣安全制度进⾏全⾯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品卫⽣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我园其它安全⼯作,进⾏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3、落实职责。园长为学校⾷品安全第⼀责任⼈,安全监督员为直接责任⼈,⾷堂管理⼈员和从业⼈员分别在⾃⼰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加强对⽗母、幼⼉⾷品卫⽣知识的宣传教育,丰富卫⽣知识,增强卫⽣认识,提⾼⾃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品卫⽣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发⽣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发现少量(5⼈以

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组长报告;发现较严重⾷品卫⽣事故(指出现严重⾷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即向教育局或卫⽣监督局报告,同时⽴即启动学校⾷品卫⽣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旦发⽣较严重学校⾷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由园长负责救援指挥。园长应当机⽴断,⽴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员,并建⽴动态性名册,防⽌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较严重⾷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应⽴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作。

4、联系⽗母。学校发⽣较严重⾷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母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猜测。做好学⽣⽗母思想安抚,防⽌过激⾏为发⽣。设⽴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母提出的问题,⼒所能及地为⽗母做好服务⼯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较严重⾷品卫⽣⼈⾝安全和健康事故后,应⽴即封存⾷堂菜肴样品、可疑⾷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员由领导⼩组组长统⼀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防疫部门抽调⼈员⽀援事故处理。明确分⼯,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公开信息。保障⼴⼤师⽣和⽗母在事故发⽣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公开信息,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

为了保障我园⼴⼤教职员⼯和幼⼉的⾝体健康和⽣命安全,预防⾷物中毒的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并完善应急救援机制,以便在发⽣重⼤事故时,能及时、正确、⾼效地处置可能发⽣的⾷品安全事故,把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成⽴⾷品安全事故领导⼩组,落实各部门职责

1、成⽴由园长、分管园长、保健⼈员、⾷品采购员、各班主任组成的领导⼩组。

2、分管园长、保健⼈员负责救护⼯作。

3、⾷堂师傅负责保存好⾷物留样。

⼆、建⽴及时逐级报告制度

教职员⼯和幼⼉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物中毒症状的病⼈时,当班⽼师应⽴即向园安全领导⼩组汇报,安全领导⼩组接报后⽴即汇报园长,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园领导则⽴即向上级⾷品卫⽣部门、医院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中毒的单位、地点、中毒⼈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三、事故处置⽅法及具体措施

1、各班保教⼈员⼀旦发现有⾷物中毒的现象,⽴即向安全领导⼩组汇报。园领导则在第⼀时间组织⼈员,并即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通知有关⼈员赶赴现场,按照分⼯开展⼯作,并⽴即将中毒⼈员送医院抢救。

2、⾷堂⼈员负责保留好饭样本及餐具,并送往卫⽣防疫部门进⾏检验。期间,严禁⽆关⼈员进⼊⾷堂。

3、组织由分管园长、保健⼈员、⾻⼲教师组成的陪护队伍,具体负责陪护事宜。

4、稳定幼⼉情绪,做好家长⼯作,保证幼⼉园正常的⽣活秩序和⼯作秩序。

5、及时向主办单位及当地卫⽣防疫部门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四、后期处置

报告内容

发⽣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数及死亡⼈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物等。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法。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4、安抚家长

积极做好中毒师⽣的就医陪护⼯作,及时联系幼⼉家长,如实向幼⼉家长阐述事故经过,不盲⽬猜测,并认真做好幼⼉家长的⼯作,争取家长的配合、谅解。做好幼⼉家长思想安抚,防⽌过激⾏为发⽣。设⽴家园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作。

5、病源保护

幼⼉园发⽣较严重⾷品卫⽣安全事故后,应⽴即封存⾷堂菜肴样品、可疑⾷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品⽤⼯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对病⼈的排泄物(呕吐物、⼤便)要保留,以便卫⽣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物、⽔源应⽴即停⽌⾷⽤。查明情况后,对确定的引起⾷物中毒的⾷品,应按规定进⾏处理。

6、保护现场

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物中毒或⾷源性疾患的⾷品及其原料、⼯具、设备和现场。

7、信息公开

保障⼴⼤师⽣和家长在事故发⽣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8、配合调查

配合卫⽣⾏政部门进⾏调查,按卫⽣⾏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9、控制事态

落实卫⽣⾏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餐⽤餐等。10、保险介⼊

联系保险等部门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作,认真做好理赔⼯作,对有关责任⼈按规定作出处理。必要时报告公安、⼯商等部门。

11、慰问及时

单位领导必须到中毒受害者接受治疗的医院或家庭进⾏:慰问,尽⼒挽回不良影响,防⽌事态恶化。

12、杜绝隐患

事故基本查清后,要组织⼒量彻底销毁被污染的物品,认真进⾏清理与消毒;并做好有关整改⼯作。

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1、封存被污染的⾷品及⽤具,并进⾏清洗消毒;

2、对微⽣物性⾷物中毒,要彻底清洁、消毒接触过中毒⾷物的餐具、容器、⽤具以及贮存⾷品的冰箱、设备,加⼯⼈员的⼿也要进⾏消毒处理;

3、对化学性⾷物中毒,要⽤热碱⽔彻底清洁接触中毒⾷品或可能接触过的容器、餐具、⽤具等,并对剩余的可疑⾷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防范措施

1、健全⾷物中毒报告制度

⾷堂要认真贯彻执⾏卫⽣部⾷品卫⽣以及关于《⾷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泛开展预防⾷物中毒宣传教育及事件发⽣演练

⼴泛深⼊的开展预防⾷物中毒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播、⿊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的卫⽣知识,提⾼⾷物从业⼈员和⼴⼤教职员⼯的卫⽣管理⽔平,减少⾷物中毒发⽣。

3、前期⼯作

⾷品原料进货关。幼⼉园采购⼈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品卫⽣关。

严把⾷堂仓库关。学校⾷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保管,责任落实到⼈,库房门⼝有明显标记,规定⾮⾷堂⼯作⼈员不的进⼊⾷堂库房。定期对库房⾥的原料进⾏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餐桌。

把餐具消毒关。学校⾷堂对餐具按规定进⾏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防⽌出现因交叉感染⽽引发的⾷物中毒事故。

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25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时。

幼儿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

⼀、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步提升幼⼉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确保师⽣⽣命安全。

⼆、适⽤范围

本预案适⽤于本园发⽣⾷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